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三章

秦副院长能不能回来,姑且不讲,他一走,空出来一个副军的位置,而且还是分管教学的“常务副院长”,谁来当这个副院长自然就成了大家最为关心的事情。无论是地方还是在部队,人事提拔,尤其是掌管个人命运的关键岗位提拔,永远都是“群众”关心的头等大事。根据以往经验,一般情况下,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若干年后会成为院长,所以从“战略”眼光看,谁当副院长与个人未来利益有极大的关系。所以,大家对副院长人选这么高度重视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这些年,学院一些副职或正职从上级机关“空降”下来司空见惯,大多都是完成基层任职经历后,解决了副军或正军职务,再调回北京。也有年纪稍大的,到院校调完职干到退休再回京养老的。不过这次秦副院长交流调任之后,北京方向也一直没有“传来”谁接副院长的消息。少数关心学院建设的热心“群众”按捺不住焦急的心,就发挥起了“主观能动性”,将目光首先聚焦在了自己学院范围内。按这部分“群众”的眼光看,最适合接任副院长的应该是科研部部长杨仪。杨部长是从教员成长起来的部门领导,学问做得好,人品也没的说,在哲学领域小有名气。别看杨部长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平时他话并不多,即使讲话也是满口哲学用语。了解他的人知道他是习惯使然,不了解他的人还以为老先生“走火入魔”。按照杨部长的学识和资历,当一个副院长还是完全胜任的,但杨部长唯一的短板就是年纪偏大,这次再不提拔就到退休年纪了。这些年部队在提拔使用的时候,硬性条件里对“年龄”设限比较严,有不少人就因为不符合“年轻化”这个条件被挡在了提拔范围之外,看似合理,实际上也伤害了一些人。

除了杨部长,还有一个人也慢慢成为了大家口中的预提对象,这个人就是学院训练部部长陶达。陶部长在被提拔为部长之前,一直在距本部所在地三百多公里之外的分院当院长。分院原本也是一个副军职独立学院,在多年前的一次院校调整中,从副军被降到正师,并合并到了现在的学院。陶部长最初是从地方高校引进的人才,从事教员工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的提拔使用进入了快车道,从普通教员到教研室主任,再到系主任、分院院长几乎一气呵成。一些消息灵通的“群众”已开始传播陶部长即将走马上任副院长的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就好像他参与了干部会议。他们认为,陶部长有以下几点理由:第一点是陶部长在当分院院长的时候,分院建设日新月异,可圈可点,尤其是在与地方政府道路拓宽拆迁谈判中,虽然丢了几栋楼和一块地皮,但获得了一笔巨额赔偿款,使得分院和院本部可以在财力方面不相上下。第二点理由有些“唯心”,有些群众说陶部长从面相上看有“官相”,白皙的肤色配上一副玳瑁镶边的眼镜,颇有学者型领导干部风范。第三点理由,他们认为陶部长与姜院长关系不错,自然会有力助其一臂之力。事实上,陶部长之前的提拔使用关键性几步确实是在姜院长手上促成的。

就在陶“副院长”的任职命令还在总部机关文印室打印校对的时候,杨仪部长已经用他敏锐的哲学思维捕捉到了“隐含”的信息。这几天,他从两位主官与他打招呼时的面部表情已经察觉到了结果。杨部长毕竟在这个体系内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尽管不热衷于官场上的纵横捭阖,但对“规律”性的认知还是比较敏感的。虽说他有这个心理准备,但内心还是有一些沮丧,“将军”对每一个从军的人来说,诱惑还是很大的,何况还是对于一个仅有一步之遥的老军人。

杨部长没事的时候喜欢在家烧饭,今天也不例外,下了班,他就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夫人在客厅看电视,这几年她的身体不太好,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由丈夫来办。别看杨部长在单位是部门领导,到了家里甘愿做夫人的“公仆”。

“我说老杨,你也没问问姜院长,这副院长的事到底咋说?干了这么多年,终于有这么个机会,总不能再错过吧?”

杨部长一边翻动着炒勺,一边说道:“我说你这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你一个家庭妇女,操这个心干吗?布扎蒂说过,痛苦不除,哪儿来的幸福?俗话也常说,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抢也没用。提拔使用是组织上的事,不是我们考虑的事。再说,副院长那么好干的?你也知道我这个人责任心强,官当得越大心理负担越重,我呀,还是干好自己的事情吧。”杨夫人“不屑”地笑了笑,说:“你这都是歪理哲学。我说你呀,就是死要面子,你不是不想当这个副院长,你是拉不下面子去求人。前些年,秦副院长上任的时候,你那脸拉得老长,你当年的参谋成了你的领导,这好不容易他调走了,多好的机会啊,过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

杨部长把燃气灶上的火调小了一些,解下围裙,来到客厅坐到夫人旁边,用手在夫人腿上轻轻拍了几下,说道:“夫人啊,官当多大是个头啊?我从一个小教员干到正师、教授,组织对我也是够器重的了。说实话,现在有些事情我越来越看不懂,也看不惯,但自己又像掉进了漩涡一样,不跟着动都不行啊。所以啊,咱还是顺其自然吧,如果组织非让咱当,咱就好好干;组织不让咱当,咱就把分内的工作做好。再说,你身体又不好,也离不开人,有时间陪陪你不比啥都强?儿媳妇也快要生了,我们还得帮帮他们,我看啊,留着时间陪陪孙子也不错啊!”

杨夫人打趣地说道:“你这个人啊,做事情也不考虑一下别人感受,你要是当了将军,我就是将军夫人,那我在院里走路的时候,腰杆是不是可以挺得更直一些,家里逢年过节是不是可以少买一些东西,还有,每次去医院是不是可以走走后门……”

“打住打住,‘老太婆’,你这思想可是有问题啊,满脑子封建残余,哪来的特权享受思想?有些领导干部可就是‘枕头风’吹多了才出问题的,你是不是也想把我‘送’进去啊?”杨部长佯装生气,虎着脸说道。

“我是‘封建’残余思想?可我看有些领导家夫人连我这觉悟都没有,自己丈夫当了官,就‘拽’得二五八万的,连她家的狗都变得高贵了,以前小狗们天天在一起玩,现在可好,看不起普通狗了,都去什么狗仔Vip参加高级社交了,来来回回还用公车接送,真的是让人生气。”

“哈哈哈,原来你是别有‘图谋’啊,别生这个气,人家的狗打小就是贵族种,买的时候少说也得有万儿八千的,咱们这个还是你看它可怜,从大马路上带回来的,天生就是个‘弃儿’,它没有这个命。”杨部长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不过你说的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这些年社会风气越演越烈,部队也不是真空啊,难免受到熏染。大乱必有大治,党领导的国家和军队不会容许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的,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得到改观的。很多东西我们改变不了,但管住自己、管好家庭还是应该能做到的。少数领导干部对内心欲望、权力使用把控不住,就是哲学学得不好,缺少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迟早有一天会被现在的无知、狂妄所累。你和我,还有我们家的‘狗狗’,虽无大富大贵,但也温饱有余,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对我们又有何益呢?”听完丈夫的一番话,夫人不再说什么,只是用胳膊紧紧地抱住丈夫的左臂,头偎依在肩头上,脸上竟像初恋时那样,泛起了红晕。就在两人像小年轻恋爱那样你侬我侬的时候,听见楼上传来了叫喊声:“老杨啊,你是不是又去思考哲学问题了,菜糊了,烟都跑到我家了……” khP8gtsGDDxqVN9MKwxzgPmQ5wfdyiGZLp9rA8BSeAlfOBotZSS/Ewn5LUDoWq/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