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处董处长是周一上班的时候收到举报信的,内容大致如下:女博士周雪莉在硕士期间发表的一篇论文,存在抄袭现象,属于学术不端,像这样的人不仅不能毕业,更不能留校当教员。举报信还附上了那篇所谓抄袭的论文内容。
学院的纪检部门设在组织处,由处里一名干事专门负责。学院纪委在办公楼外面的墙上挂了一个举报箱,处里按照规定也会定期去打开举报箱看看。早些年的时候每年还收到几封举报信,这些年随着信访举报手段的更新迭代,举报箱基本成了一个摆设。专门负责纪检工作的干事,头天晚上收到了一条匿名短信,意思是举报箱里有举报信,希望能及时查看。就这样,这封举报信在周一上班的时候就到了董处长办公桌上。董处长虽然管的是组织工作,不管学员毕业留校,但每年拟留校人员情况他也是知道的。董处长思考问题的时候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要点上一根烟,然后斜靠在椅子上一边吐着浓烟,一边思考问题。查实这封举报信内容是否属实,并不难,只要让教务部门进行文章查重就可以知道了,但这只是工作本身,作为组织处长,他必须要把问题往深处想、往远处想。
此时他首先想到的问题是:周雪莉如果读硕士期间存在论文抄袭问题,那也就说明学院在招录研究生方面把关不严。周雪莉在本校读本科、读博士期间受到过学院多次表彰,最近的两次荣誉还是在他手上审核把关的,那么,是不是也说明组织部门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当然,再往深了想,周雪莉的留校背后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背景关系。既然有人这个时候举报她,说明她很有可能就是确定留校对象,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以后可能就是同事……这些问题,董处长不能不去想。董处长这么多年始终记得当年一个领导和他讲过的话:小董啊,你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考虑问题全面,不急躁,能够由表及里、由外而内,像剥洋葱一样,直至问题内核。
这么多年来,当年的“小董”始终把这句话奉为圭臬,事实也证明,理论上的正确可以带来实践上的清醒,“小董”一步步成长为董处长,考虑问题的本领也越来越老练。
就在他还在深思熟虑的时候,电话响了起来。董处长看了一眼,是秦副院长打来的电话,虽然秦副院长不分管组织处,但院领导的座机号码他还是熟悉的。
“首长啊,这么早打电话给我,有什么指示啊?”董处长停住了思考,对着话筒热情地说道。
“董处长,最近教学复评、毕业留校等工作千头万绪,难免会有不少矛盾啊。估计群众反映不少吧?我也就是问问,你那边如果收到这方面的举报,尤其是关于留校这块的,要认真对待,快事快办啊,不要影响到学院人才选拔工作,你说呢?”
“那是那是,放心吧首长,信访举报是群众监督的方式,也是民主的渠道,只要有这方面的情况,肯定第一时间处理。首长啊,上次陪您去的那个地方,环境真不错,鱼也不错,关键您的钓鱼技术一流啊,什么时候有时间再陪您过去散散心。您这块事情太多,都是学院的主要业务,虽然工作第一,但也不能太操劳了……”“谢谢,谢谢,那地方还真不错。后面有时间再说吧,最近事情太多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工作摆在第一位。我刚才和你说的那个事,你要上心啊!”
“好的,好的,您放心。”董处长挂了电话,又点了一支烟,刚抽了两口,就把烟掐灭在了烟灰缸里,拿起举报信向政治部主任办公室走去。
政治部夏主任听完董处长的汇报,未置可否,带上董处长直接上了三楼,来到了崔政委办公室。此时,崔政委正在外间办公室一张大桌子上练书法,看到他们两个进来,只是点了下头,没有停下手中的笔。两个人站在崔政委桌前,眼神随着政委的笔势在宣纸上游走,过了一分来钟的样子,夏主任才开了口:“政委,您这书法造诣越来越有大家风范了,笔走游龙,一气呵成啊。”政委拿起桌上的湿毛巾擦了擦手,说:“你就不用拍我的马屁了,我什么水平还是心里有数的。说吧,什么事?”夏主任指着董处长手里的文件夹说道:“今天收到一封举报信,反映周雪莉在读硕士期间论文涉嫌抄袭,给您汇报一下,想听听您的指示。”
崔政委示意两人在沙发里坐下来,喝了口水,说道:“净扯淡,这不明摆着属于恶意举报吗?知道人家要留校了,想起来举报了,早干吗呢?”
“是啊,这个时候举报明显就是动机不纯。今天给您汇报,就是想听听政委您的意思,是查还是不查?”
“查还是要查的,不管怎么说,对待举报信还是要慎重的,起码程序是要走的。你们这样,把举报信提到的那篇论文认真查一下,看有没有抄袭。如果没有就按不实举报处理,假如真的有抄袭,后面看情况再说,先不要急着下结论。”
“好的好的。”夏主任回头又对董处长说道:“政委的指示很明白了,你们回去好好查一查,查清楚后我们再给政委报告。”
查论文是否涉嫌抄袭,并不是什么难事。当天董处长和教务部门利用全国论文查重系统对论文进行了查证,只能说,论文中引用的部分比例有点高,但还算不上抄袭。
在机关对论文查重过程中,组织处也派了两名干事对周雪莉论文写作、发表过程进行了谈话了解。周雪莉如实讲述了论文写作发表的经过,虽然她觉得内心无愧,但心里也觉得有些憋屈。她清楚,这件事就是因为留校问题产生的。她思前想后,唯一有动机做出这件事的只有吴甜子。王璇尽管也是竞争对手,但直觉告诉她,王璇不像能做出这种事的人。就在组织处干事和她谈话后的当天晚上,周雪莉给丈夫徐利智打了一个电话,诉说了心里的烦恼。徐利智安慰了她半天,让她不必太在意,还对她说,留校的事基本上没问题,要沉住气,不要把举报这件事放在心上,过两天到学院来看她。挂了电话,周雪莉心里舒服了许多。说实话,她还是很感激丈夫徐利智的。当年上本科的时候,徐利智话不多,成绩也不出众,几乎引不起别人对他的关注。快毕业的时候徐利智向周雪莉发起了猛攻,再加上张承继最后让雪莉失去了耐心,最终徐利智抱得美人归。
其实,周雪莉和徐利智刚接触时还是心存顾虑的,一方面怕别人说她移情别恋,另一方面怕人家讲她攀高枝,看重的是徐家的金钱和地位。就连自己的母亲一开始也劝她要慎重,毕竟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大多结局都不太好。所以,周雪莉也犹豫过、彷徨过,但最终还是接受了徐利智的求爱。不过事实证明,徐利智还真不是一个纨绔子弟,他没有富家子弟的那种骄横和霸道、不务正业和朝秦暮楚。徐利智对周雪莉是真爱,发自内心的爱。从结婚到现在,两人几乎没有争吵过。当初,周雪莉毕业去了另外一座城市,徐利智一有时间就过去看她。利智的母亲也经常嘘寒问暖,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后来,周雪莉又回到这所城市读博,为了学业一直没有要孩子,徐利智也毫无怨言,理解她也支持她。只是最近,徐母慢慢对周雪莉的态度有了变化,根源主要是在要不要孩子的问题上,徐母从最初的宽容渐渐表现出了些许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