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Introduction
引言
技术运营的“三讲”和“三指数”

感谢普江同学邀请我参与本书的部分协同写作!

回顾我这二十几年的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行业从业经历——从一个普通的程序员逐步成长为一名技术管理者——其中点滴,我把它总结为“ 三讲 ”和“ 三指数 ”。

“三讲”是指:讲观点、讲数据、讲案例。

在我国,程序员把自己称作“码农”,说自己是编程的“农民工”,干的都是体力活,加班也很严重,但正是这群码农创造了中国现在互联网的成就。如何在程序员这个群体中脱颖而出呢?那就是正确、高效地做好每一件事。如何让技术发挥更大的价值呢?那就是找准业务场景进行技术赋能。“讲观点”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考验的是发现问题的能力;“讲数据”就是确保问题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而不是仅凭自己臆想;“讲案例”就是对成果具象化的检验。在实际的技术工作中,可以多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够发现现有方案的问题;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比较这些方案的优缺点;能够做出正确的技术决策,用什么样的技术、什么解决方案以及怎样实现来完成一个项目;能够用更优雅、更简单、更容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提高代码或软件的扩展性、重用性和可维护性等。

“三指数”是指:体验指数、能效指数、弹性指数。

大中型企业的信息化往往呈现出“业务系统多元、基础架构老化、接口调用散乱、语言工具庞杂”等特征,CTO经常处于“救火”的状态。如何在繁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找到工作主线,我的老板教导我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我把老板的教导拆解为体验指数、能效指数和弹性指数,以这三个指数为主线进行资源配置和系统优化改造,宏观地推进整体技术为企业战略服务。以物流为例,体验指数中最核心的指标就是及时送达率,能效指数中最核心的指标就是每个订单的技术研发费,弹性指数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通过外扩支持10倍峰值。

致谢

感谢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先生对我职业发展的指引和支持!

感谢同事们、朋友们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

感谢妻子和女儿一直以来对我工作和写作的支持!

盛国军 gQkvi3pm+wZ59GJn0NKWOHvCV48HKP1NZ2TknAYiDyohy7FSsuTcB3N7MZofern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