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Preface
前言

本书第1版自2018年8月出版以来,得到了业界同行及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好评。几年过去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技术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技术运营需要与时俱进 ,技术运营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持续提升。物联网、5G、Web 3.0、ChatGPT/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数字技术日渐成熟并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工业互联网在全球的建设如火如荼,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数字经济建设成为我国未来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互联网与数字技术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全面渗透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与生产中。因此,技术运营涉及的外延、深度及价值水平需要进一步拓展。本书第2版中优化增补了如下内容:

探索了更多的技术运营业务场景与案例。 例如,短视频秒播优化,在确保用户体验最佳的情况下,降低带宽或流量的占用。再例如,探索企业数据治理,助力形成数据资产,并进行数据的高价值转化与应用,让数据成为企业新的生产力。

增强了精细化技术运营优化的普适性。 在第2版中,针对海量资源的技术运营进行优化,移除了特定企业场景下的方法与经验(包括特定的应用前置条件),使得精细化技术运营的优化方法更具普适性,更容易操作与落地。

全面提升了技术运营内容描述的逻辑性。 在第2版中,全面修订技术运营方法论的描述逻辑,更新运营优化案例的数据,使技术运营内容更翔实准确、更通俗易懂、更具参考价值。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已经深深影响了社会生产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生产力工具。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用“沧海桑田”来形容这种变化也不为过。图1展示了2007年和2023年全球市值TOP10企业的变化。

图1 全球市值TOP10企业的变化

以互联网产品为主营业务的头部公司,如谷歌(Alphabet)、亚马逊(Amazon)、脸书(Meta/Facebook)等,以及其他市值位列世界500强TOP10的企业,它们用于支持超大规模业务的技术架构与运营模式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学习、研究及推崇。

这些企业巨头,除了商业模式的成功之外,背后精细的技术调优、资源管理与架构支撑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综合能力,并且这种综合能力并没有真正为人们所知。在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的今天,这种精细化技术运营能力更值得探究与重视。

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领先于全球,数字经济时代已然来临。微信、QQ、王者荣耀、微信支付、抖音、美团等一款款国民级、拥有海量用户的产品与服务,均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及休闲娱乐息息相关。不少读者或许已经从各种渠道看到或学习过一些业务技术架构、功能及业务拓展相关的文章或课程,然而对于这些海量业务成功运转背后的资源容量管理、技术架构演进、产品策略调整、成本优化控制等,可能鲜有了解。

海量规模业务的背后,必然是海量资源的运营与支撑。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8年年初,微信全球月活用户数已超过10亿,日收发消息高达数千亿条,每天朋友圈图片与视频浏览下载量达数百亿次,春节微信红包收发量峰值更是平日峰值的数十倍。支撑这些业务的后端资源如何保障?如何应对业务量的爆发并提供技术支持?如何在确保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资源?业务的代码运行、事务处理、功能实现等都是基于资源算力、存储、网络及架构的,没有海量资源的支撑,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细化技术运营与架构优化,这些海量业务都将是空中楼阁,更谈不上成为卓越的国民级产品。因此,业务成功运转、产品成功的关键,离不开背后科学、高效的海量资源管理与持续的精细化技术优化。

笔者曾在腾讯公司从事过多年的运营管理工作,负责过包括微信事业群、技术工程事业群、网络媒体事业群、企业发展事业群等多个事业群多个业务与产品的技术架构评审、资源规划、容量管理、运营效率、成本优化等工作,特别是微信产品的精细化技术运营项目推进与管理,更见证了微信飞速发展过程中精细化技术运营所带来的巨大收益。

精细化技术运营是微信产品成功的秘诀之一。微信在2014年展开设备资源的精细化技术运营,当年业务指标实现1.75倍增长,但全年节省采购服务器接近9000台。2015年年初至2016年年底,微信推动展开带宽资源的精细化技术运营,两年内微信收发消息指标增长了10倍,但带宽资源在2015年最高的一个月却节省高达3.5Tbit/s(互联网带宽计费量,假设单运营商带宽按10元1Mbit/s计,则单月节省带宽费用达3500万元)。从2014年至今,微信的各种环境与数据始终都在变,比如用户在增长,产品在迭代,功能在不停地升级等,技术运营团队始终坚持资源的精细化运营,深挖每一个算法实现、框架改造、架构迭代……除了技术上精进,还同步推动产品去做一些极致的策略调整与优化。这种精细化技术运营的经验值得推广、借鉴与应用。

精细化技术运营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海尔集团的精细化技术运营案例也表明,在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精细化技术运营同样有非常好的效果。

精细化技术运营是一种思维,一种意识,也是为产品与业务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方法。我希望通过本书,将多年来积累的实用且优秀的精细化技术运营业务场景案例展现出来,让大家从中了解到技术运营的精髓以及精细化运营的价值。

期待大家通过精细化技术运营的实践,不断追求卓越,为企业产品或业务的成功做出贡献。

读者对象

本书结合海量用户业务场景与翔实的精细化技术运营实战案例,从用户价值出发,帮助读者了解技术运营组织体系,通过技术架构设计、典型场景技术算法的实现,有效判定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和业务资源成本构成,提升资源利用率,增强其成本意识,从而锻炼极致的精细化技术运营思维,持续提升产品体验、改善运营效率及优化技术架构,助力将业务与产品做到极致,从而增强企业技术竞争力。本书读者对象包括但不限于:

● 企业管理者

● 研发人员

● 运维人员

● 产品人员

● 财务及审计人员

如何阅读这本书

本书谈论的“技术运营”,是针对业务与产品而言的,与场景相关,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不仅有技术层面(包括硬件、网络资源、软件框架、技术架构、算法实现与逻辑调整等),也有运营层面(包括业务规划建模、数据分析、容量管理、用户行为与产品体验等),还有项目管理层面(包括项目立项、推进、协作,预核算管理以及标准、规范、流程等)。同时,我们强调的是“精细化”,对场景细节、产品策略、技术深度等又有很高的要求。显然,理解与实现卓越的技术运营并不简单。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与掌握,本书按照“技术运营”的四个关键要素 ——实施主体、作用对象、执行手段与方法 以及 数据分析与效果衡量 ——来组织整体内容。

实施主体指的是由谁来实施技术运营。毫无悬念,技术运营的实施主体就是企业员工,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管理者、研发人员、运维人员、产品人员甚至财务及审计人员。既然涉及人员,就无可避免地会有组织体系与分工协作。第1章与第2章将分别介绍技术运营的概念与组织体系的建设。

作用对象是指互联网的业务或产品。前面已经提到,互联网的业务或产品的服务,是由基础设施资源来承载的。因此,我们需要从产品或业务视角,以合适的颗粒度来组织资源,这样技术运营最终也能落地到资源运营上。第3~5章将分别介绍业务资源的规划、供应以及预核算管理控制机制。

执行手段与方法主要指的是通过技术解剖细节,层层细化,精益求精地去改造优化,使业务或产品发展得更好,更有价值和竞争力。执行手段与方法这部分内容是本书的重中之重,我们将结合实际场景与案例阐述如何进行精细化技术运营以及如何评估与考量运营的效率。第6章将主要介绍精细化技术运营的方法论和运营效率的监控与评估,第7章则将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详细剖析精细化技术运营的实战与应用,让读者有更直观的感受。

技术运营中的数据分析与效果衡量离不开工具的支持,第8章将探讨有助于技术运营实施的工具与支撑系统。精细化技术运营是一个螺旋式上升、不断循环迭代的过程,需要不断提升人们的意识与思维,第9章将展望精细化技术运营的未来演进方向。

参与过互联网产品开发、业务资源管理,有一定技术架构与算法知识基础,或者有产品运营优化经历的读者,可能更容易理解本书内容。无论如何,通过本书,你一定会对精细化技术运营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有助于开展技术运营优化及相关工作。

致谢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同行、同事以及朋友的鼓励,特别是海尔集团卡奥斯CTO盛国军先生为本书提供了很多精彩的精细化技术运营案例。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支持,使得本书得以出版。

还要感谢家人的支持。由于我平时工作非常忙,要抽出很多业余时间来整理过往的工作资料,编辑与撰写文稿,每每要熬夜劳作,家人实在不愿意看到我这么辛苦,担心我的身体,好多次劝我放弃,感谢他们的关心。但我觉得这种精细化技术运营的思维、工匠精神与实战经验,对很多技术管理者、产品研发人员、运维人员都是大有裨益的,值得为此付出。我想,最终的这份坚持,无论是对我本人还是读者来说,无疑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一切细微之处,皆是演进之端。精细化技术运营,将使资源与业务的价值无限延伸!

熊普江 Q3DYLKCwTf4A57iLXcpNVgCxA/BW632LNkLoF4xU4vaDKmoUVqKaQxCCf8CoQO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