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赖昌德巴伊

我在前面说过,孟买港口的风浪很大。六七月份,这种情形在阿拉伯海很常见。当船驶出亚丁湾(Aden)后,海上一直波涛汹涌。几乎所有的乘客都晕船,只有我状态正常,在甲板上看巨浪澎湃、浪花飞溅。吃早餐的时候,除了我,就只见到一两个人,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捧着碟子吃麦片粥,唯恐洒出来。

自然界的风暴与我激荡的内心世界互相呼应。但正如我面对前者时仍泰然自若一样,后者也不会让我失了分寸。眼下,之前关于种姓问题而遗留下来的麻烦正等着我应对,律师从业的问题也令我彷徨不安。然而,既然以改革者自居,总得想方设法着手进行一些改革。这些都是我考虑的,但没想到还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在等着我。

哥哥亲自来码头接我。那时,他已经与梅赫达医生及其哥哥相识。梅赫达医生坚决挽留我们住在他家,我们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于是,开始于英国的结识就这样在印度得以延续,而且还愈加亲密,两个家庭之间最终建立起了长久的友谊。

我非常想念母亲,急切盼望与她相见。当时我还不知道她已经撒手人寰,再也不可能张开双臂迎接我回家。现在我得知了这个噩耗,按照规矩守了斋戒。其实我还在英国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但哥哥一直瞒着我,怕我在异国他乡受不了这么沉重的打击。然而现在,这个消息于我而言是个不小的打击。这些我也不想多说。此时心中的悲痛更甚于父亲去世的时候。我感觉所有美好的愿望都化成了泡影。但我记得我强忍住了泪水,没有表现得过度悲痛。照常生活,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梅赫达医生向我介绍了几位朋友,其中一位是他的堂兄弟拉维尚卡·贾格吉凡(Revashankar Jagjivan)先生,后来我与贾格吉凡建立了毕生的友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诗人赖昌德巴伊(Raychandbhai),又名拉治昌德罗(Rajchandra)。他是梅赫达医生哥哥的女婿,也是以贾格吉凡名义开的珠宝店的合伙人。那时他还不满二十五岁,但第一次会面我就确信他是品性纯正、学识渊博的人。赖昌德巴伊还是有名的“百晓生”(识记能力超强,可以同时处理很多事情的人)。梅赫达医生曾叫我考一下他的记忆力。我便搜肠刮肚把自己知道的各种欧洲语言的词汇说出来,再请他背出来。结果他能按照我说的顺序丝毫不差地复述出来。我很羡慕他的天赋,但并不为此着迷。直到后来我才明白,他真正令人叹服的是他对宗教经典的博闻强识、纯洁无瑕的人格,以及自我实现的激情。而最后一点才是他生存的唯一目的。他反复吟诵且铭记在心的是穆旦纳德(Muktanand)的几句诗:“一言一行,神必同在,唯有如此,方得福音,生命力量,由此而来。”

赖昌德巴伊打理的生意数额高达几十万卢比。他是鉴别珠宝的行家,在生意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但他生活的重心绝不是经商,而是那股敞开灵魂直面神灵的热情。他的办公桌上永远摆放着宗教书籍和日记本。一谈完生意,他便阅读宗教典籍、撰写心得。他已出版的作品中的内容大部分来自他的日记。一个人在谈完大买卖后,可以立刻坐下来书写自己的精神领悟,这不正说明他不是一个纯粹的生意人,而是一个真正尊崇真理的追随者吗?我曾多次看到他在做生意的间隙,沉浸在对真理的探索之中,而且任何时候都不失常态。虽然我和他之间没有生意往来或利益关系,但非常乐意与他保持密切的交往。那时我不过是个很普通的小律师,可只要一见到他,探讨起严肃的宗教话题时,我总是获益良多,颇受鼓励。后来我也见过不少宗教领袖和导师,但他们中很少有人能像赖昌德巴伊那样深深地触动我。他的话总能说中我的心思,他卓尔不凡的才能和虔诚的心境都令我颇为感动。

我确信他不会把我引入歧途,而总会以诚相待。所以每当我陷入精神危机的时候,总是求助于他。

尽管我对赖昌德巴伊推崇备至,但他称不上我心中宗教意义上的精神导师。我的精神导师一直虚位以待,继续寻觅着。

我始终相信印度教徒关于精神导师的观念及精神导师在个人精神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没有精神导师就不会有真正的知识,我认为这种说法很有道理。在世俗事务上,一个有缺陷、不完善的导师可以容忍,但在精神生活上绝不可以。只有臻于完美境地的先知才能被尊崇为精神导师。因此,人们应当永不停息地追求真善美。一个人的精神能得到怎样的升华,其实全在于自己。每个人都有权追求至善而不懈努力,也必有所得。至于其他的则由天定。

虽然我没把赖昌德巴伊当作心目中的精神导师,但毋庸置疑,他在很多场合都给予了我帮助与指引。在我的人生中,与赖昌德巴伊在生活中的接触,托尔斯泰写的《天国在你的心中》及拉斯金的著作《给那后来的》在我心目中各有分量,这三位当代人士对我影响巨大。 WxWtMgcHKbsbEDArRjTYZY+YBE9PBJTuK8kcKljVKzCMq3Gp5TXDuN4vMkmILBB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