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助孔还是诋孔

前文已经提及,学界一般认为,除了内篇为庄子本人所著,其他诸篇可能是庄周的门生和后学所完成的。如果以内篇为标准,从文章的文风、体例、思想内容综合来看,外篇和杂篇确实不像是庄子本人所著。《庄子》一书究竟成于何时已不可考,不过,据《史记》记载,庄周“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即表明起码在汉代之前,《庄子》一书已经成形。庄周的学说在当时虽然有影响力,但是没有像其他几位子学大师那般领时代之风气,有一大帮弟子紧随其后帮衬。到了魏晋,世风陡转,玄学兴起,《庄子》大显,于是出现了多种注本,有司马彪的注本(五十二篇),有崔譔的注本(二十七篇),有向秀的注本(二十六篇),最后才有了郭象的定本(参见方勇《庄子学史》第一册)。说郭象的《庄子注》为定本,并非指其他的注本就此消失,起码在唐代还有学者能见到司马彪等的注本,但是后世的学者认为郭象的注本最为靠谱,所以在流传过程中,别的注本就逐渐湮没,只留下些许蛛丝马迹。

从司马迁所记的“十余万言”,到定本的不到七万字,从司马彪的五十二篇到三十三篇,郭象剔除其中的“妄窜奇说”,是下了一番去伪存真的功夫的,不过这内篇、外篇和杂篇分野的保留,还是露出了“妄窜奇说”的端倪。

唐人成玄英在给《庄子》一书作疏时认为:“内篇明于理本,外篇语其事迹,杂篇杂明于理事。”这种说法其实是有些勉强的,因为在《庄子》的各篇中,虽有说理和说事的多寡之分,但是基本上每一篇都是既说事又说理的,所以成玄英接着不得不补充道:“内篇虽明理本,不无事迹;外篇虽明事迹,甚有妙理。”

笔者认为,从这内篇、外篇和杂篇的区分,能见出道家在其流播和发展过程中对儒学整体态度的阶段性变化,亦可说孔子的形象在庄门那里是渐变的。即在庄子自身所处的年代,儒学气象颇宏阔,趋从者众。所以,庄子借重孔子要多于老子,并没有把其作为对立面来批判。随着战国后期纷争形势的加剧,儒学宣扬仁义四处碰壁,撞南墙而不知回头,这就给批评儒学的人留下了靶子。庄子的后学们于是在外篇中推崇老子的无为,批评仁义的不合时宜,由此老子不断现身,并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孔子指点迷津。到了《庄子》的杂篇,情形又有不同,大概儒道之争越发激烈,所以在《盗跖》《渔父》《列御寇》诸篇中,道家直指孔子的伪善。如盗跖面斥孔子:“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又说:“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跖?”《列御寇》则通过鲁哀公和颜阖的对话,把孔子描绘成巧言令色、讲空话大话、不能干实事的巧伪之人。至于《渔父》篇,基本是从头挖苦到尾。

总之,猛烈而尖刻的、某种意义上带有人身攻击意味的文章均集中在《庄子》的杂篇,不能不令人起疑,所以尽管郭象下了一番去伪存真的功夫,后人还是觉得,这杂篇中的许多篇章是有问题的。如宋人苏东坡认为,杂篇中的《盗跖》《渔父》《让王》《说剑》显然不是庄子所作,因为内容倾向上跟内篇完全不同,内篇是助孔的,而《盗跖》《渔父》则是诋孔的。至于《让王》和《说剑》则“浅陋不入于道”,也不像是庄子作品。还有一些篇什是将别处的作品,如列子中的作品混入《庄子》的。这样一来,苏轼几乎否定了一半以上的杂篇。

其实,郭象不至于不清楚杂篇的内容和内篇相抵触,或者《庄子》中各篇非一人手笔。任何人只要读过《庄子》末尾的《天下》篇,就清楚此篇非庄周所著,而是庄子的后学对此前那个时代各种学术流派的概括性梳理。郭象在编撰《庄子》一书时,可能只是将内容重复的,或者过分粗糙的文字删去,他一心想弘扬庄子的学说,并非想对庄子和非庄子作出区分。毕竟几百年过去,先秦的“古文”几经转抄,成为汉代以后的“今文”,没有人具备某种特殊技能和相应的自信,可以将庄周本人和他的弟子的文本严格区分开来,郭象亦然。只要认可《庄子》一书中的一些篇什为后学所著,那么就无所谓“伪作”,只能说先贤和后学的时代背景不一样,观念有了变化。

不过,由内篇的所谓“助孔”到外篇的批评儒学的仁义观念不合时宜,再到直刺孔子,这里应该有个时间跨度,在这段时间里儒道之间应该是有过许多思想交锋的,只是当大量的历史文献消失,历史语境无法还原时,后人读《庄子》全文,会有许多困惑和不解。即当我们将不同时期的文献作为同一时代的作品来读解,将历史过程扁平化,就会产生错误的印象:从外篇的温和的批评,到杂篇的严厉尖刺和无端攻击,只在一念之间,或者《庄子》的文章前后矛盾,其中必有蹊跷,必有伪作,再或者演绎出庄子学中孔子的几副面孔,等等。其实,我们如果想象:《庄子》一书是在庄周本人去世后的几十年间由其门生和后学逐渐添加、汇编而成,而后学在与儒家的辩驳中,互相抬高嗓门,于是就有了外篇,继而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又有了杂篇。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keBERDgyuqyLVwBhQJdrFWpFILzu5D8UrCZOPivBVTCtNjAQy1zhduFz3H/HN2Y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