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顶流小说家

如果说韩非的《解老》篇像课堂讲义,其主旨在于把神秘难懂的《老子》给众人讲明白,那么《喻老》篇的写法就全然不同。《喻老》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解老,但不是通过分析和说理来阐释,而是通过大量的寓言和掌故作譬以明理。虽然以逻辑严密的推理和寓言掌故来喻理都是韩非的强项,但是有的研究者认为《喻老》在写作上“粗浅而失去玄旨”,不如《解老》这般“精到之语”迭出,且《喻老》在许多方面误解了《老子》的原意,因此不像是韩非手笔。然而笔者想象,如果在韩非的学生或粉丝中,有些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枯燥的说理不感冒,为了迁就这些学子,韩非不得不在《解老》之后,再以形象而生动的比喻来作些补充,于是就有了《喻老》篇。

以寓言和掌故来喻理,往往生动而有感染力,但有时不免流于肤浅,而且容易产生多义和歧义,不过倒是易于传播和推广。例如成语“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等,最早就出自《喻老》。说的是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近臣右司马跟他聊天,说南方有一种鸟,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是什么鸟?楚庄王回答:“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又过了半年,楚王开始大刀阔斧处理政事,于是国家大治。讲完这个故事,韩非说道,这就是所谓“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的含义呀。

用如此富于哲理的对话来喻示《老子》,不知是用手头现成的材料呢,还是韩非特地编了这么个有趣且意味深长的故事?总之,韩非是那个时代第一流的段子手,腹中自有故事万千,无论什么言简意赅的思想,他都能敷衍出一个故事,或者说无论什么故事,他都找得到与之匹配的理念。例如,在《老子》帛书本有两句极其晦涩的表述:“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归众人之所过。”为了阐释这两句话,韩非居然演绎出两个故事来。

一个故事说宋国有一个乡下人,献给子罕一块璞玉,子罕不受。此人说:“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但是子罕则回应道:“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即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这就是所谓“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这第二个故事让人有点惶恐。王寿背着书走在大街上,遇见徐冯,徐冯对他说了一番话,大意是书本上的知识都是以往人的言论,产生于那时的情景,不一定适用于当下,“于是王寿因焚其书而舞之”(这焚书行动比秦始皇还早些)。接下来韩非说道:“故知者不以言谈教,而慧者不以藏书箧。”即学那些过时的、没用的知识,是许多人都容易犯的过错。这就是“学不学,复归众人之所过”的意思。

以上两句话在王弼的《老子》校本中都没有辑录,可能是他觉得歧义颇多的缘故吧。特别是第二句话“学不学,复归众人之所过”,目前的各种释义很难统一。笔者揣测,以韩非的“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理念,这“不学”应该是指不被众人关注的法术刑名之学。当然,《老子》的原意高深莫测,因为人们所学的知识有限,而所不学或未学的知识则是无限的,这不学的范围大得很呢。

韩非以三年不飞不鸣来喻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未见贴切;以王寿焚书来阐释“学不学,复归众人之所过”亦可能未必是老子的正解。但是故事有自己的生命,以自身的感染力获取受众,不受作者主观意图的制约。

由于《喻老》是以寓言的方式表达见解和意蕴的,更容易体现韩非自身的偏好,读者能从中窥见韩非以权谋之术来理解老子的倾向,所以故事中也体现了韩非的心思。如在《喻老》篇的末尾,韩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周文王有珍奇玉版,商纣王让大臣胶鬲去索取,文王不给。纣王又派费仲去要,文王就交给了费仲。原因是:“胶鬲贤而费仲无道也。周恶贤者之得志也,故予费仲。”也就是说,周文王希望商纣王不要信任贤良的胶鬲,而重用奸佞的费仲。同时,周文王又把在渭水边垂钓的姜太公,当老师一般恭敬地请过来辅佐他。韩非讲这个故事是通过对比,希望人们能体会老子所说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的含义,这就有点隔了。以一些老学研究者的解释,上面这段话可以解释为:不尊重老师,不珍惜借镜,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迷糊,这才是精要深奥的道理。(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而韩非的故事则引领读者走上权谋机心之路,可能有背老子之意。

《喻老》在篇幅上,只有《解老》的一半,所阐释的《老子》的章节,也比《解老》要略少些,但是韩非却一口气讲了十多个故事,像扁鹊见蔡桓公这类故事,脍炙人口,基本是家喻户晓。由此,韩非不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实在可以算作小说家的代表人物。据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说法:“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如果以小说家排名,那么孟子、庄子和韩非或许能包揽先秦诸子的前三名,他们均在著述中运用大量的寓言、传说和掌故,而韩非更是后来者居上。

诸子百家的学说,大都毁于战乱兵燹和焚书坑儒,而孟子、庄子、韩非子等的学说能幸存下来,那是因为他们都善用小说,所以其著述能在民间普及、广为传播并被收藏,也逃过了各种劫难。 k1G/y2WZ2S6iWmRRLXU3M+tKmn2fqLmnLBJDLtxgiPzGoPdRSJ0jvbJXUrltlhq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