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III

在我看来,这是简单可行的方式,是迪朗思想中最特别的方面,同时也使《变化无常的诗》变得丰富起来。实际上,从本体论上讲,同时赋予这两种“本质”以同样客观的真实性是不可想象的,当人们认识到一系列的解读时,这种双重假设就不再自相矛盾了,而其中一种,“第一本质”是美妙的,非常美妙,瞬间变得令人着迷,然后永远无法忘怀,但人们必须意识到它仍是幻想。总之,言说者对这个世界的感知的一种表达是美,另一种是真。我认为,对迪朗而言,在这个圈套空间的美与真之间被开掘出的是一条迄今很少被人探索的道路,即对言语的存在本身的思考,它与事物的存在相对立。

我们换一种说法。第一本质是天空的有序形象,是神圣之永恒的表现,它是空间,是受制于空间的时间。在这个精确而稳定的结构中,确实存在一种“变化”的地方——这一众所周知的“境况”可以破坏任何计划,挫败任何预言——但这样一种不稳定性仅仅是世间原罪的影响之一,它对真正信徒的灵魂的作用比对自然的终极存在的作用更大。在造物主的本体论中,存在作为规律的担保人,依然在永恒中与自我保持一致。然而,迪朗察觉到一切都只是在变化的宇宙之中,这种永恒在何处拥有其场所呢?他难道不应该确定,也许只有在词语里,只有在它们本真的层面上,无限地保持同自身的一致,以至于让人以为它们所命名的事物也是如此?天空、星宿,无论它们看上去多么恒定,如若人们探寻其存在,也只不过是一些幻景,人们在其中仅仅发现原子的运动。只是因为构思它们的语言的恩赐,它们才在一致性和美感方面存在并保持强大。

然而,以这种方式思考问题,显然不为宗教乃至哲学所接受。要认识到我们的表象具有实质性,这无疑对社会是有益的。而且也很容易设想出一些体系,它们至少会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人相信它们在现象和梦想中并无十足理由就界定的那些本质是永恒的。但是,在永恒运动的原子哲学之上,迪朗补充了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正好也否定了思想意识的伎俩,同时揭示了在我们的表象和概念中,与在情感或事物中一样,存在一种不可控制却很深刻的不稳定性。“我们的精神仅仅是风”,我已引用这句话,但现在必须要看到,它还适用于比普通生活的抉择和痴迷更多样的东西。

我很乐意描绘我轻盈的思想,但是,想到这一点,我的思想就已改变,迪朗如是写道,这比现代物理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或解构主义的考察还要早。任何思想都依赖于思考它的词语,正如我们所说,人们只能通过揭示或领会对事物的过度能指来对其加以阐释,换句话说,即所指拥有的虚幻之物。事实上,这就是关于词语的思考——在现象的非持久性与精神的轻盈之间——并视其为唯一的真实,尽管它本身也随着另一种形式的“变化”而沙沙作响。“美妙思想的精神”,不稳定性,也是并且尤其可能是一种清醒,如今这种清醒知道语言同样也是“真实的”——在其自主性上,在其作为骰子的存在中,那些骰子在摇杯中晃动,即将从杯中掉落,空白页上的星宿——正如它简化的表象是短暂而虚幻的一样。《变化无常的诗》是一首对语言的赞歌,它取代了上帝的位置。 3x9jII0HAphkVGZRLzRggEzsJbsVyHhwUWqcjnTRqrEOZWqdC8JjaQOkIZt/2wQ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