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奥斯(Dyaus)和普利提毗(Pṛthivī),最普遍的观点乃是此二神皆位列于最古老的雅利安众神之列。因此,《梨俱吠陀》颂诗称之为其余众神之双亲,对其的描述包括“伟大、智慧,充满活力”,以及“提倡正义、对崇拜者慷慨施恩”,亦有文献称其“创造了万物”“借由其恩惠,子嗣得享不朽”。
提奥斯和普利提毗不仅是创造者,亦是万物的维系者,对万有皆宽厚仁慈。其他的一些篇章则称,天、地源出于较其更伟大的因陀罗,二神追随天帝,一如“马车被马儿所牵”。天、地顶礼于因陀罗,在他面前战栗万分,甘愿受其左右。
亦有说法称,天、地源出于苏摩(Soma),又有诗节称,二神由别神所造。众神起源的此种矛盾性,极自然地引向了吠陀颂诗中的天问:“众神如何创生,谁人得知?”
印度人在印度次大陆渐趋安顿,对天空之神提奥斯的崇拜也渐渐被因陀罗崇拜所取代——这一说法的理由显得很充分。对新神的颂赞,即意味着对旧神的遗忘,时至今日,提奥斯几不可闻,因陀罗崇拜却依然存在,然此二者皆是吠陀圣典中的“天帝”。
对此,本菲教授(Professor Benfey)给出了以下的自然解释:“直接证据表明,因陀罗之所以取代提奥斯夺得了天帝之位,只因吠陀曾将‘天帝’称为‘天父’(Dyauspitār)。这一点恰可由拉丁语中的‘朱庇特’(Jupiter)在希腊语中之所以一种宗教信条(Zeū-pater)来证明——在语言的分裂产生以前,本是一体。当梵语民族离开共同的祖国,天堂般的光辉图景呈现于他们及其他部落面前,于是,彼处所盛行者皆成圣物。当他们在闷热的印度次大陆定居时,天堂的光辉覆灭了,唯雨水仍有助益。此时,神的面相必须以最庄严的形式出现,司掌降雨的普卢毗厄斯神(Pluvius)也就在特定的情境下吸取了天父的其余所有特征。
“这一点同样见于对因陀罗之名的解释。因陀罗令人毫不迟疑想起了Sind-ra一词(源于一些方言,其后伴随着崇拜一同传播),后者衍生自Syand,意为‘滴落’。这些概念皆是由提奥斯传递给因陀罗的。”
至此,因陀罗取代提奥斯成为天帝的说法似已十分可信,以上的解释也很自然。
普利提毗亦有相似的情形。关于其降世,《毗湿奴往世书》( Viṣṇu Purāṇa )曾有如是之描述:
有一位声名狼藉的国王名叫维那(Veṇā),他行事不端,不理朝政,仙人们再难忍受其不洁品性,因而杀死了他。孰料,厄运由之降临,国家变得混乱不堪。仙人们终于意识到:国王虽不善,却聊胜于无。于是,他们摩挲维那的腿,从中生出了一名漆黑的侏儒。
侏儒一降生便问:“我能做些什么?”仙人们令其“坐下”(Niṣīda,尼西达),由是,其后裔至今仍被称作“尼西迪”(Niṣīdi)。此时,国王的尸身已变得洁净,只因所有的罪皆已伴随着这名黑侏儒离开了他。仙人们继续摩挲其右臂,从中生出了一名熠熠闪光的英俊王子。
王子名为普利图(Pṛthu),他继承了父亲的王位。然而,他所面对的,乃是一场可怕的大饥荒。由于大地女神再无所出,不幸与灾祸也便降临了。普利图道:“我将诛杀大地女神,勒令其履职。”大地女神得知后惊怖万分,于是化作了乳牛。普利图追赶着她,甚至追去了梵界(Brahmāloka)。
最后,大地女神疲于奔命,转身对他道:“你难道不明白,若杀我,即犯下了屠杀女性的罪孽吗?”国王普利图答道:“倘若屠灭一名邪恶者,便能拯救万千苍生之福祉(Śiva),则屠戮亦属善行。”“可是,”大地女神道,“若你为了臣民的福祉置我于穷途末路,至善的君王啊,臣民们还会支持你吗?”
大地女神最后辩称说,她所毁掉的,皆是已衰朽的作物,不过,她愿意听从国王的命令,以其乳汁哺育万物,令其重现生机。“如此,为了人类的福祉,你愿意予我小牛,使我收获牛乳吗?你愿意令四方平坦,以使我所得之牛乳——这一切草木的种子,流遍四方吗?”普利图再度提出要求。
“在普利图的时代以前,世上并无耕种,亦无畜牧、农业与商人贸易交通之道路。所有这一切(或称所有的文明)皆始自普利图的王朝。从那时起,土地变得平坦,国王说服臣民开垦其居处……由此令小牛,也即沙扬普瓦摩奴(Svāyaṃbhuva Manu)得以哺育大地,国王亦掌握着牛乳,以护佑人类之福祉。
“从那时起,各种玉米、蔬菜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人民。通过许大地女神以生命,普利图成为其父,大地女神袭父亲之名,称为普利提毗。”
威尔逊教授(Professor Wilson)在其笔记中附注道:“注疏者留意到,小牛,或称彼种特征之摩奴,乃被典型化为物种多样性的促进者。”摩奴,或称创造主,亦被一些往世书视为人类的首位始祖。该传说虽有不同版本,却以此为诸往世书中最常见的版本;作为小牛者,除摩奴外,尚有苏摩、因陀罗、阎摩(Yama)及其他诸神,而作为挤奶工的普利图之角色,则由诸仙人、密特罗(Mitra)等担任。
威尔逊教授在同一附注中还提到:“这些说法不一的故事,可能皆是同一朴素寓言的发展与变形,意在将大地女神喻为乳牛,其所产之牛乳满足了全部阶层的人们之所需,亦是其渴望获取之物。”
值得一提的是,较晚的《毗湿奴往世书》提及了普利提毗的起源——大地女神乃是自毗湿奴(Viṣṇu)的莲花足中涌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