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将要为你讲解冥想的瑜伽之道。
冥想瑜伽的第一步,就是遵守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道德戒律。它们是:
1.虔诚地履行你的责任,无论你的生活条件有多卑微。学会将你自己的劳动果实献给神。寻找神圣的社会团体,并学会为他们服务。最重要的是,要有对正义、真理和自由的强烈渴望。
2.在饮食中培养节制。不伤害任何生物。
3.不偏离真理。不觊觎他者的财富。
4.只接受日常所需。
5.践行自我控制和自我否定,过一种纯粹、自律的生活。最关键的是,保持灵魂、心意和身体的洁净。
6.最后,勤奋地研习经典。
为了冥想练习,一个人应当选择一处隐蔽之地,并保证此处只用于冥想。静坐时,他必须保持躯体的竖直,但不能够紧张。然后,他必须在呼吸法的助益之下,进行能量的控制。心意必须凝聚于心意,以心制心,不允许散乱,跑到外在的事物之上。
接下来,心意必须聚焦于体内的任一个意识中心。这最后一步就叫作专注练习。
有了这些准备之后,他应当冥想神圣的属性。
这些练习将带给你灵性世界的显著增长。通过呼吸法(Pranayama)的练习,你将获得身体的健康。再通过收摄法(Pratyahara)的训练,你将切断对外部事物的依附。这样的次第专注的练习将带给你心灵的纯粹,而冥想将会让你与神最终合而为一。
如此训练之后,人们的头脑和心灵将会变得无比平静,而且十分纯洁,寓居于神性的意识当中。于是,你将察觉到神圣的爱。
告诉我更多关于爱的宗教,因为,若没有对神的爱,常人无法持久地练习冥想瑜伽。
爱是神圣的。但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且深度不一,这取决于人们灵魂的进化程度。
有些人内心充满仇恨、嫉妒、愤怒和傲慢,对这些人来说,神是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与他们是隔离的。可能,他们也会爱着神,但是,他们的爱是自私的,这是具有答磨属性(Tamasika)的爱。
还有另一些人,他们把神当作一种独立的存在来爱,崇拜他,向他祈祷,以实现自己的物质欲望。这种爱也是层次较低的,这种爱,被称为罗阇属性(Rajasika)的爱。
然而,若纯粹只是为了爱而爱,为了寻求神而爱,并借由这种爱,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出来,献给神,这样的爱,就叫作萨埵属性(Sattvika)的爱。
当爱者、被爱者与爱结为一体,当我们亲证神,并爱着他,这爱发自蕴藏于所有存在者中最深处的自我,当心中流淌着源源不断的爱的河流,我们就能体会到神爱的经验。
当神的爱充盈内心,我们便超越了三德,而与梵为一。
为了使心灵得以淬炼,神的爱得以滋长,人们应当遵循以下戒律。
1.履行生活的责任,不计回报地劳作。将工作转化为对神的崇敬。
2.定期礼拜神。唱诵他的名字。歌颂他的荣耀,并越来越多地念想着他。
3.学着在万事万物中看到神。尊崇伟大的圣人。善待穷苦之人,并友爱所有人。
这样,人们就可以抵达神的国度。
神作为最内在的自我,寓居于所有存在者、一切事物的心中,只是显现的程度不同。那些拥有纯洁的心灵,在多样性中悟出统一性的人的身上,神的表达最为完全。
我是万物的自我。
我寓居于一切存在的心中。除此之外,还能在哪里崇拜我呢?知晓我就是一切存在的存在,就是自我,那就会爱上一切,服务于一切。
提婆胡蒂虔诚地遵循她儿子的教导,很快,她就发现神显现在她的心中,同时,神也显现在所有存在的心中。
过了一段时日之后,迦毗罗离开了母亲,放弃所有的世俗联系,孤身北上,进入了喜马拉雅山的白雪深处。据说,为了全人类的利益,他仍然住在瑜伽之中,完全沉浸在三摩地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