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母亲,我将告诉你真理,知晓它的人将挣脱无明之网。
内在的觉知之光,作为人的自我而存在,也叫作原人(Purusha)。原人是自我发光者,无始无终,永恒不朽。并且与原质(Prakriti)完全分开。宇宙名相出自原质,并受原人激励。原人将自己等同为原质——即非自我,于是,被无明(Avidya)蒙蔽,使纯粹觉知受到了限制。原人是永恒的目击者,永远自由,永不会是行动的执行者。所有的行动皆由原质三德发出,但由于种种叠置与错误认同,原人误以为自己就是执行者,尽管实际上他永是喜乐与自由的。他却貌似受到了业力的捆绑,受制于生死轮回,时而喜时而悲,苦乐无常。
我明白了,原质是一切宇宙的起因,无论是粗糙的或精微的。但是,请告诉我,什么是原质?
原质,尽管它本身并无分化,却是一切分化的原因。原质由三德组成——萨埵、罗阇和答磨。当三德处在完美的平衡状态,这一状态就叫原质,或者说是平静的、无形无相的原初自然状态。当三德的平衡被打破,于是,宇宙就被投射出来。
而原人无形,没有属性,从无变化,所以,它不可能是行动的执行者。正如太阳,即使倒映在无数的水面上,它也不为水的属性所影响;同理,原人虽居于无数的人类身体之内,却不被原质三德的属性所左右。然而,由于无明的影响,原人就将自己与三德等同起来,自此,他似乎有了喜与悲,并误以为自己就是行动的执行者。因此,他被业力束缚,使他陷于生死轮回,因业力而投生为野兽、人类、天使或神灵。
当心意胶着于世界或世俗之物,依恋之情就产生了,妄想妄念也随之而来。想要超越世俗的人,必须通过非依附的实践,学会自我的控制。
循着瑜伽的冥想之道,坚定地奉献于神,并将心意专注于神。
学会平等地看待一切存在者;摒弃一切仇恨与敌意;心存喜乐,虔诚地拜俯在主神的脚下。诗云:
无论命运如何,懂得知足常乐;
饮食、娱乐,多有节制;
孤独的征程;
平静的内心;
成为所有人的朋友,
若有缺点,不抱怨;
若有悲苦,能同情:
做好准备,接受真理的知识。
你将挣脱无明愚痴的罗网;
你将解开世俗意识的捆绑:
于是,你将亲证自我——
于是,你将觉悟这一无限的、神圣的原人,
他活在永恒而神圣的自由当中。
就像人们在睡觉时可能会做一些噩梦,一旦醒来,就算还记得这些梦,却不会被它迷惑,所以,当一个人亲证了内在的自我,领会了他的神圣性,并沐浴在他的无限荣耀当中,他也不会再被原质迷惑了。此时的他已经征服了生死——他知晓了天堂的喜乐。即使是瑜伽的伟大神通也诱惑不了他,因为他已完全掌控了它们。在世时,他的灵魂是自由的,当死亡来临之际,他获得了绝对的自由。没有比这更伟大的喜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