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是我国古代各族常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在我国古代的民族乐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它的应用范围也很广泛。
它不仅在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曲、曲艺以及歌舞伴奏中使用,而且也是庆祝集会、赛龙舟、舞狮子、欢庆丰收和劳动竞赛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古代铜锣
■铜锣
锣属于打击乐器,以黄铜制成,可以分为大锣、小锣、云锣、十面锣等。大锣的声音洪亮、强烈、力度变化幅度大;小锣的声音清脆有诙谐色彩;云锣是有节律的打击乐器;十面锣是将十几面大小不等,音色、音高各不相同的锣悬于木架上,由一人独奏。
早在秦汉时期,我国西南的百濮人和江南的百越人,就以金属冶炼而著称。锣是秦汉时期濮族人民和壮族先民骆越部族最早使用的乐器之一。
骆越 很早以前就居住在我国南方的古老民族。早在周代就有骆人的记载,周代和秦汉时期活动于今广西地区的人们,有时被称为“骆越”,有时又被称为“西瓯”,有时则“西瓯、骆越”并称。可见它们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从地理位置上也可以看出,西瓯是指与东瓯对举的居于古岭南地区的人们。
在秦汉时期,云南是我国古代铜锣的发祥地,在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的铜锣中,有的锣面正中受击处呈半球形隆起,这是一种原始形制的锣,锣面上有舞蹈图,边沿有一铜环。
在广西宁明花山崖壁画中,也保存着许多秦汉时期骆越人集合鸣锣的珍贵形象资料。后来,人们从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还曾经出土了一面西汉初期的百越铜锣,该锣近圆形,锣面横径32.1厘米,纵径33.4厘米,锣脐直径22厘米,锣边铸有拱线纹一道,拱弦上系了三个等距的活环,锣面上刻铭文布字。这是我国已知年代最早的铜锣实物。可见,锣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秦汉时期,随着我国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铜锣也逐渐向内地流传。到了6世纪前期,铜锣传到了中原,史书《汉书·音乐志》中记载了一种铜盘,是锣见于文字的最早记载。
《后汉书》 一部由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10纪、80列传,记载了从汉光武帝刘秀起到汉献帝的195年的历史。《后汉书》一方面揭露了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了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
在汉代,锣常用于礼仪和战争,它曾经被称为“金”,所以有鸣金开道和鸣金收兵的说法。到了东汉时期,锣在民间音乐形式中被广泛应用。
在东汉时期,除了各少数民族的迎赛神社常常鸣锣外,它还是百戏的主要伴奏乐器。在史书《后汉书·礼乐志》中开始记载锣,并记述了它的形制和演奏方法,它除在宫廷宴乐使用外,也在民间流行,这充分说明当时锣的制造和演奏已经具有了一定水平。
到了后来,戏曲艺术的发展,为锣的运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各种形制的锣开始广泛用于戏曲音乐、舞蹈音乐和传统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中。
锣在昆曲伴奏中占有重要地位,据后来清代学者李斗在他所著的《扬州画舫录》中记载,当时戏曲歌舞中就用到了云锣、小锣、汤锣和大锣等。
还有,在我国广大地区,锣还曾经是肩担贸易小贩和耍猴者沿街招揽生意的工具,以锣的特有音调代替叫卖,称之为“唤头”。后来,锣已经被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广泛用于民间娱乐、节庆活动、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中,参加各种乐队演奏。
■ 少数民族使用的五面云锣
秦汉 是秦朝和汉朝两个的合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秦王政改号称皇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后来,汉朝继之而起,并基本延续秦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秦汉时期的锣由锣体、锣架、锣棰3部分组成。锣体铜制,因为用响铜制成,所以也有响器之称。锣的结构较简单,锣体呈一圆盘形,四周以本身边框固定,用锣槌敲击中央部分振动发音。
锣体一般中央部分略凸,称为“脐”“光”或“堂”,是发音的主要部分,脐的大小、厚薄与锣的面积比例,决定着音调的高低,也有中央部分平坦无脐或凸起成半圆的球状,这些都构成了锣的主要特征。
锣脐与锣边之间称为“锣面”“二位”或“内外八字”,在锣边一侧钻有两个锣孔,以穿系锣绳,便于提携或悬挂锣架。
■铜锣
■古代铜锣
经过秦汉时期各族人民不断改进,由于应用地区和场合的不同,在我国形成了品种繁多、各具异彩的锣。如果按照形制特征可分为平型锣、脐型锣和乳型锣3类;按发音高低可分为低音锣、中音锣和高音锣3类;按演奏形式又可分为单面锣和组合锣两类。
古代锣的大小不一,小的直径仅有几厘米,大的直径达1.5米以上。它们不仅大小不同,而且音色和效果也各有特点。
此外,锣的分类也较多,较常用的锣可简单地分为大锣、小锣、掌锣和云锣4类。大锣发音较低,锣边钻孔系绳,左手提起或挂于架上,右手执槌击奏。
小锣发音较高,锣面呈坡形,锣脐分大中小3种,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之分,锣边无孔,不系锣绳,以左手食指关节处提锣内缘,右手执锣板击奏;
我国关于锣的分类,还有两种特别的锣值得人们注意,这两种锣便是掌锣和云锣。
掌锣是锣中最小的一种,锣面平坦无脐,形如盘状,置于左手掌中,右手执锣板击奏。
云锣是锣中可演奏旋律的乐器,由十面小锣组成,用绳系于木架上,左手执架柄,右手用锣槌击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