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先秦方士的拜神实践

不管是黄帝的得道飞升,还是老子的道学修为,都说明先秦时期古人对得道神仙的崇拜。事实上,早在我国史前时期,先民的鬼神崇拜便已经存在。先民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有神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所以对其顶礼膜拜。黄帝赴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修练长生久视神仙方术,就是要寻找和自然万物、祖先灵魂、天地鬼神沟通的法术,欲使其服务于现实社会。

■ 老子巨型石雕

■ 道教法器

到了殷商时期,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以向天帝请求答案。而且,这时的原始鬼神崇拜已发展到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祭祖活动定期举行。

这时便已出现专门从事沟通鬼神和人类的宗教职业者,即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并有一套符咒驱鬼的巫术;“祝”以言辞悦神,是宗教祭祀活动中负责迎神祈祷的司仪者。他们替人治病、卜筮吉凶、画符念咒等。当时,朝廷和社会均受巫祝支配。

到了西周时期,鬼神崇拜进一步发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祇3个系统。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尊祖。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 古代占卜用的龟甲

春秋战国时期,方士们则把上古时巫祝对鬼神的崇拜变为实践内容,以至把此前的神鬼崇拜赋予了许多新内涵。

春秋初期,在周平王之世,诸侯渐竞霸业,原始的政治观念已有变动,社会发展趋势促使才智之士的思想开放,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变革。

在高谈理论的各家学派之外,其专门从事天文、地理、医药、养生等的科学研究者,便在诸子百家以外,与杂家会合,自成流派。这类时人所称的“方伎之士”,其信仰便是后世神仙思想的渊源。

当时的人们对很多事物还没有接触,更谈不上研究相关的理论。比如:山岳之间和海洋之上出现的一些使他们感到惊讶和不解的云雾幻景,深渊奇洞、海市蜃楼,以及狂风的鸣叫、高山的回响,水中的庞然大物、大海的咆哮和愤怒。这些都使他们感到迷惑和不解,甚至认为还有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方士就起到了常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或深山采药,然后制成中药,或海洋探险,或神山寻踪;有采取静功抱元守一者,也有以动功导引炼形者,凡此种种,皆为追求神仙大道。因而深得帝王将相的青睐和宠信。

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记载神仙传说的著作,书中载有很多关于仙人、仙境、仙药等传说的文字。如《庄子·逍遥游》中就有这样的描写: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此外,在《列子》的《汤问篇》《黄帝篇》《周穆王》,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等古籍中,都将仙境描画得美妙而神秘,其中的仙人也被描绘成外生死、极虚静不为物累、超脱自在、能腾云驾雾的神奇人物。

方士们将神仙学说及方术,与战国时期的著名方士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等糅合起来,形成了方仙道。

春秋战国时期,方仙道在社会上活动非常活跃、并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方士主要有苌弘、邹衍、徐福等。

■ 道教石刻

■ 徐福觐见秦始皇塑像

苌弘是东周第十一代君主周灵王时期的方士,是史籍记载最早的方士之一。后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说:苌弘以方士之术侍奉周灵王。当时周王室弱而诸侯强,诸侯心存不服,苌弘就以天神惩罚报应之说,晓之以理,告诫诸侯。苌弘还射杀狐狸,砍下狐狸的头,以警示那些内心不服、有叛逆行为的诸侯。

从这一史料表明,苌弘不但通晓方术,还是周灵王身边的重臣、谋臣。当他看到诸侯不服并有叛逆行为之时,他用“善恶报应”之说,并以“杀狸儆侯”的方法来威慑诸侯。这就是俗称“杀鸡给猴看”的最早典故。

邹衍是战国末期齐宣王时著名的方士、阴阳家。邹衍将五行之说进行了历史性改造,进而提出了“天人感应”和“天道循环”的理论,并由此创立了“五德终始”之说。

阴阳五行之说最早见于古籍《尚书·洪范篇》,它的宗旨在于论述宇宙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5种基本元素构成。邹衍认为,五行之间是相生而又相克的: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根据这种相生相克及天道循环理论,邹衍认为人类的历史,包括王朝的更替,万物的盛衰等,都是按照这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无限循环的。这就是“五德终始”之说。

“五德终始”之说,对后世的炼丹术、中医学、养生学、病理学、地理风水、建筑布局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徐福是战国末期著名方士。他幼年习读儒书,后拜著名阴阳大师鬼谷子,即“王禅老祖”为师,研习阴阳五行之术,之后修真炼丹、行医布道。据《史记·封禅书》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求长生不死之药,曾派徐福率500童男童女入海求神山,结果徐福一去不返。

■ 徐福塑像

原来,徐福入海求神山,求仙药未得,害怕秦始皇迁怒,故在海上漂流数日后,又率船队经庙岛群岛,横渡渤海至辽东半岛,然后沿半岛东南近海至朝鲜半岛,再折南而行,横渡朝鲜海峡,到达日本的本州和歌山。徐福及其船队抵达北九州的大岛后,进入濑户内海,远达纪伊半岛。

徐福抵达日本后,将秦王朝高度发展的造船技术和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以及冶炼、农耕、医学、文字、货币、宗教、养生、建筑、服饰、瓷器和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应用和传播,使古代的日本发生了巨大变化。

徐福开启了中日人民友谊、文化交往的先河。历代日本人民把徐福尊为“丰收神”、“纺织神”和“医药神”加以供奉和祭祀。

春秋战国时期方士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神秘而神圣的文化现象。他们对当时及后世的历史、政治、文化、科技、中医药学、古化学、冶炼学、天文学、养生学、神学、艺术等各方面影响深远。其中方仙信仰和方技术数被沿袭下来了。

阅读链接

战国时期著名的方士、阴阳家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的理论,试图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的规律。他把历史看成常变的,认为没有万世长存的王朝,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因素,但他忽视了历史变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将之归结为神秘的天意,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邹衍的阴阳五行思想对后代哲学、医学、历法、建筑等领域影响很大,尤其是在汉代被董仲舒的新儒学所吸收,成为支持“君权神授”学说的理论基础。 mcqWTvoA9GtAgTp7aU3qDf98j3qRFm+FsimxZIeQ5bfDhbcpizymQ8OSPyeFCGE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