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前7 1 6—前643),姓姜名小白,僖公三子,襄公之弟。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
齐桓公在位期间,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国力逐渐强大起来。
齐桓公后又安定周朝王室的内乱,多次与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
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 齐桓公雕塑
自从周武王封姜尚于临淄为齐国之后,姜尚励精图治,使齐国国力得到增强。但齐国经过了几代国君,到了齐襄公时期,朝纲失常,政局混乱。谋臣管仲预感到齐国将要发生大乱,就建议姜小白的师傅鲍叔牙保护姜小白逃到莒国。
■ 公子纠 (?—前685),齐襄公之弟,母为鲁女。齐襄公时,政令无常,恐遭杀害,于公元前686年携管仲、召忽奔鲁。齐桓公即位后,派兵击败鲁军,在齐国胁迫下,公子纠为鲁国国君所杀。
公元前686年,齐国政局又发生了动荡,一片混乱。在鲁国姜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和在莒国避难的姜小白,都连夜赶往了齐国。鲁国发兵送公子纠回国后,派管仲带兵堵截从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姜小白。
姜小白假装倒地而死,管仲便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也就不那么着急送公子纠回国了,在路上走了6天才到。
实际上,当时管仲射中的是姜小白的带钩,姜小白装死迷惑了管仲。躲在帐篷车里日夜兼程的赶回了齐国,在齐国贵族的鼎力支持下,成为国君,这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掌握了国家政权,立即发兵进击鲁国。鲁国战败。
随后,齐桓公要杀管仲,但鲍叔牙劝说:“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
齐桓公听从鲍叔牙的建议,假装要杀仇人,把管仲接到齐国。
齐桓公和管仲谈论霸王之术,管仲的才学让齐桓公大喜过望,齐桓公让管仲做了大夫,参与政事,不久又拜管仲为相。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
■ 管仲蜡像
这一时期,齐桓公还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长、尽忠职守的出色人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管仲提出的任用五杰的建议。
管仲对齐桓公说:“举动讲规范、进退合礼节、言辞刚柔相济,我不如
朋,请任命他为大司行,负责外交;开荒建城、垦地蓄粮、增加人口,我不如宁戚,请任命为大司田,掌管农业生产;在广阔的原野上使战车不乱、兵士不退,擂鼓指挥着将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请任命他为大司马,统帅三军;能够断案合理公道,不杀无辜者,不诬无罪者,我不如宾胥无,请任命他为大司理,负责司法刑律;敢于犯颜直谏,不避死亡、不图富贵,我不如东郭牙,请任命他为大谏之臣主管监察谏议。想要富国强兵有这五位就足够了,但想要成就霸王之业,还要有我管仲在这里。”
齐桓公听从管仲建议,令五人各掌其事,并拜管仲为相,组成了强有力的领导集团。这个领导集团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作出了很多英明的决策。
在政治方面,齐国实行了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其他的地方为野。并划分各级官员的职权范围,要求他们兢兢业业,不许荒废政事。每年正月,各级官员要向齐桓公汇报述职,齐桓公根据政绩来进行奖惩。
在军事方面,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规定士乡的居民必须服兵役。另外,为解决武器不足的问题,规定犯罪可以用兵器赎罪,诉讼成功则要交一束箭。从此,齐国的兵器也渐渐充足起来。
在经济方面,通过减少税收,增加人口的生育水平,从而提高了齐国的总体人口数量。对商业特别是盐商加以重税,以补足税收的差异。实行粮食“准平”的政策,避免富人抢夺穷人的粮食,进一步限制贫富的差距。
在齐国各处设立“女闾”,将战犯或罪犯的寡妇充于其间,并抽以税收。这种经济政策和措施,导致了许多秦人、晋人慕名而来到齐国,大大地充实了齐国的国库。
■ 管仲 (前723或前716—前645),名夷吾,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之后代。谥“敬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有“春秋第一相”之誉。有《管子》一书传世。
齐桓公改革之后,齐国国力大为增强,齐桓公决定称霸天下。他先是与邻国修好,归还各个临国以前侵占地盘,使邻国成为四周的屏障。接着,他又大会诸侯。
■ 齐桓公与管仲商议政事
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甄召集宋、陈、蔡、邾4国诸侯会盟,共修和好。
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再次大会诸侯于葵丘。这年秋天,又和诸侯会于葵丘。
通过与邻国修好和多次会盟,齐桓公在诸侯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终成霸主。
公元前645年,管仲重病,齐桓公问他群臣中谁可以代为相,管仲举荐了几位有才学的人。但在管仲去世后,齐桓公却不听管仲的话,信任竖貂、易牙等佞臣。
■ 各路诸侯会盟于马踏湖
就在齐桓公重病期间,奸臣各率党羽争位,竖貂、易牙矫托王命把王宫用高墙围起,只留一个小洞,齐桓公饮食,全靠小太监从洞里送入,并很快连饭也不送了。
■ 管仲之墓碑
公元前643年冬,被禁闭的齐桓公在饥渴中悲惨的死去。各派之间趁机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直至两个多月后才在老臣的建议下发丧,这个时候,齐桓公的尸体已经腐烂不堪,虫蛆爬出户外,恶臭难闻。齐国霸业随之衰落。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军队攻打楚国。楚成王派使节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
齐桓公让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意思是向屈完炫耀武力。
屈完对齐桓公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用处!”
后来,屈完代表楚国与齐桓公订立了盟约。
在诸侯争霸时代,弱者能够在强大的武力面前不屈服,尤其需要超凡的智慧。
齐襄公 (?—前686),姓姜名诸儿,齐僖公禄父之子。春秋时代齐国的第十四位国君。他在位期间,国力逐渐强大起来,曾攻伐卫国、鲁国、郑国。曾联合宋、鲁、陈、蔡4国共同伐卫,诛杀卫国左右公子,使卫惠公得以复辟。
葵丘 位于今河南民权东北。春秋时为宋国属地,齐桓公曾在此会盟诸侯。此地现存的葵丘会盟台,面积300平方米,高两米。会盟台三面环水,林木葱郁,景色十分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