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周武王姬发

周武王(约前1087—约前1042),姓姬名发,周文王的次子。谥号“武王”,庙号世祖,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斌王”。约公元前1056年继承王位,史称“周武王”。

他继承父亲遗志,灭掉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周武王作为我国历史中的一个“革命者”,他推翻了殷商的暴虐统治,建立了比较开明的社会。

周武王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指引者”,成就了国学的磅礴气势。正是周人文化的积淀和发展,成就了我国不老的千古文化渊源。

■ 周武王姬发画像

周文王去世后,他的次子姬发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武王。周武王为了完成父亲灭商的遗愿,加紧筹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对内方面,周武王重用贤良,继续让姜尚做军师,让弟弟姬旦做太宰,召公、毕公、康叔、丹季等良臣均各有其位,人才荟萃,政治蒸蒸日上。

在对外方面,周武王争取联合更多诸侯国,孤立商王朝,壮大自己的力量。

此时,商朝在暴君商纣王统治下,政治上已十分腐败,但军事上仍有较强实力。周武王审时度势,在即位的第二年,为了试探商纣王对周人备战活动的反映,就发动了一次“孟津观兵”。

周武王的大军由镐京出发,进入今河南省境内,到达古渡孟津。这时,早已恨透商纣王的各路诸侯,自动来参加盟会的诸侯有800多人。史称:“八百诸侯会孟津”。

周武王在盟会上举行了誓师仪式,发布了誓词,这就是有名的《泰誓》。此时,人心向周、商纣王孤立无援的形势已形成。

■ 周公姬旦画像

参加盟会的诸侯劝他立即伐纣。但周武王却说道:“伐纣还不是时候,决定班师回西土等待时机。”

这次孟津观兵,表面上是为了进行军事演习,但实际上是为了试探伐商的可能性。

商纣王依然故我,越发昏庸暴虐,就在周兵与诸侯会盟孟津的两年后,他杀了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太师疵、少师疆见状被迫逃离朝歌。而商纣王宠幸妲己,唯妇人言是听。妲己干涉政治,商王朝内部矛盾更加激化。

■ 武王伐纣图

周武王认为时机已到,果断决定发兵伐纣,进行灭殷的最后决战。

公元前1046年1月,周武王亲率战车300乘,精锐武士3000人,以及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同年2月,周军抵达孟津,与卢、彭、蜀、羌等边境部族会合,联军总数达4.5万人。

在誓师大会上,周武王向全军将士发表誓词,即《尚书·牧誓》,列举商纣王只听妲己之言,不祭祀祖先、不任用宗亲贵戚,只信任四方有罪逃犯等罪状,说明自己是恭行“上天之意”给以惩罚。他要求将士,严明纪律,勇敢作战,战胜敌军。

《诗经》记载:“牧野洋洋,……,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

誓师之后,联军冒雨东进,从孟津渡黄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折东而进。

商纣王惊闻周军来袭,而此时商军主力远在东南地区,无法及时征调,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和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

据《史记》记载,商纣王出动的总兵力有70万人。

周军先由姜尚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冲乱其阵脚。然后,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

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商军迅速崩溃。商纣王大败逃入朝歌,登鹿台自焚而死。至此,商朝灭亡。

牧野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600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

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在牧野之战后,周武王指挥联军兵分4路,向东南方进发,去征伐忠于商朝的诸侯势力。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周武王采纳了周公对商朝遗民进行安抚以稳定天下形势的办法。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亲属和功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 以少胜多的牧野之战图

■ 陕西咸阳周陵镇的周陵

如封姜尚于临淄为齐国;封周公于曲阜为鲁国。他还商纣王之子武庚留在商都,封为殷侯。这些措施,有效地安定了商的遗民,减少他们的敌对情绪。

与此同时,周武王又释放囚犯,赈济贫民,发展生产,从而促进了西周初年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西周建立后的第三年,周武王因病去世。其子姬诵继位,这就是为周成王。

周武王攻灭商朝后建立的西周,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周武王建立的新王朝代替了腐朽的旧王朝,使他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国王之一。

阅读链接

周武王一生严谨稳重,具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但他也有失误。

据《尚书·武成》记载,他在刚刚取得政权之后,“乃偃武修文,归马华山之阳,放牛桃林之野,倒载干革,包之虎皮,车甲衅而藏之府库,示天下不复用。”表示停止战事,和平自由,希望让人民过上一种最自然、自由、美好的生活。

可是,就在他去世后不久,武庚就发生了叛乱。在危急时刻,周公旦平定叛乱,辅佐周成王。后来,人们以“马入华山”一词,来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旁注]

太宰 我国古代的官职。西周时开始设置,也叫作大冢宰或大宰,即冢宰的首领。太宰的职责是“掌管国家的6种典籍,用来辅佐国王治理国家。”其中6种典籍是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可见当时的太宰是百官之首。

牧野 古地名。著名的“牧野之战”发生地。在今河南省新乡市北部,包括新乡市所辖凤泉区、卫辉、获嘉等地。牧野原非专有名词,这里是相对于殷都朝歌,即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而言的。从朝歌城由内向外,分别称作城、郭、郊、牧和野。

公、侯、伯、 子、男 我国古代五等爵位。著名学者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记载:“关于西周的爵位……许多记载都是出于后人的想象,所谓‘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级并非事实,无论商、周都没有严格的五等爵制度。” kJ5hzhjO8Fzzf2rOIUQUhpibJT8OgGuLykGANX/7X4D+wBePvgtR+0N8rv6q/vJ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