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沂源古河孕育人类远祖

沂源猿人化石

我国山东省沂源县历史悠久、古老神奇,早在四五十万年前与“北京猿人”同期的“沂源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是山东人的远祖。

沂源猿人化石,发现于沂源县土门镇九会村东北1千米处,骑子鞍山东山根下崖洞南60米处,为猿人头盖骨化石两块,眉骨两块,牙齿8颗、肱骨、股骨、肋骨各一段及伴生动物骨骼化石10余种。

经鉴定,这些化石确系旧石器时期的猿人遗骸,属于两个猿人以上的个体出现的古人类化石点,与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处于同一时代。

古猿人用火场景

沂源地处山东省中腹部,是全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素有“山东屋脊”之称,是泱泱八百里沂河的发源地。其境内低山连绵,河流纵横。

沂源境内有个“九天洞”,此洞之所以称为“九天”,是因为神话传说中天有九层,而这个洞也有九个大的洞厅,景观可与神话中的天宫相媲美,所以叫九天洞。

沂源山清水秀,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8度,年降水量713.8毫米。植被好,气候较湿润。土门镇背山面水,环境优美。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往往是有灵性的地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合人类生存。

而且在地质地貌上,沂源也的确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鲁中灰岩低山丘陵处山势和缓,河谷切割不深,地面起伏不大,平均海拔500米左右,但相对高度只有300米左右。

在此范围内,至少有洞穴上百个,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国内罕见,为此,被命名为“北方溶洞之乡”。

而在远古时期,沂源的气候要比现在温暖湿润得多,当时沂源一带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至少要高出3摄氏度,年降水量要多400毫米,趋于北亚热带气候的植被茂盛,动物繁衍,非常适合远古人类生活。

这些优势条件都说明,这里曾是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摇篮。

不过,沂源猿人头骨化石发现地点并非他们生活的地方,其遗物好像是发生泥石流之后从别处冲积而来,但其生活地肯定离化石发现地不远,遗憾的是,一直未能发现。

古猿人模型

另外,在沂源县张家坡镇北桃花坪村扁扁洞里,发现顶骨、枕骨、牙齿等古人类化石和石斧、陶器及粮食加工工具磨盘、磨棒等石器。

该遗址完整保存了厚厚的三层文化堆积,其中一个文化层保留了大量人类活动的迹象,有灶面、火的烧结面、灰坑、活动面。

古猿人生活场景

“沂源猿人”化石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古人类生活遗迹地理分布的空白,并为研究古地理、气候、人类进化和史前文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它有力地证明了在沂源这片层峦叠嶂、河流纵横的古老土地上,几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我国山东地区远古的文明。

阅读链接

1981年9月16日,沂源县文物普查小组在该县的土门乡进行文物普查时,当地驻军战士提供线索称,在一个崖洞里有一些好像化石的东西。

9月17日,文物普查小组在化石地点进行仔仔细细的清理,发现了更多的化石碎片。

9月18日这一天,一件碗口粗的化石被挖了出来。可以确认这是一件珍贵的人类头骨化石。

10月18日,经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鉴定确认,这是一块难得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旁注]

沂河 发源于山东省沂源县,“沂河”之名来源于大禹治水,禹总结了父亲鲧越堵截水越泛滥成灾的教训,深受小河里孩童玩水开口顺水的启发,开河治理水灾。也正是因为太古沂河是禹王用“斧”开辟出来的,古字“斧”就是“斤”,所以人们就取名为“沂河”。

史前文化 就是指文字产生以前的人类文化。史前时期的年代范围是文字出现前的人类历史。而世界各地文字的出现有早有晚。所以世界各地史前考古学研究的下限也不同。一般说来,中国的史前时期,大体上包括新石器时期和旧石器时期。 nP1Izmk+plHOPdCMU+pBNnQWBNeq22DL2KBXa0oBYmV7tfcKX9LWpM4euZa9Qlh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