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书房夜话李斯统一文字

在秦代时期,咸阳王宫内一君一臣在书房内正在谈话。书房中仅有君臣二人,书房外是手持利刃严密布控的禁军卫队。

书房百米之内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否则格杀勿论。禁军首领有些紧张地握住手中的武器,防卫的力量提高了三倍,他还有些胆战心惊。

■ 李斯 (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又名李通古,河南省上蔡西南人。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因其政治主张的实施对我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相”。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不胆战心惊,因为书房中的君主不是别人,正是有着千古一帝、万帝之始的秦王嬴政,而书房中的大臣是有着千古一相之称的李斯。

■ 李斯小篆

秦王嬴政身材高大魁梧,两只眼睛闪闪发光,跳动着兴奋而且坚毅的神采。他已经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但是此时依然是精力旺盛,看不出丝毫的倦意。

李斯文质彬彬,但是眉宇之间也显露着激动。是啊,现在楚国已经危在旦夕,大秦国一统六国的千秋霸业,将要在他对面这个一代君王的手中实现,而他这个秦王嬴政最信任的人怎么能不激动,怎么能不兴奋呢?

秦王嬴政看着这个辅佐自己一步步统一了六国的心腹,开口对李斯问道:“李斯,天下一统的千秋霸业即将完成,可是接踵而来的事情也会非常棘手。你帮孤家想一想统一天下之后该做些什么?”

李斯听到秦王嬴政的话后,从身上摸出一封奏折,双手捧着递到嬴政的面前,口中说道:“大王,微臣想到了一些事情。首先,要统一货币,过去六国的货币都不能再使用了,我们必须要统一使用同一种货币进行交易。其次,是度量衡,各国的度量衡需要统一,否则按照以前各国的习惯,每一个地方的度量都不同,这不容易进行统一的管理。

■ 仓颉篇善本

“最后是文字,新的大秦帝国必须要推行自己的文字,在文化上让六国的人认同大秦国才是他们的归属。这有利于大秦王朝千秋万代……”

李斯洋洋洒洒地讲了很多他对将来秦国一统天下后的建议,秦王嬴政仔细地听着李斯的论述,在脑子里面思考判断着,并且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最后将问题归结到统一文字这个问题上。

文字的统一是一件比较有难度,但是利在千秋的事情。它难在包括秦国在内的7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字,如果要想推行新的文字,首先这个文字必须要比原有的文字优美,实用。而不能仅仅凭借一方喜好就随便定下某个国家的文字为统一后使用的文字。其次,新的文字必须要简单,利于学习和推广,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全国推广并使用。

秦王嬴政看着李斯,他知道李斯是秦国最好的书法家,统一文字这个问题如果交给李斯去做,肯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秦王嬴政对李斯说道:“李斯,孤家知道你是大秦最有名的书法家,字写得最好。我觉得统一文字的事情就交给你去处理比较合适。最主要的是你追随了孤家多年,你了解孤家心中的想法,孤家相信放眼大秦帝国没有人比你再适合做这个事情了。

“另外孤家告诉你,文字这个事情非常重要,统一的文字有利于孤家的旨意快速有效地得到执行。这件事情刻不容缓!”

秦王嬴政说到最后,语气变得严厉起来。李斯和嬴政都很清楚文字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所以这件事情必须要尽快办理,而且还要办得漂亮。

■ 木渎上的仓颉篇

■ 秦代小篆

李斯看着秦王嬴政信任的眼神,坚定地点了点了头,对秦王嬴政说道:“大王,请您放心。微臣保证3个月内完成文字的制定,并且在我大秦国内试用推广。”

秦王嬴政欣赏地着看着眼前的李斯,这么多年来他非常清楚李斯所追求的东西,也欣赏他办事的能力,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会在这一晚上,单独与李斯在书房内谈论天下统一之后需要做的事情。

李斯同样也明白秦王嬴政的想法,眼前这个千古帝王,他是冷酷无情的,杀伐果断,心机似海,有着使用不完的精力,对所有的事情都能牢牢地掌握在手的铁腕人物。

陪伴在这样一个君王身边,往往臣子的生死仅仅在一瞬之间。事有利弊,同样在这么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君王身边,往往能力可以得到最完全的发挥,成就千古的美名。

正是因为秦王嬴政这种性格,才让李斯觉得他是真命天子,一定会统一六国。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李斯眼看着自己当初的选择将会在不久之后开花结果,那种理想即将实现的喜悦与激动,让他更是感觉到干劲十足,浑身上下有使用不完的力气。

他所追求的是千古流芳,而这个理想只有眼前的这个男人能够给他。所以,他会为眼前的这个男人奉献他的一切,包括生命!

李斯告别了秦王嬴政,回到了自己的府内。他心中十分激动,他辅佐秦王嬴政将要统一六国,接下来他还将会参与到新的大秦帝国的初步建设之中。他非常清楚这意味着他将与秦王嬴政一同被史书牢牢地记载。

李斯走进自己的书房,俯身查看着桌案上摆放的满满当当的各式各样的文字,仔细在甄选着这些文字,排除其中有诟病的,留下一些符合秦王条件的文字。

最终李斯终于从各国数10种文字之中选出了最符合他与秦王嬴政的字体——小篆。相比起其他的文字,小篆更简单,书写更方便,推广起来相对会容易很多。

■ 秦代小篆

■ 秦代篆字残砖

李斯仔细地审阅着每一个小篆字,在头脑中勾画着这些字体的偏旁部首,以及字体字形。终于经过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李斯将文字的整理工作完美地完成了,在送给秦王嬴政查看之后,得到了嬴政的赞赏,并且同意在秦国咸阳首先进行推广。

小篆在咸阳附近推广了一段时间,效果并不如李斯意料的那么好,李斯再一次找到了秦王嬴政,说道:“大王,微臣近日在咸阳周围,详细地考察了新文字推广的效果。新文字的推广进程并不是非常理想。百姓只是对文字有一些兴趣却没有认同感。

“我仔细地思考了原因,我认为新的字体需要制定一个全面推广的计划。以书法的形式编纂成字帖,分别在民间与贵族之间同时进行推广。推广的对象不但要针对大人,而且还要针对孩童。这样一来,大人与孩子都会自动地学习应用新的文字。”

秦王嬴政仔细地考虑了一下李斯的建议,他点了点头说:“李斯,孤家把这个千斤重担交给你了,只要最后的结果,其余的事情你可以全权处理。既然你选择了孩童也作为新文字的推广对象,那么就亲自写一部适合于孩童学习的典籍吧!”

秦王说完之后,不再与李斯说话,而是低下头看着桌面上的地图,眼睛停留在楚国最后留存的几座城池所在的位置。

只要再征服了这几座在地图上毫不起眼的城市,那么偌大的中原就彻底地完全归于大秦帝国,前无古人的霸业将由他亲手缔造!

李斯凝视着俯身看着地图的秦王嬴政,感受着秦王嬴政身上那种只有在帝王身上才会出现的无限霸气。心中充满敬畏,轻轻地退出了书房,赶回自己的府内,开始撰写适合孩童学习的字帖《仓颉篇》:

仓颉作书,以教后嗣。

幼子承诏,谨慎敬戒。

勉力讽诵,昼夜勿置。

苟务成史,计会辩治。

……

阅读链接

《仓颉篇》可谓字书之祖。但因为文字古体太多,很早就失传了。

后来零星地发现部分汉简,但数量还是很少,存有字数最多的版本是阜阳汉简《仓颉篇》,共存 124枚残简,内容包括《仓颉》《爰历》《博学》3篇。

出土时简文残损严重,存有541字。无书题。36简文4字为句,有韵可寻。存成句或不成句的不足200句,按汉代《仓颉篇》825句计算,还不到全篇的四分之一。 NViHohkI0RFkzB+hcITBZGiVd+fQFgcfsARTnzdGDB6Hr4cnCrX1OKzJolKW3m9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