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基因、道、德及见识才是决定孩子未来的主因,孩子的成长并不能依赖学校。阻碍底层家庭出身的青年向上层流动的主因并非全在于社会的不公,而是家庭环境对孩子自身思维、心性发展造成的束缚,这深入骨髓的影响比起读书对人的影响更大。读书的作用只能排在第五位。
决定孩子命运的,终究还是赋予孩子生命的双亲的多项因素,如父母的基因、道、德及见识等等,环境只不过是次要因素。“昔孟母,择邻处”看似讲的是环境的重要性,但关键还得是母亲有这份见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也说明人是自然的产物。在社会的大熔炉中,无非产生三大类人:下等人、中等人、上等人。事实上,人来到世界上最终成为哪一类人,完全由各自的个体因素决定,这也完全符合生物进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