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先生著书,回首过往,叙一叙与先生的相识相交,感恩这些年的相谈甚欢、鼓励与支持。
已记不得与六一先生相识的具体日期,大约是 07、08 年,在北京街头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突然冒出个念头,我要是能一眼看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那不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于是在论坛上寻摸国学易经等玄之又玄的学问。直至遇到先生,才对易经有了系统性的了解。
大浪淘沙,当年的人多数已不再联系,QQ群也早已重归寂静,偶有联系的一些技术不错的人也在后续的相处中发现道不合遂尘归尘土归土。只有先生,我们还能惺惺相惜,偶有空闲小叙依然是一见如故,所见略同。
那些年,我还在北航读博,日子过得清苦但闲适,五年的时间不停的走访北京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胡同和古迹,深深的为我中华文化大格局所触动,便想着找个师父,能被带着入门,能更好的了解我中华文明。
鱼龙混杂的圈子,我又不满足只是“技”的提升,便一直寻寻觅觅。
先生给我讲得最多的是卦象(主要讲别的也听不太懂),到卦的组成和含义,到先生的明心见性方法,我眼前伸展开的是一幅幅画面,简单,直接,一语中的。
古人的智慧博大精深,先生的解读娓娓道来,缓缓展开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道,就是实事求是的方法和尊重客观规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013 年 1 月,先生来北京,约我全聚德吃饭,我先到,随便找张桌子坐下。
先生到后,我便迫不及待的问今年能否毕业?
先生抬眼看到桌号说,此桌对应的是“履”卦,履虎尾,愬愬,终吉。踩着老虎尾巴过,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但最终结果是吉祥如意的。
我想,最后那半年的日子,只有先生和我知道是如何惊险,时间紧、任务重、手续多。
每日早起,将当天的任务排出来后,就给先生打电话,先生会按时辰吉凶帮我调教、编排好,我对着先生安排的时辰去走手续改论文处理各种事项,直到 7 月初的博士答辩完成。
现在再回头想,真是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集大成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捋顺方方面面的事,如约如愿完成了学业。
就业时,毫不犹豫听了先生的建议选择了南方,再回顾我高二高三时说的,打死也不学和打死也不干的事,正是我当下心心念念、干得热火朝天的事。
随着对命理哲学认知的深入,唯一想说的是,古人诚不欺我……
先生的智慧,已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先生大义,十年笔耕,探源穷通,又建了爱好者文化学习群,将最深邃的道理和规律,如春风拂面般的融入到了日常的点点滴滴,将阳春白雪的大道名言,遁入寻常百姓家,启迪心智,推广了国学文化。
有先生如此,我辈自当努力,不拘一格,活出真我,践行优秀的传统文化,以积极的心态为社会做出贡献,成就自我价值。
清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