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国际关系理论的假设都要面临时间的检验,那些经过了检验幸存下来的通常被认为是普世的或科学的理论。当下的俄乌冲突正在改变国际秩序,这对道义现实主义将是一次新的检验。本节将检验道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如下三个结论的有效性:国家领导决定着国家实力的变化方向;不同类型的国家领导会采取不同的战略去实现相同的战略利益;不同类型的国际领导会倡导不同的国际秩序。 [1]
道义现实主义认为,负责任的决策者能比不负责任的决策者提供更为强有力的领导。 [2] 负责任政府的特点是以身作则,即在困难的情况下带头做它号召追随者去做的事。对比一下泽连斯基领导的乌克兰政府和加尼领导的阿富汗政府便不难看出政府责任感的作用。前者组织全国努力抵抗俄罗斯,而后者则放弃了其政权。
有关实力的常见教条观念是,军事实力强的一方必然在军事冲突中获胜。因此在2022年2月,基于俄乌军事实力的巨大差距,几乎所有人都预测,乌克兰政府将在俄罗斯发动袭击一周后垮台。这种判断在拜登政府官员的讨论中很常见。他们与乌克兰政府制订计划,想将泽连斯基从首都基辅迁至靠近波兰边境的利沃夫,以应对俄罗斯的出兵。
俄罗斯总统普京决定通过特别军事行动实现目的,这表明他也同样低估了泽连斯基的领导能力。与人们的预测相反,泽连斯基拒绝逃离,并宣布他和他的家人会留下来,与其国民一起保卫国家。
在接下来的两周里,乌克兰军队成功抵抗住了俄罗斯对基辅的进攻,随后北约成员国才大规模地提供军事援助。
乌克兰的军事实力弱于俄罗斯,但在初期取得了成功。道义现实主义认为这个结果是因为泽连斯基政府的责任感。这一成功不能归因于外国军事援助,因为北约成员国在头两周没有向乌克兰提供实质性援助。同样,成功的抵抗也不能归因于民主体制的韧性,因为2014年3月代理总统图尔奇诺夫领导下的政治体制未能阻止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半岛采取的行动。鉴于唯一变化了的因素是乌克兰的国家领导,因此唯一合乎逻辑的结论是,泽连斯基政府的领导类型带来了头两周的相应结果。
加尼政府在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时的责任感与泽连斯基政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塔利班在2021年8月加尼逃离喀布尔的当天就接管了阿富汗政府。 [3] 在美军撤离阿富汗时,加尼政府的军队拥有比塔利班先进得多的军事装备。除了北约的援助,加尼政府还有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支持,而泽连斯基政府是无法得到联合国五常集体支持的。尽管拥有军事和公共关系方面的优势,但是加尼政府仍然抵御不住装备比其差的塔利班部队的攻击,这再次表明依据军事实力因素是无法准确预测成败的。
在2012年普京再任俄罗斯总统后,我依据道义现实主义理论将其定类为争斗型领导 [4] ,并说这类领导倾向于军事扩张 [5] 。道义现实主义理论认为,俄乌冲突是由普京的战略偏好引发的。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和2022年的乌克兰危机形成了鲜明对比,两者最终的结果不同。2022年,俄罗斯迫切希望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因为如果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国,美国在乌克兰部署的武器系统将对俄罗斯构成重大战略威胁。1962年,肯尼迪政府也迫切希望阻止苏联在古巴部署短程导弹,因为这将对美国构成重大战略威胁。古巴导弹危机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而乌克兰危机则于2022年升级为军事冲突。
为何两起有着相似战略利益的国际事件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对于这个问题,并不是每种国际关系理论都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的。例如,进攻性现实主义认为,所有大国决策者都有相同的偏好,即在预见到对手将制造危险时,他们都会选择事先打击策略来维护国家安全。米尔斯海默说:“当大国认为自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人们永远不应该低估他们的无情程度。” [6] 尽管进攻性现实主义成功地预测了俄罗斯会发动军事行动,但它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肯尼迪政府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没有采取与普京政府相同的行动。相比之下,道义现实主义则认为,在基于自身利益的国际体系中,不同类型的领导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会做出不同类型的战略选择。 [7] 普京偏好军事解决方案,而肯尼迪偏好外交解决方案。
在2019年,道义现实主义依据国际秩序在21世纪前20年的两个重大变化建立了理论模型。第一个变化是国际战略不确定性上升,原因是“在大国流行的个人决策的做法将在未来10年使战略信誉贬值并增加国际政治的不确定性”
[8]
。俄乌冲突及其对当前世界秩序的干扰可以支持这个预测。国际战略的不确定性不仅反映在冲突本身,也反映在全球能源、食品和化肥、海运和铁路运输的突然短缺上。
冲突引发对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担忧,这表现为采取脱钩政策以重组国际供应链。即使是曾经坚定倡导全球化的欧盟,也决定加强内部供应链,减少国际供应链。在2022年3月举行的欧洲理事会会议上,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呼吁减少在重要原材料、半导体、医疗卫生、数字技术和食品等关键领域的战略依赖。
[9]
第二个变化是主权价值观重新兴起,因为“当领导国缺乏战略信誉时,多数国家可能会像冷战时期一样重视自己的主权”
[10]
。冷战结束时,美国建起了单极主导格局,西方国家集体推动人权高于主权的规范。北约和美国以保护非民主国家的人权为借口发动战争,如科索沃战争(1999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利比亚战争(2011年)和叙利亚战争(2011年)。到了2022年,俄罗斯同样是以保护人权为理由出兵乌克兰。普京声称,俄罗斯发动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保护乌克兰的俄罗斯族人,他说乌克兰政府对俄罗斯族人实行了八年的欺凌和种族灭绝。
对此,北约成员国不再提保护人权,而是转向谴责俄罗斯侵犯乌克兰的领土主权。除了口头谴责外,它们还向乌克兰政府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以抵抗俄罗斯的行动。
[11]
欧洲理事会称:“欧盟领导人多次要求俄罗斯立即停止军事行动,无条件从乌克兰撤出所有部队和军事装备,并充分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主权和独立。”
[12]
当西方国家认为主权高于人权时,他们采取了与非西方国家相同的立场。主权优先原则重新兴起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新国际秩序的形成。
[1] Yan Xuetong, Leadership and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 , pp. 56,62—63.
[2] Yan Xuetong, Leadership and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 , pp. 29—30.
[3] Ken Bredemeier, “Ghani Says He Fled Afghanistan to Avoid Kabul Bloodshed,” VOA , 8 September 2021, https://www.voanews.com/a/south-central-asia_ghani-says-he-fl ed-afghanistan-avoid-kabul-bloodshed/6219383.html.
[4] Yan Xuetong, Leadership and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 , p. 38.
[5] Yan Xuetong, Leadership and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 , p. 36.
[6] “John Mearsheimer on Why the West Is Princip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Ukrainian Crisis,” The Economist , 19 March 2022, https://www.economist.com/by-invitation/2022/03/11/john-mearsheimer-on-why-the-west-is-principally-responsible-for-the-ukrainian-crisis.
[7] Yan Xuetong, Leadership and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 , pp. 193–4.
[8] Yan Xuetong, Leadership and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 , p. 204.
[9] “European Council, 24-25 March 2022,” European Council ,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meetings/european-council/2022/03/24-25/.
[10] Yan Xuetong, Leadership and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 , p. 204.
[11] Katharina Buchholz, “Where Military Aid to Ukraine Comes From,” Statista , 2June 2022, https://www.statista.com/chart/27278/military-aid-to-ukraine-by-country/.
[12] “EU Response to Russia’s Invasion of Ukraine,” European Council , 3 June 2022,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olicies/eu-response-ukraine-inva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