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正如你一样,我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孩子。他们可爱、热情、活力四射又激情满满。在大多数日子里,和他们一起的生活就像是一场盛大的派对,充满了欢声笑语,还有许多亲密的拥抱。
但是,为什么我们家的情况有时会变得如此艰难,艰难得令人难以置信呢?为什么我的女儿只是因为有人给她量了一下脚的尺寸,就会在鞋店里放声尖叫?为什么我原本温和的儿子一到生日就会突然变成一枚失控的导弹,什么话也不听了呢?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在一场愉快的聚会后在屋子里到处搞破坏——哪怕他们其实已经累得要死了呢?(我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但我相信你现在应该已经明白我在说什么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这是我自己的问题。也许是我没有很好地应用我作为育儿专家向别人提出的那些建议。也许是我坚持得不够,或者是我太过急躁了。也许是我把标准定得太高,对我的孩子要求太多了。
但我知道症结并不在此。我或许不是一个完美的母亲(远远不是),但我也绝对不是一个糟糕的母亲。
我开始进一步深入研究,结果你猜怎么着?孩子们确实可能在出生时就具有不同的性格。多项研究表明,某些特质确实是天生的。我的女儿并不是因为我过于溺爱她而变得如此敏感,事实恰恰相反——由于她是这样敏感,她更加需要被关怀,而我作为母亲为她提供了这样的关怀。而我的儿子也不是因为我总是顺着他的意愿行事而拥有强烈的自我意志——我确实经常给他自己做选择的空间,正是因为他对此有着迫切的需要。
在实践中,我还发现了更多像我家孩子这样的孩子。他们有着非常强烈的自我意志,更喜欢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但同时又最渴望和谐。他们一方面迫切需要安静和放松,但另一方面又愿意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像我的孩子一样,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东西才能茁壮成长。在我举办的每场育儿讲座或者研讨会上,总有一些家长也有这样的孩子。这些家长家里的情况也比其他家庭更为困难,他们也感觉自己的孩子需要更多帮助。我遇到过经常对孩子感到不知所措的家长,整天与孩子争吵的家长,或者发现自己正在对孩子大喊大叫、连自己都被自己的行为吓了一跳的家长。
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在博客上讨论这个话题。
读者们的反应令我意识到,拥有这种性格特质的儿童群体比我最初想象的要大得多。我决定开始针对这一目标群体举办专题研讨会——专门为那些“脾气比较大”的孩子们的父母举办的研讨会。这些研讨会对所有参与者来说,都是一次充满共鸣的盛宴。活动结束后,我经常收到家长们的邮件,说他们又能够享受和孩子的相处了。有些人表示他们更理解自己的孩子了,也能再次看到孩子的可爱之处了。还有人说他们家里的冲突少了很多,孩子发脾气的情况也大大减少了。还有越来越多的人询问我是否愿意把所有的内容写下来,以便他们可以在回家后再次阅读。五年前我就做了这件事,写了一本充满了各种想法、建议、解释和实用技巧的书。书中还列举了很多父母分享的案例(非常感谢),因为每个孩子和每个家长都是独特的。
自那时起,这本书已经售出了50000余册,而它被阅读的次数至少是这个数字的两倍。这本书会被摆在床头,借给爷爷奶奶、老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还被数不清的育儿师借给了来访的父母。我对此感激不尽,因为我能够启发和帮助的父母和专业人员越多,就意味着世界会变得越美丽、越可爱。
这么多年过去了,确实到了对原书做一些补充的时候了。人们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比如想要知道如何将这些建议应用于一至三岁的儿童身上。人们还表现出了更大的知识需求,希望了解如何给孩子设立规则等等。
需要注意一点,这本书中的所有建议适用于所有儿童,只是那些高敏感的孩子更需要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