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讲座中向成年人提出这个问题时,我听到了以下故事。
在上一段工作中,我的上司突然开始对我有意见,我至今仍不明白原因是什么。通常,当我认识的人打来电话时,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想和他们通话。但当我在手机上看到我的上司的号码时,我就会口干舌燥、心跳加速,接听电话时我会感到恐惧,我在想她是一如既往地阳光明媚,还是又告诉我我做错了什么。我后来辞去了那份工作,我和老板“和解”了,那些曾经在我脑海中翻腾的有害想法已经消失了,尽管我仍然想知道这是如何发生在我这样一个自认为坚强而积极的人身上的。
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发现自己正屈服于工作中的文化环境:
我加入了一个工作团队,这个团队似乎被流言蜚语所统治,而其中许多都是恶意中伤。我认为这归结于人们的好奇心。由于没人确定该信任谁,而且彼此之间也不完全坦诚,所以人们总是不断地试图分析对方。我在学校时就厌恶流言蜚语,并一直努力远离它,但最终发现自己也陷入了其中。
疫情改变了一个作家的一切:
疫情前,我喜欢出门见人。疫情期间,我失去了与人相处的兴趣。我喜欢待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忘记了我其实是个喜欢社交的人。这真的很奇怪,社交曾经是我生活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现在竟然消失了。
她接着说道:
功能紊乱似乎具有传染性。在某些情况下,你会更倾向于处理表面问题,而不是挑战或改变根本问题。如果你选择对抗大多数人的看法或现状并尝试改变,至少在我所居住的地方,你可能会遭遇打击和排挤,因此你只能选择表面上接受现状,这样至少在公开场合可以表现得正常。
抵抗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准则或行为规范是一件很难的事。另一人说道:
让我感到困惑的是邮件中复杂的政治因素。如果有问题,我知道打电话或直接与对方沟通会更容易解决,我们可以在5~10分钟内解决问题,但我还是像其他人一样发送电子邮件,抄送每一个人,以表明我正在处理问题,同时也为自己留个记录,以防不测。
我们往往认为青少年是被他人“引入歧途”,但我们成年人有时也会做一些或大或小的事情,感觉不像是我们自己做的。我们所有人都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无论是我们的老板、同事、邻居、朋友或家人。我们所有人都会受到我们所处的群体文化的影响。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关注青少年,并理解他们和我们一样,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这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关键时期,他们正在探索“我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们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各种体验,帮助他们奠定身份认同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