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际电工委员会

尽管国际材料试验协会(IATM)在材料试验领域试图制定非政府性质国际标准的努力没能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但在工程标准委员会(ESC)成立几年后,在电气工程领域出现了一个更为成功且至今仍在活动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第一章的内容表明,19世纪的科学大会已将电气设备系统标准化,政府间国际电报联盟对条约签署国跨越国界电报系统的管理协议进行了标准化。此外,1881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电气大会促进了一些工业化国家电气工程学会的发展,其中一些国家的专业学会(如德国电工协会、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和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也涉猎了电力领域的标准化活动。20世纪初期,这些电气工程师的工作与国际电气大会正在进行的科学工作相互交叉,从而形成了IEC,并将工业电气的标准制定活动拓展到了国际舞台。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在1904年圣路易斯国际电气大会上提出的,该大会与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同时举行。在大会召开前夕,一个计划委员会在尼亚加拉瀑布召开会议,选举汤姆森-休斯敦电气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伊莱休·汤姆森为1904年大会的主席,他是生于英国但在美国长大的著名发明家、实业家,并且是(1892年与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合并之后)通用电气的总工程师。 在这次科学大会上,计划委员会还邀请了一个政府代表团,不仅是在科学家之间,而且也在政府和政府间层面去解决命名的标准化问题。当政府代表团(由来自15个国家的29名成员组成)在圣路易斯开会时,其也选举了伊莱休·汤姆森为该机构的主席。该代表团成立了一个国际标准化委员会,于第二天提交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或将对行业的民间国际标准化产生重大影响。除了科学术语标准化的相关建议外,报告还提议“应通过任命一个有代表性的委员会来考虑电气设备和机器的命名和评级标准化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世界技术协会之间的合作”。委员会对此表示,“如果政府代表团的提议通过,该委员会最终可以成为一个永久性的委员会”。

这一努力的意义重大,因为它不同于科学大会对科学术语的标准化;它提倡工业用电气设备和机械的标准化。此外,尽管来自政府的代表组成了政府代表团,但会议呼吁由技术协会而不是政府组成新的、永久性的委员会。政府代表团迅速采纳了这项提议,要求代表通知其本国的技术组织(电气工程学会),并将对此的回应报告给两位负责领导这项工作的人: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的下一任主席(尚未透露姓名,也未过多参与),以及在ESC中代表IEE的英国电气工程师和制造商鲁克斯·伊夫林·贝尔·克朗普顿上校。克朗普顿刚在电气大会上就标准化的必要性发表了一篇广受欢迎的论文,并提出支持成立这样一个机构的决议。 图2.2所示是1911年《名利场》中描绘的克朗普顿上校。

图2.2 鲁克斯·伊夫林·贝尔·克朗普顿上校领导并建立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该组织至今仍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制定机构。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c/Rookes_Evelyn_Bell_Crompton_Vanity_Fair_30_August_1911.jpg.

克朗普顿上校出生于1845年,其职业生涯很精彩,包括参军、参与运输工程(早期的蒸汽动力道路机车和后来的内燃机车),他还在电力和照明系统以及标准化方面处于商业领导者地位。11岁时,他与家人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时前往克里米亚,在那里,他与表舅一起登上了皇家海军舰艇“龙”号驱逐舰(HMS Dragon)。据说他目睹了战争,后来他经常(错误地)声称自己年轻时曾获得克里米亚战争奖章和塞瓦斯托波尔勋扣。回到哈罗公学之后,他沉溺于自己的第二个爱好,建造了一台蒸汽驱动的道路机车——蓝铃(Blue Bell),这是一位机械师为制造业而开发的。之后,在印度的军队服役时,他通过说服英国人订购了一辆机车而将这两种热情结合在一起,这种机车可以替代当时用来运送军品且需要监督其运行的牛车。在这些早期的军事和交通领域冒险之后,他转向了电气行业,这将是他未来几十年里的主要工作,1878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克朗普顿公司。 后来他回到军队,在布尔战争中,他是电气工程师志愿军的队长,并从事道路运输工作;19世纪90年代末,他是英国和爱尔兰汽车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同时是1910年成立的英国政府路政局的工程师。 他在标准化方面的工作主要(但不完全)与他的电气工程师身份有关。事实上,他曾在ESC一个负责处理螺纹问题的部门委员会中任职。他在晚年主张设计并测试了ESC开发的一种新型螺纹标准,以取代惠特沃斯标准螺纹,“因为被用在所有场合的惠特沃斯螺纹过于粗糙,不适合某些现代用途,诸如汽车和很多使用电力的情况下”,这一标准后来被称为英国标准细牙螺纹。

当1904年电气大会的政府代表团建议成立一个委员会时,克朗普顿与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和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进行协调,于1906年在伦敦组织了一次会议,成立了国际电气委员会(会议期间更名为国际电工委员会,以区别于更注重科学的组织)。 截至1905年,9个国家的电气工程师学会对克朗普顿上校关于1906年会议的信函做出了积极回应,表达了国际社会对这一相对较新工程领域的兴趣。为筹备1906年的会议,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任命了一个享有盛誉的委员会来起草一套拟议规则,并将其分发给感兴趣国家的电气工程师学会。 该委员会成员包括亚历山大·西门子(Alexander Siemens,他是维尔纳·冯·西门子的堂兄,时任西门子公司英国分公司负责人)、开尔文勋爵(威廉·汤姆森,著名物理学家和电气工程师,在第一章中介绍过),以及克朗普顿上校本人。1906年的会议由亚历山大·西门子主持,与会者选举开尔文勋爵为第一任IEC主席,克朗普顿上校为首任荣誉秘书。 克朗普顿和西门子是电气工程师和实业家,而开尔文勋爵则为这个新组织增添了科学的光彩。克朗普顿邀请电气工程师学会成员兼工程标准委员会秘书长助理查尔斯·勒·迈斯特担任代理秘书。 查尔斯·勒·迈斯特于1874年出生于英法之间的海峡群岛之一泽西岛,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和英语,他是这项国际努力成果的完美人选。

共有33人出席了1906年的会议,代表了13个国家:美国、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西班牙、日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匈牙利、意大利和瑞士。 挪威、瑞典和丹麦接受了邀请,但没有派代表出席会议。最初,西门子要求这33名代表集中讨论已经分发的规则草案,但很快就发现,工作组的规模太大,无法进行有效的讨论。因此,他成立了一个由13个国家代表团各派一名成员的小组委员会,讨论章程规则的细节。 随后的小组委员会讨论引入了许多原则和流程,并建立了一个直接影响后来自愿性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的模式。事实上,克朗普顿上校将他们正在做的事情称为“运动的初步阶段”。

他们采纳了一项基本原则,即任何参与国,无论大小,都有一票表决权。正如亚历山大·西门子向更多代表解释的那样,最初的IEE委员会草案“竭力将加入委员会的每个国家都放置在绝对平等的地位”。 这一做法与政府间公共国际联盟(如国际电报联盟)所遵循的做法相似。在国际电报联盟中,每个国家的国家电报局(或者像印度这样的殖民地国家)最初只有一票表决权。在公共国际联盟中,目标是平等对待管理公共服务的每一个组织。 在IEC中,重点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参与电气标准化的主要技术机构。尽管小组委员会成员就草案中代表权和表决权的其他方面进行了辩论,但他们从未质疑过一个国家一张选票的理念。事实上,根据会议的报告,“[西门子]认为,每个国家的贡献相同,享有的投票权也相同,这从实质上促进了[国际标准化]运动的成功”。 在未来八十年内成立的所有主要民间国际标准化机构也将遵循这一原则。小组委员会考虑了各代表团如何进行投票以及如何处理内部纠纷的事宜(地方委员会不必就如何进行单一投票达成一致意见)。小组委员会还考虑了如何宣布标准;要求成员国一致同意,才能将一项决定公布为IEC标准,并指出:“只有在给出投赞成票和反对票的国家名称时,才能公布因投票不一致产生的所有决定。” 该机构于1908年再次召开会议时,将发布IEC标准的要求从全体一致降低到五分之四的多数同意,但依然保留一个国家一张选票的原则。

在决定由谁任命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每个国家代表团或地方委员会时,小组委员会发现有两个问题需要平衡。一些代表团,如德国电工协会(VDE)代表团,“似乎认为让每个国家的政府参与此事并不明智”,并希望每个国家相应的技术协会在没有政府参与的情况下任命该国的地方委员会。 绝大多数德国工程师与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由政府支持的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所形成的特权基础架构,给德国工程师带来了长期的不信任感;当IEC成立时,从事新兴领域(包括电气工程)的德国工程师仍然无法进入更高级别的行政部门。 而小组委员会则考虑到,许多国家还没有国家工程专业组织,更不用说电气工程师学会的现实。在与VDE首席代表的私下讨论中,西门子说服了他,让技术协会成为在IEC内的主要代表方式是可以接受的,但规则允许“在没有处理电气事务技术协会的国家,政府应任命委员会”。 交际策略和妥协能力是标准制定领域领导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根据1906年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主席、美国代表团团长西普里安·欧狄龙·梅洛克斯(Cyprien O’Dillon Mailloux)的建议,小组委员会还同意,“任何希望任命地方委员会的国家技术协会都可以这样做,前提是该协会至少已存在三年”,以此来避免在技术协会充分建立发展之前对它产生依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鉴于国际电报联盟等政府间组织的先例以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1904年国际电气大会上由政府任命代表团的源起,小组委员会将政府在IEC中的作用降到最低。克朗普顿上校及其在工程标准委员会(ESC)的经验和梅洛克斯及其在AIEE标准化委员会的经验,无疑对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无论受到哪些因素影响,1906年聚集在一起的创始者都预见到,国际电工委员会将是一个由国家电气工程学会组成的非政府联盟。

小组委员会还围绕制造业利益讨论了会员资格问题,这一次的问题不再是是否允许制造商代表参与[该问题约十年前曾出现在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AIEE)的讨论中,参见第一章],而是是否需要此类参与。一些商业利益代表以领导人和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出席了1906年的预备会议,包括主席亚历山大·西门子、英国代表团的克朗普顿上校和东芝公司创始人藤冈一介博士。藤冈一介被称为“日本电力之父”,同时也是日本代表团的唯一成员。 比利时代表在最后的全体讨论中再次提出了制造商代表的问题,认为规则应明确允许在地方委员会中任命制造商。来自美国和英国的代表指出,规则没有明令禁止地方委员会中制造商的会员资格,并且制造业的利益总是在其电气工程学会中得到代表。一位加拿大代表担心,如果技术协会全权负责,其可能不会任命制造商,但其他人指出了责任分散的风险。最终,他们统一了措辞:“委员会中被任命的人员不必从属于技术协会。” 这样,技术协会就可以但不必代表制造业利益。

在会议结束之际,与会者批准了这些规则,在等待参会成员所代表的技术协会批准时,这个问题再次出现。这时,克朗普顿上校提供了自己以及代理秘书查尔斯·勒·迈斯特的服务工作情况,向其他代表展示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如何组织自己的标准化工作。正如会议报告总结的那样,他说:“英国的标准化工作进行得非常艰难,让制造商站在我们一边是十分有必要的;经验表明,如果没有制造商的合作,任何标准化活动都不可能成功。” 这样,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创始领导人从组织理念出发阐明的这一既代表制造业利益,也代表更多学术性工程利益的原则,为国际标准制定组织建立了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与一些国家工程组织以及工程标准委员会已经确立的模式一致。

会议结束时,克朗普顿上校总结了取得的成果,会议报告中显示:“克朗普顿上校说,听到继续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决议得以通过之时,是他一生中感到最骄傲的时刻之一。”这番话令人惊讶,因为他是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却仍会为此感到自豪。然后,他提到了英国战争事务大臣理查德·霍尔丹(Richard Haldane)在国家物理实验室一座新大楼开幕式上发表的演讲,霍尔丹在讲话中指出,“这场运动是未来世界和平管理的预兆”。只有通过耐心合作,通过消除在标准化等和平事务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世界才能逐步实现普遍和平。 克朗普顿提出了一个经常出现在民间国际标准化进程中的主题,即它将促进世界和平。两次世界大战肯定会让人质疑这一观点,并且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个全面而持久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才得以成立。但是,这种关于国际标准化的论调早在自愿性标准化创新的第一次浪潮中就出现了。

1908年,在获得国家技术协会的必要批准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首次作为官方机构召开会议,15个国家派代表出席。伊莱休·汤姆森接替开尔文勋爵当选为IEC主席;查尔斯·勒·迈斯特被任命为IEC秘书长,他一直担任该核心职位,直至1953年去世。 于1902—1905年出任英国首相的阿瑟·贝尔福(Arthur Balfour)对出席会议的代表表示了欢迎:

按照我的理解,委员会的主要目标是根据国际协议,安排对不同类型的电力机器进行测试,并描述不同机器的特性,以便让购买机器的人和销售机器的人确切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双方都拥有最大的自主权;一方希望使用建造好的机器来实现自己的特别设计,另一方希望利用日益增长的知识所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革和不断进入人类叙事的创造发明来建造机器。

贝尔福还提到了在所有层面上新兴民间标准制定体系的两项关键原则:制造商和用户的共同参与,以及自愿采用所制定的标准。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展相当迅速。早在1910年12月,勒·迈斯特就注意到,尽管会员仍然附属于自己所在的国家,有时甚至是狭隘地依附于自己的国家,但该委员会群体的全球化发展速度是如此之快。他向IEC成员报告了其中央办公室在前一年处理的00多封信函。 这些信函分为两类:成员国的标准化工作报告,以及来自非成员国工程师对于该组织信息的请求;伴随这些信件而来的通常是当地电气标准制定者的工作报告。 勒·迈斯特希望这些报告能以委员会的官方语言的一种或两种(英语和法语)提交,以便“这些报告能被所有成员阅读和理解,包括众所周知的语言能力并不突出的盎格鲁-撒克逊种族”成员。

1911年,19个国家参加了会议;1913年,24个国家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到了1914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了四个技术委员会,并发布了第一批标准(包括标准术语、铜电阻标准和“与旋转机械和变压器有关的定义和建议”)。 该组织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IEC还在国际标准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查尔斯·勒·迈斯特(图2.3所示为1911年IEC会议期间的查尔斯与其他知名标准化人士)提供了一个平台,他在该平台担任标准化巡回大使,他所发挥的作用将在后续章节中详细阐述。

图2.911年,许多早期标准化运动的领导者在都灵参加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会议的官方照片:最右边坐着的人是伊莱休·汤姆森;身材魁梧的亚历山大·西门子头发花白,站在汤姆森的右侧;克朗普顿上校在中间(站着的第一排从右数第七位);站在前排右侧身着浅色三件套、留着大胡子、干净利落的年轻人是查尔斯·勒·迈斯特。IEC照片文件,由IEC提供。

勒·迈斯特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伊莱休·汤姆森(1908年至1911年在任)的通信往来表明了民间国际标准化所遭遇的挑战和秘书长在推进这项工作时需要具备的才能。 例如,IEC的性质及其任务没有立即向各国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说明。勒·迈斯特曾给美国标准局局长塞缪尔·韦斯利·斯特拉顿(Samuel Wesley Stratton)博士回了一封信,斯特拉顿在他写给迈斯特的信中就英国关于建立光的国际单位的提议明确地对IEC的职权范围或“参考引用”提出了疑问。勒·迈斯特的回复非常具有策略性,他首先感谢斯特拉顿“就此问题给他”致信提问,称此事是一个“误解”,并与斯特拉顿分享了当前提案的立场(来自匈牙利、墨西哥、瑞典、美国和非官方的法国IEC国家委员会都同意英国的建议,而德国是“强烈反对”)。勒·迈斯特解释道:“电工委员会的‘参考引用’并不像你所想象的那么狭窄。”他继续写道,“毫无疑问,实现和维护一个国际坎德拉(International Candle)[发光强度单位]对于标准化实验室来说是件好事”,这加强了国家标准实验室(如标准局)的作用。 在写给汤姆森的一封简短的信中,勒·迈斯特附上了这封写给斯特拉顿的回信副本,并说:“我已经尽可能地使用交际策略,我认为少说为妙。委员会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我们不必坚持它的地位,它会自己逐步形成气候。”勒·迈斯特以在处理微妙局势和问题时所展现的策略技巧而闻名,这也为标准化活动铺平了道路。

勒·迈斯特还与其他国家进行了大量通信并前往这些国家,鼓励它们参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进而促使它们成立了电气工程方面的国家机构(如果它们还没有的话)。他的足迹远远超出了欧洲国家和美国,到达了世界其他地区。1910年,他因其他事务前往巴黎时会见了“智利驻欧洲的工程代表”,会晤结束后,他说,“我相信我们在争取让智利加入委员会方面不会有任何困难”。 一周后,他通知汤姆森“日本政府现在决定配合委员会的工作。其将向中央办公室支付会费,并积极配合组建可在IEC代表日本的日本电工委员会”。几周之后,他向汤姆森宣布乌拉圭加入IEC并成立了一个国家委员会,同时指出,“乌拉圭是一个小共和国,委员会的工作在整个南美洲得到了支持,这令人欣慰”。

1910年,勒·迈斯特对汤姆森说,早些时候,在自己就任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ESC)的助理秘书时,就在不知不觉中为这一国际化努力奠定了基础。在开始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就电机标准达成国际协议的努力过程中,他编写了一份报告,其中列出了所有具有此类标准法规国家的电机标准规定。在这个过程中,他一开始惊讶地发现有这么多国家拥有这些规定,但随后意识到了自己的作用:“大约四年前,我将(由我协助起草的)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的标准规则发送给了不同国家的朋友。”他继续说道:“这肯定对他们有所帮助,因为我看到了英国规则对意大利和瑞典规则的影响。” 这种早期的国家间标准材料共享对实现电气标准的国际化大有助益。事实上,在1911年,当他把这篇题为《各国发布报告中的机械评级摘录》的文章转交给汤姆森时,他请汤姆森写一篇介绍文章,强调这些相似之处对国际标准化的努力是个好兆头:“我希望你提请大家注意这样一个事实,这份报告的调查表明,实际面临的分歧非常小,因此,这份报告所做的研究会给达成国际协议带来巨大的希望。”他指出,他的朋友克朗普顿上校也“认为从国际角度考虑评级困难重重,但这份报告对他来说是一个惊喜。对其他人可能也是如此”。 尽管勒·迈斯特的国际活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到了一些限制,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岁月里,这些活动仍在继续。

勒·迈斯特经常传达一种信念,即国际标准的价值应该优先于狭隘的个人利益,尤其是他自己的利益。当汤姆森向他祝贺1910年布鲁塞尔会议成功举办时,他将这种个人的祝贺引向了一个更宽广、不那么个人化的层面上:

我认为,布鲁塞尔重聚的成功更多是因为,每个人都开始意识到,他们必须尽自己最大努力就提出的不同讨论议题达成工作协议。每个人都被这一愿望所激励,更愿意在个人问题上让步,而这些问题往往是达成一致协议的困难所在。

勒·迈斯特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把实现标准化置于个人、国家或企业的回报之上,并且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成功激励了这种行为。同样,在邀请汤姆森为机械评级报告撰写导言时,他说:“请不要以任何方式提及我。我希望这有助于工作的推进,工作进展顺利就是对我的最大回报。”在勒·迈斯特接下来四十年的标准化工作中,这种谦逊成为他的特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后一次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大会(1913年8月在柏林召开)上,勒·迈斯特在他的年度报告结束语中感谢电气工程师们“为推动这一国际运动……自愿和无偿地提供了……往往给他们自己带来诸多不便……的服务”。然后,他回到了国际标准化和世界和平这一主题上,这一主题由克朗普顿在1906年成立IEC的会议结尾时提出:“这些定期的国际聚会,使得很多不同国籍的电气工程师建立了持久深厚的友谊,这无疑是促进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尽管这番言语在当时具有可悲的讽刺意味,但正是这一愿景在随后几十年里激励着勒·迈斯特的标准化创业精神,并鼓励委员会中的许多工程师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勤勤恳恳的作用。

与此同时,勒·迈斯特也将这种企业家精神带入了他在英国和其他地方支持国家标准化的活动中,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zlixL8b5rxAvl6fCDkdArc2fOnfEARjMiaf9L5j8WnVHc04P43S9FYsZ68G0wsQ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