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疼痛的自我确认循环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期望对疼痛和缓解的深刻影响,但还有更多即将发生的转折。在一项重要研究中,实验者展示了对疼痛强度的预期如何能在较长时间跨度内自我实现,从而形成另一个周期性的自我强化循环。 [13]

在这些研究中,受试对象首先看到任意抽象的视觉线索(两种不同的几何形状),每条线索与一个显示高温或低温读数的模拟温度计的图像配对。 在多次重复看过这些配对线索后,受试对象学会了将这些几何形状与温度计读数关联起来。然后,他们又看到了这些几何形状(线索),不过没有与之关联的温度计读数,同时使用一块加热垫在他们的前臂内侧或小腿上施加一种精确控制疼痛程度的热刺激。受试对象不知道的是,所施加的热刺激强度始终是相同的。无论显示哪种几何线索,施加的热刺激始终保持在48摄氏度左右。

通过以这种方式保持实际热刺激的强度恒定,实验者能够分离出受试对象习得的对疼痛体验的期望所产生的影响。 [14] 在接受fMRI检查时,受试对象会评估他们期望将感受到的疼痛程度,以及他们之后主观感受到的疼痛程度。脑成像数据使实验者不仅能够查看这些关于疼痛期望和疼痛体验的报告,还可以查看内在的神经活动。具体来说,他们正在探寻一种与实际的身体疼痛体验似乎密切相关的复杂脑成像特征。这使得实验者可以检验受试对象所报告的体验是否也反映在通常表征疼痛的神经活动模式中。 [15]

研究结果非常明显。体验到的疼痛水平会根据基于线索的期望而上下波动,而且这些效应在神经疼痛特征中也有所反映,这正是早期研究引导我们得到期望的结果。但是——转折来了——这些有实验性偏差的经验本身又会引发新的期望。似乎体验到由几何形状提示的更高或更低程度的疼痛,会在参与者身上形成一种反馈循环,他们的自身体验近似证实了他们基于线索的(虚假的)期望。这种“虚假确认”巩固了他们对不同线索的预测能力的错误信念。或许你会期望受试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认识到这些线索并不可靠,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会这样?每次施加热刺激时,不同的几何线索都会使他们体验到与他们习得的虚假期望相一致的疼痛强度。因此,从主观上看,每次暴露于线索似乎只是确认了线索的预测效力!

这些研究反映了一种复杂的动态过程,虚假期望一旦占据上风,就变得越来越难以改变。这种有关虚假的自我确认期望的现象可能比我们意识到的更常见,就像一个期望牙齿治疗会很痛苦的患者,会体验到比自己本该感受到的更剧烈的疼痛,这似乎又反过来证实并巩固了他们先前的信念。 Yafb5yeGZaXz7/bEZByq3yOIYBtfxHyLXI9LhaGaRKTvGrRBo/73wCDa60gJovR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