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台儿庄战场回忆

胡剑峰

1938年3月中旬,整补中的第二集团军第三十军第三十一师,奉命在湖北省武胜关附近分批登上军运列车,浩浩荡荡抵达徐州,徒步进抵台儿庄。我们第九十三旅一八六团奉命担任台儿庄城的固守任务,以一部沿台枣支线北进搜集敌情。

守城部队以第一、二两营部署在城外,利用城墙构筑防御阵地。第三营及一八五团之一部,在旅长乜子彬直接指挥下,集结于台儿庄铁路西侧,准备机动出击歼敌。

当时,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提出“焦土抗战”的号召。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表示决心说:“我们要与台儿庄共存亡”,以激励全体官兵,有敌无我,誓死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压倒一切敌人、守土报国的信心。

敌我第一次交锋

3月下旬的某日清晨,南侵之敌先头部队出现在台儿庄北铁路东侧之墩上村,正在向东沿刘家湖之线展开。敌炮兵部队毫无顾忌地暴露在我军面前放列,一切迹象表明,敌行将向我大举进攻。

约9时,乘敌立足未稳之际,我第三营迫击炮排,秘密越过铁路潜入村内,以两门八一迫击炮,用最快速度,准确地发射四十余发愤怒的炮弹,袭击了敌之炮兵阵地,在炮弹纷纷爆炸的瞬间,敌炮兵阵地上浓烟四起,一片混乱。我军官兵莫不为之振奋。

日军主力沿枣(庄)台(儿庄)公路进犯台儿庄,遭到中国军队顽强阻击。图为中国军队阵地。

约在一小时后,敌炮兵开始向我台儿庄城猛烈轰击,主要轰击目标在城北门的东西两侧,并用战车开道冲击,城墙多处已被击中坍塌,城内民房多处起火。此时,敌步兵的两个大队已逐渐向台儿庄城接近。我军用迫击炮向敌猛烈射击。迫敌过早展开,以赢得备战时间的余裕。

中午时刻,敌步兵在炮火战车掩护下,多次向我北门两侧发起冲锋,均被守城部队猛烈射击所阻止。隐蔽集结于铁路西侧之机动部队,此刻已越过铁路分两路攻击敌之右侧背,使敌不敢再向我迫近。战况暂趋于稳定,而守城部队已遭到重大的伤亡。

下午,敌坦克十余辆出现在战场,在其重炮轰击掩护下,列阵向我台儿庄城驶来。此种重型坦克,每辆装备有3.7公分平射炮一门、重机枪一挺,各乘载坦克兵数名。待接近到距城数百米处,同时用平射炮向城墙射击,顿时硝烟弥漫,尘土飞扬,敌兵部队乘势连续发起冲锋,战况十分激烈。

台枣支线铁道装甲列车立即驶近战场助战,炮兵已向敌施行拦阻射击和制压射击,我军士气大振,乘势反攻。机动部队大多赤臂,勇猛向前冲杀。不幸装甲列车被敌炮击中,不能前进助战,攻势顿挫。守城部队前赴后继,凭借手榴弹与突进城内之敌反复冲杀,官兵伤亡惨重。在战局危急时刻,友军战防炮赶来支援。战防炮进入斜射阵地,对敌坦克群翼侧连续射击,眼见四五辆坦克被击中起火,其余迅即调头向北遁逃。此时已近黄昏,敌未敢向我阵地纵深扩张。

调整部署坚持战斗

侵入城内之敌,已占据城北部,并在城门东西侧建立坚固据点,不时向我射击。守城部队少量官兵,仅能与当面之敌对峙,保持接触、监视敌之动态。

一八六团团长王震、副团长姜常泰、团副吕清淮均身负重伤退出战场。第一营李营长阵亡,其余连长以下官兵死伤已逾大半,所有团营指挥机构均已完全丧失。师指挥所曾先后派副师长康法如、上校附员王冠五进入城内指挥作战。前者负伤退出,后者既不熟悉部队,又不了解敌情,只能做到对局面的观察联络。

池峰城师长在电话中口授命令:一八六团第三营营长禹功魁,立即率全营进入城内,加强第二线阵地,死守台儿庄城。副营长胡剑峰即升任第二营营长,仍协助禹营长共同负责整顿指挥全团剩存部队及增援部队,相机歼灭或驱逐侵入之敌。

残酷的街巷争夺战

拂晓前,我们将第七连部署在城中心的主要街道,构筑防御工事,设置障碍物,堵绝通向敌方的街巷路口,并派小组向前搜索,侦察敌情。将第一、二营官兵百余人归并,集中于现阵地之主要部队,加强工事,沟通左右联系,扫清射界,决心死守。

令第八连秘密接近占据城东北部之敌,并在我迫击炮、重机枪火力掩护下向敌进攻。该连在培连长率领下,利用房屋荫蔽,迅即接触到敌阵地,我迫击炮及重机枪随即以密集火力集中射击敌之阵地,该连分三路同时冲向敌阵。我右翼已发现敌人两股小部队,向我右侧后迂回突进,即令第九连占领阵地堵击敌人,巩固阵地。并派出一个班,堵截敌之归路。第八连经三小时激烈战斗仅突入敌阵地一角,在敌人火力压制下受挫,继用手榴弹与敌搏斗,终因兵力不济,战至近午,培连长以下官军近百人全部壮烈牺牲。敌人更以若干小部队,在火力掩护下同时向我全线突进,经我猛击,户户争夺,使敌遭到重大伤亡,各街巷口遗尸百余具,敌终未能扩大其侵占区。

我方不分昼夜,经常派出小组以攻为守不断向敌人袭击,并利用坚固的残墙断壁构成了犬牙交错的街巷防御阵地。在阵地内形成数个坚固的支撑点,每支撑点均有连排干部负责,并各掌握数名机警勇敢士兵,组成小型预备队。每名士兵均携带数枚手榴弹及带刺刀的短步枪,于夜间跃出阵地,从不同方向偷袭敌人,常使敌人通宵盲目射击,不得安宁。

城市巷战的特点,主要是展望不便,运动困难,射击范围狭窄,通讯联络经常受阻。而最有利的武器则为刺刀和手榴弹。

为了确保阵地,及时驰援要点,捕捉战机消灭敌人,我同禹功魁营长每人掌握三四名坚强的传令兵,携带勃朗宁轻机枪一挺及大量手榴弹,准备随时加入战斗。我同禹营长同在一个指挥所,轮替监听、巡视全线。我们不待报告,不待报急,只要听到哪里有强烈的手榴弹连续爆炸声,就带着自己的小组循声奔向哪里,直至解决那里的问题。所以,我们官兵的斗志始终是旺盛的,虽然随时都有伤亡,但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始终是坚定的。

阵地上不时还可听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歌声。在战斗间隙的平静时刻,竟有人将没被砸毁的留声机装上唱片播放,处处流露着官兵们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情绪。

我们的战场纪律是轻伤不退出战斗,重伤不派人后送,不在战斗激烈时离开阵地。

敌人射入城内的炮弹,其中夹杂着大量的烧夷弹,房屋中弹立即起火。我军作阵地之民房,不时被击倒塌起火,其中的官兵迅即撤向两侧,加强监视敌人。迅即扑灭火焰后,接着再跳进浓烟中继续战斗,决不让敌利用火势突破我阵地。

在同城内之敌短兵相接鏖战到第五天,敌人又在拂晓前从城外攻占了我城西北角上之残留阵地。在该处建立火力点,以轻重机枪火力瞰制我阵地之左翼。同时,以火力封锁我经西门通向后方之交通。

对峙之敌,在猛烈炮火轰击下,更以重机枪掩护,若干小部队一齐向我阵地冲击,企图一举击溃我守城部队。战斗十分危急。

我同禹营长各自率领小组,同时分头逐段参加战斗。经过近半天激烈战斗,战局渐趋稳定。阵地前各街巷口均遗留着大量敌尸。我方伤亡二十余人,但阵地完整屹立,官兵斗志更加旺盛。有些士兵几处负伤,简单包扎后继续坚持战斗,不肯休息。

天刚拂晓时,我某连司务长率领三名炊事兵,迅猛向敌人扑击,另一炊事兵手持两枚手榴弹也跟踪跑过去。司务长首先用枪撂倒一个敌人,在他还未及打开枪闩时,另一敌人已将刺刀刺进他的胸部,两个炊事兵开枪又击中一个敌人。在他们正同敌人搏斗时,城角上敌人机枪突然向他们射击,四人旋即倒在地上,同时壮烈牺牲。他们的英勇行动,使我左翼避免了遭受敌人迂回袭击。事后获悉,这个司务长名叫张增焕,原是北大的学生,卢沟桥事变后,投笔南下报国参军,实现了他杀敌报国的宿愿。

战况激烈到中午时刻,第七连阵地支撑点前的街道上,敌人用三个小队,在掷弹筒、重机枪猛烈射击掩护下,连续向我街头堡突击。利用我火力间断的片刻,两个敌兵攀上我街头堡。七连连长徐运泰立即冲上去用手榴弹狠击敌人的头顶,因敌人戴着钢盔,没被打倒,敌人随用刺刀刺入徐的腹部,徐连长猛烈扑向敌人,同敌人一起跌倒在地,后边的敌人又用刺刀刺向徐的胸部。英勇的徐连长将手中两颗手榴弹同时拉火爆炸。待我们的战士赶来时,徐连长已同敌人同归于尽。

入夜,三十师仵营长奉命增援台儿庄,我同仵营长会面,介绍了城内敌我双方情况后,要求他们即消灭或驱逐西北角城上敌火力点,并在该处建立支撑点,以加强我阵地之左翼。

台儿庄战场告捷

我台儿庄守城部队,经过连续九昼夜与敌残酷鏖战,终于粉碎了日军攻占我台儿庄的迷梦。由于我军在城廓外围击溃了敌之主力,致使侵入台儿庄城内之敌,终于弃尸累累狼狈逃窜。

后来,在师指挥所的引导陪同下,国际记者战地视察团进入台儿庄城,举行了战地座谈会之后,守城部队官兵,眼含热泪,脸上带着胜利的微笑,告别了雄伟的台儿庄,重新踏上征途,继续投入新的战斗。

注:胡剑峰,时任第九十三旅第一八六团第二营营长。本文选自1985年8月出版的《徐州文史资料》第五辑。 9rYYe4RNwXaMEwNCjzZGMu7ti0GJJS6QfJ05/DW6wkxavUky17/sr7Rclcz2sdp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