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亲临台儿庄前线

居亦侨口述 江元舟整理

台儿庄是山东省最南端的一个小镇,地处京杭大运河的北岸,与江苏省隔河相望。运河两岸都有一个火车站,一座大桥把它们连接起来,庄城距离北站二里,台儿庄与西北两个火车站形成鼎足,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两省交通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处,古有“天下第一庄”之称。

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台儿庄守军士兵。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南下,上海失守,南京陷落,举国震惊。

此时,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韩复榘不战而退,放弃了济南、泰安,致使津浦路正面大门敞开,日军长驱直入。国民党军队在滕县、临沂与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最后滕县失守。日军企图攻占徐州,打通天津、浦口铁路,把南北占领区连成一片。台儿庄是徐州北面的门户,攻克徐州的必经之地。

台儿庄原有一道两米高的坚固城墙,有东、西、南、北、东南、西北6个庄门。庄垣内有12条街巷,有9个大碉堡楼,70多个小碉堡楼,防守十分严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决定在台儿庄同日军展开一场大规模会战。他的作战部署是:以桂军廖磊军团为基干,利用淮河、淝河、浍河等地障碍,阻止沿津浦路北进的日军;以庞炳勋、张自忠等部守临沂、苍山之线,堵击由胶济路西犯的日军;以孙震军团守津浦至沿津浦路的韩庄、利国驿等沿运河南北地区;孙连仲军团守台儿庄,阻止沿津浦路南下的日军;把孙桐萱、曹福林、石友三诸部配调后,又由河南调汤恩伯军团到邳县、郯城地区,作为机动力量,策应各路守军。李宗仁作这样的指挥部署,目的是阻止敌人打通津浦线,固守陇海线,保卫徐州。

1938年3月13日,日军矶谷师团从枣庄进犯台儿庄。蒋介石召开国防会议,要求各省军政当局调集地方军队,开赴前线抗日。他令刚从武汉归来的参谋长白崇禧前往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对日作战。

白崇禧来到军团司令孙连仲设在运河南岸的隐蔽指挥所,看到李宗仁一身戎装,精神奕奕,他高兴地紧握着李宗仁的手说:“你辛苦了!”

李宗仁说:“保卫徐州很关键,关系到陇海铁路、津浦铁路和武汉的命运。”

白崇禧目睹处在激战中的李宗仁身体健壮,精力旺盛,毫无倦意,兴奋的双眼灼灼闪光,他连忙把前在武汉同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商量的战略指导思想告诉李宗仁:“周恩来主张把阵地战和运动战紧密配合,集中优势兵力把日寇歼灭在台儿庄。”

李宗仁呷了一口茶,笑着说:“哦,谢谢周先生,这个主意好呀!周先生真是慧眼,看准了日军孤军深入这一弱点。那么,如果日军东上徐州呢?”

“李司令不必忧虑。”白崇禧立即解释说,“周恩来已经命令新四军张云逸部队在津浦线南端,协同李品仙集团阻敌杀进徐州。我们要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呀!”

果然,日军麇集台儿庄,双方展开大战。

鉴于敌军劲旅猛力进犯,情况十分紧急。蒋介石以徐州为中心,调集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孙震部队从山西长途跋涉,急速行军,到达滕县北池头集、界河一线布防,调第四十军庞炳勋援临沂。另令新任第三集团军孙桐萱率原韩复榘部,沿津浦线西侧迎击敌人。调第二十军团汤恩伯进入犊岗山区,待敌深入,抵敌之背。调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星夜赶赴台儿庄布防,以挡正面之敌。另调云南第六十军卢汉率部于台儿庄东北禹王山、连防山一带阻敌。在韩庄运河南有一一〇师张轸部队防守。在台儿庄战斗最激烈时,增派第二〇〇师杜聿明的战车防御炮助战,起到重要作用。激战时李宗仁司令长官要求增派空军助战,蒋介石立即命令林佐、曾达池率七、八两中队飞往台儿庄。又加派关麟征军及第二师郑洞国部南下迂回,追击溃退的日军至峰城东姑嫂山、九顶山下。在此战役中,我军部署左右两翼,前沿后卫,投下了约50万兵力。在徐州后卫中有李品仙、廖磊、张云逸、于学忠各部精锐部队奋勇助战,参战将领都是著名战将。

4月3日,战斗进入最困难的时刻,城里几乎没有完整的房子,多处起火,街道每隔二三米就有一处工事,双方用刺刀拼了十多次肉搏,四周躺满了尸体。中午时分,坚守在前沿阵地的三十一师电讯联系突然中断。徐州方面急电向蒋介石报告。

前几天,蒋介石陪宋美龄吃了几天西点西菜,觉得很不舒服,他满口假牙,只能吃酥软食物,今天他独自就餐,桌上摆着四菜一汤,一碟腐乳,一碟臭冬瓜。

1938年4月4日黎明,台儿庄北面响起了炮声,中国援军出现于日军背后,日军陷入重围,台儿庄守军全线出击。血战经旬,日军狼狈突围逃窜,此役连同徐州南北各战场,共歼敌1万余人,中国军民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第一次重大胜利。图为台儿庄中国军队重机关枪阵地。

他突然听到门外一声响亮有力的“报告”声。

“进来。”蒋介石语气平淡地应了一声,把手中的筷子放下。

我走到桌前,立正后迅速把公文夹递到蒋介石手上。我说:“这是刚从徐州来的急电。”

蒋介石一愣,急忙翻开公文夹阅读,神色骤变,态度严峻,动作僵硬。突然,他狠狠地把公文夹往桌上一掷,愤愤地对我说:“居副官,马上通知侍卫长准备飞机,饭后飞徐州!”

“是,我马上去办!”我说完就转身走出餐室。

我们随着蒋介石秘密飞到徐州。

“委座,我已下令战地前沿指挥官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乘势反攻。”李宗仁向蒋介石汇报战况,“命令军团司令孙连仲、汤恩伯、关麟征、卢汉率军支援。目前,大本营与台儿庄的电讯仍未接通。”

蒋介石穿着草绿色呢军装,腰间佩带“军人魂”短剑,深邃莫测的眼光注视着李宗仁:“前线尚在激战,最好派人去慰问联系。”

“委座,派我去!”我站在旁边自告奋勇地说:“师长池峰城、副师长乜子彬、旅长王冠五,都是我的好友,让我去前线!”

“好!”蒋介石蓦地激动起来:“把战况快快传来!”

我在台儿庄以南二里的地方下了火车,步行到设在城墙附近的指挥部。眼前是一片废墟尸骸累累,老百姓四散逃难,中国军队与敌人的血战正处在关键时刻。

我和池峰城在阵地上相逢,格外激动,热烈拥抱。池峰城、乜子彬、王冠五已血战六昼夜未下火线,三人嗓子全哑了,眼睛布满血丝,精神却很旺盛。34岁的池峰城眉毛如浓墨,脸色苍黑。他解开军装扣子,一面看地图指挥作战,一面听电话,向阵地发指示。他告诉我:“我自己坚守在台儿庄阵地,王冠五旅长率两个团一直正面对敌,我的师已损失百分之七十。王旅长机智勇敢,他的部队士气旺盛,奉命布防后攻击敌军主力。敌军利用飞机、大炮、坦克等立体优势,向我军猛攻。王旅长的武器不如日军,但他集中重机枪、迫击炮、手榴弹全部火力,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王冠五激动地说:“我军为了争夺一个制高点,一昼夜里易手达五次之多,争夺最激烈的时候,我军损失千人以上,敌军伤亡是我军的三倍。日军在这五天的战斗中,曾两次易联队指挥官,始终未能突破台儿庄的正面阵地。”

池峰城在庄垣内指挥其他三个团,由副师长乜子彬作为总预备队,往返呼应。战斗已有一个月,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伤亡极大,打得异常激烈。乜子彬还组织两支敢死队,每队约100人,他们都是自告奋勇的壮士,向敌方工事发动奇袭,两个钟头就夺取一个高地工事。敌人轮番进犯十多次,都被击退。他们没有睡眠,也忘了吃饭,指挥官和战士立下誓言:“不打败日寇,决不生还!”在不到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往返厮杀,白刃搏斗,逐村争夺。

池峰城最后告诉我:“现在20辆日军坦克已在进攻台儿庄北部,我军在城外只有40人和1辆坦克,已击落了1架日军飞机,击毙了日军六十三团团长,日军坦克不敢再接近城墙。”

我听到池峰城的叙述,心中涌起一股热流,对他说:“委员长已到徐州,派我来前沿向战地官兵慰问,要池师长加派通讯兵,火速赶修通讯线路,好与徐州大本营密切联系。”

不久,线路接通了。池峰城在电话中向蒋介石汇报战况。我与池师长握手告别,迅速步行赶上火车返回徐州,向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作了紧急汇报。

蒋介石听完汇报,立即令李宗仁、白崇禧火速电告汤恩伯军团,包括于学忠、关麟征旅增援右翼运河北岸,并令李品仙军和张云逸师配合共同加强护卫台儿庄阵地。在这样的部署下,迫使日军成为瓮中之鳖。4月6日,日军被迫退出台儿庄。7日,台儿庄及其周围村庄全部被我军控制,血战14天,歼敌1万余人。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国内外记者云集台儿庄。外国记者耳闻目睹巧妙的布防和激烈的战斗情况,称赞池峰城的部队不愧为钢铁长城。

注:居亦侨,时任蒋介石副官。本文选自2005年第5期《钟山风雨》。 I/JXtKQvJ+gsqj5DEBODEB0ZjOI+dhF8jby/1z1jQVPvoveXvsI236UGeardTS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