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仲弘,四川乐至人。1922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与项英一起,率领留在苏区的红军和游击队,坚持了3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指挥,苏北指挥部指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并代总指挥,新四军代理军长,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著有《陈毅诗词选集》等。
1936年夏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
露侵衣被夏犹寒,
树间唧唧鸣知了。
满身沾野草。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
粮食封锁已三月,
囊中存米清可数。
野菜和水煮。
日落西,集会议兵机。
交通晨出无消息,
屈指归来已误期。
立即就迁居。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 (1) 。
野营已自无篷帐,
大树遮身待晓明。
几番梦不成。
天放晴,对月设野营。
拂拂清风催睡意,
森森万树若云屯。
梦中念敌情。
休玩笑,耳语声放低。
林外难免无敌探,
前回咳嗽泄军机。
纠偏要心虚。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
夏吃杨梅冬剥笋,
猎取野猪遍山忙。
捉蛇二更长 (2) 。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 (3) 。
敌人屠杀空前古,
人民反抗气更高。
再请把兵交。
讲战术,稳坐钓鱼台。
敌人找我偏不打,
他不防备我偏来。
乖乖听安排。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
他是重生亲父母,
我是斗争好儿郎。
革命强中强。
勤学习,落伍实堪悲。
此日准备好身手,
他年战场获锦归。
前进心不灰。
莫怨嗟,稳脚度年华。
贼子引狼输禹鼎 (4) ,
大军抗日渡金沙。
铁树要开花 (5) 。
*这组词调寄“忆江南”。
注释:
(1)淫雨苦兼旬:是说南方夏季有时阴雨连绵达几十天之久(一旬为十天)。
(2)更:中国传统的夜间计时单位。每夜分作五更,二更大约相当于夜晚十时至十二时。
(3)“满山”两句:指国民党反动派对游击区进行搜山、烧山,使树木都枯焦了。
(4)“贼子”句:比喻卖国贼引狼入室出卖祖国。禹鼎,又叫九鼎,夏禹所铸,象征国家主权。输,送给。输禹鼎,即出卖祖国之意。
(5)“铁树”句:一般常用“铁树开花”比喻事难成。这里用“铁树要开花”表达作者坚信红军北上抗日,虽然困难很多,但一定会胜利。
1936年,余游击于赣南五岭山脉一带,往来作战,备极艰苦。8月值余三十五岁生辰,赋此寄怀。
大军西去气如虹 (1) ,
一局南天战又重 (2) 。
半壁河山沉血海 (3) ,
几多知友化沙虫 (4) 。
日搜夜剿人犹在,
万死千伤鬼亦雄 (5) 。
物到极时终必变 (6) ,
天翻地覆五洲红。
注释:
(1)“大军”句:是说红军主力北上长征,气如长虹。西去:由瑞金向西进军经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而北上。
(2)“一局”句:指留在南方的游击健儿,继续对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局面。
(3)“半壁”句: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树砍光、屋烧光、人杀光”的“三光”政策,疯狂地屠杀革命人民,使整个根据地沉入血泊之中。半壁:半边。
(4)化沙虫:诗人用“化沙虫”的典故,赋予新义,指许多知心的战友都牺牲了。
(5)“日搜”两句:是说尽管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清剿”,但红军战士和革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他们英勇不屈,顽强斗争,就是流血牺牲也在所不辞。鬼亦雄:死后还是英雄,形容红军战士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屈原《九歌·国殇》:“魂魄毅兮为鬼雄。”
(6)“物到”句:是说是物量变到一定阶段必然爆发质变。这里指出了反动阶级的统治必然被革命人民所推翻的客观规律。
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1) 。
南国烽烟正十年 (2) ,
此头须向国门悬 (3) 。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4) 。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5) 。
取义成仁今日事 (6) ,
人间遍种自由花。
*梅岭即大庾岭,五岭之一,在江西大庾县和广东南雄县交界处。
注释:
(1)“此去”两句:是说如果这次不幸牺牲,到了地狱,也要把牺牲的战友招集起来,与那里的反动派血战到底。泉台:传说中的阴曹地府,地狱。旧部:这里指牺牲的战友。阎罗:传说中地狱的统治者,借指反动派头子。
(2)“南国”句:指在南方坚持武装斗争已经十年(1927年八一起义至1936年游击战争)。烽烟:指战争。
(3)“此头”句:春秋时,吴王中了越国的反间计,命令大臣伍子胥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抉吾眼悬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这里指此典故表明,就是自己牺牲了,也愿把头颅高挂于国门之上,以便看到反动派的灭亡,表现了诗人死不瞑目、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国门:指国都的城门。
(4)“后死”两句:勉励活着的战友努力奋战,以胜利的喜讯作为对牺牲同志的纪念。纸钱:旧俗焚烧纸钱以祭死去的亲人。
(5)“投身”两句:是说从参加革命起就决心奋斗终生,我虽牺牲,但坚信反动派的残酷统治终有一天会被革命人民所推翻。投身:参加。血雨腥风:比喻反动派的残酷统治。涯,边缘,极限。
(6)取义成仁: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常用的典故,表示为自己所信仰的正义事业而牺牲。如南宋文天祥抗击入侵元兵,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就义前写《自赞》说:“孔曰成仁,孟云取义。……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作者用此典寓以新意,即甘愿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牺牲,表明他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
1937年春,敌寇策动侵华日急,国民党反动派对我之“清剿”更烈。余辗转游击于五岭山脉,时红军主力西去秦陇 (1) ,消息难通。而阮啸仙、贺昌、刘伯坚 (2) 诸同志相继牺牲。每夜入梦,故人交情,不渝生死。游击各同志又与余分散活动,因诗以寄意。
风吹雨打露沾衣,
昼伏夜行人迹稀。
秦陇消息倩谁问,
故交鬼影梦中归。
瓜蔓抄来百姓苦 (3) ,
萁豆煎时外寇肥 (4) 。
叛徒国贼皆可杀,
吾侪南线系安危 (5) 。
注释:
(1)秦:山西省的古称。陇:甘肃省的古称。这里用秦陇代指党中央所在地陕甘根据地。
(2)刘伯坚:四川南充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曾任第五军团政治部主任,后留在南方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不幸在作战中负伤被俘,于1935年3月20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3)瓜蔓抄:见《明史·景清传》,景清欲刺成祖,事败:“磔死,族之。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作者借此典故比喻国民党反动派宁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共产党员的屠杀政策,给人民群众造成极大的灾难。
(4)“萁豆”句: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里借此典故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不顾民族危亡,坚持打内战,残杀共产党人。指出这种反动勾当只能对日本帝国主义有利。
(5)“吾侪”句:是说我们在南方的斗争关系到革命的成败,是很重要的。毛泽东指出:南方各游击区“这是我们和国民党十年血战的结果的一部分,是抗日民族战争在南方各省的战略支点”。吾侪:吾辈。
国共二次合作出山口占
1937年8月
十年争战后
(1)
,
国共合作又。
回念旧时人,
潸然泪沾袖。
抗日是中心,
民主能自救。
坚定勉吾侪,
莫作陈独秀
(2)
。
*生查子,词牌名。
注释:
(1)十年战争:指土地革命战争(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
(2)陈独秀(1879年9月—1942年5月),安徽怀宁人,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党内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右倾路线,放弃对于武装力量的领导权,致使第一次大革命遭到失败。
1937年9月
抗日旌旗战局开,
大军东出薄燕台
(1)
。
南方豪杰风雷动
(2)
,
团结救亡下山来。
注释:
(1)“大军”句:歌颂八路军进军华北战场的神速和取得的胜利。薄,迫近。燕台,又名黄金台,在今北京市大兴县东南,这里泛指华北。
(2)南方豪杰:指南方红军游击健儿。
1937年10月
兴城旅夜倍凄清,
破纸窗前透月明。
战斗艰难还剩我,
阿蒙愧负故人情
(1)
。
*兴国是县名,在江西南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兴国是红军江西军区司令部所在地,陈毅在此战斗多年。抗日战争开始后,陈毅由赣粤边游击区去南昌,路经兴国作此诗。
注释:
(1)阿蒙:三国时吴国吕蒙。吕蒙原来读书不多,后发奋向学。后人即用“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这里诗人以“阿蒙”自比,谦称自己才力有限,常恐辜负烈士们的期望而感到不安。
1934年8月,余在此负重伤。
1937年10月
大战当年血海翻 (1) ,
今朝独上老营盘。
荒台废址无人识,
一抚伤痕一泫然 (2) 。
*老营盘,地名,在江西兴国县西北。
注释:
(1)“大战”句:指第五次反“围剿”,遭到惨重失败,红军被迫退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2)泫然:流泪的样子。
1938年6月
波光荡漾水纹平,
河汊沟渠纵复横。
扁舟容与人如画,
抗战军中味太平。
堤柳低垂晚照斜,
农家夜饭话桑麻。
兵船初过群疑寇,
及见亲人笑语哗。
江东风物未曾谙,
梦寐吴天廿载前 (1) 。
此日一帆凭顾盼,
重山复水是江南。
芦苇丛中任我行,
星星渔火水中明。
步哨呼觉征人起,
欣然夜半到高淳。
*高淳,县名,在江苏南部,位于石臼湖与固城湖之间,与安徽省接界。为执行中共中央赋予新四军以挺进敌后,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陈毅等率新四军一、二支队挺进江南敌后,在茅山建立抗日根据地。这四首七绝描绘部队东进抵达高淳时的情景。
注释:
(1)“江东”两句:是说作者对江南的风物尚不熟悉,但20年前(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时,曾沿江而下经由上海出国,领略过江南风光,20年来时刻想念。
1938年6月21日
弯弓射日到江南
(1)
,
终夜喧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
脱手斩得小楼兰
(2)
。
*韦岗,地名,在江苏镇江市附近。
注释:
(1)“弯弓”句:这里借用我国古代“后羿射日”的神话。《淮南子·本经训》说:在尧的时代,“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于是尧派后羿射去了九日。
(2)楼兰:汉代西域诸国之一。因其常常攻击汉的使者,昭帝时,派傅介子杀其国王,改名为鄯善(今新疆一个县名)。这里用楼兰比喻日寇。
1939年3月30日
光荣的北伐行列中,
曾记着我们的威名。
我们继承着革命者受难的精神,
在南国的罗霄山,
锻炼成为钢铁的孤军。
这里有革命的反帝的歌声烂漫,
飘扬海外,散播农村。
我们送出了抗日先遣的万里长征,
我们留下来支持斗争,
招引那民族再团结,
雄鸡破晓,
伟大的抗日之声。
风雪饥寒,穷山野营,
磨炼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年隔绝,四围孤立,
增添我们独立坚持的勇气。
长年累月的埋伏与周旋,
把游击战争与秘密工作结合在一起。
我们唯一的依靠就是广大的人民,
我们就是这个母亲的儿子,
我们铁的纪律就来源于此。
啊!这光荣的传统准备了十年,
今朝抗日,
敌寇胆寒!
我们在大江南北,向敌后进军,
南京城外遍布抗战的旗旌。
我们有共生死的政治团结,
鼓舞着敌后人民的胜利信心。
在日寇封锁线上穿插,
在日寇坚城下纠缠,
我们惯长于夜间作战,
用白刃同日寇肉搏,
向敌人巢穴里投进烈火。
集小胜为大胜,
由相持到反攻,
看我们风驰电掣,
横扫千军。
前进,前进,
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高举新中国的旗帜前进!
*这是陈毅为新四军军歌所拟初稿。军歌后经集体改词,与初稿一起在《抗敌》杂志上发表。本篇热情歌颂新四军继承北伐第四军、红军第四军和坚持南方游击战争的红色游击队前后十余年的光荣传统,取其成数,故名“十年”。
附:新四军军歌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血染着我们的姓名;
孤军奋斗罗霄山上,
继承了先烈的殊勋。
千百次抗争,
风雪饥寒;
千万里转战,
穷山野营。
获得丰富的战争经验,
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
为了社会幸福,
为了民族生存,
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
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
东进,东进!
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扬子江头淮河之滨,
任我们纵横的驰骋;
深入敌后百战百胜,
汹涌着杀敌的呼声。
要英勇冲锋,
歼灭敌寇;
要大声呐喊,
唤起人民。
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
创造现代的革命新军。
为了社会幸福,
为了民族生存,
巩固团结坚决的斗争!
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
前进,前进!
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1939年
敬亭山下橹声柔 (1) ,
雨洒江天似梦游。
李谢诗魂今在否 (2) ?
湖光照破万年愁 (3) 。
*宣城,县名,在安徽东南部,与江苏高淳县交界。
注释:
(1)敬亭山:在安徽宣城县北,原名昭亭山。山上旧有敬亭,因而得名。
(2)李谢:即李白与谢朓。李白,唐代大诗人,晚年曾住宣城。其诗风格雄奇豪迈,语言自然奔放,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谢朓,南齐诗人,曾任宣城太守。其诗善用声律,创造新体,与诗人谢灵运齐名,称为小谢。
(3)万年愁:指李谢二人诗中表现的悲愁情绪。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李白《将进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939年
江阴天堑望无涯
(1)
,
废垒犹存散似沙。
客过风兴敌惶急,
军民游击满南华。
*江阴,县名,在江苏省,北濒长江,为江防要地。
注释:
(1)天堑:天然的壕沟,这里指长江。
1940年
江南抗战地,
谁为万夫雄?
游击三肱折
(1)
,
摩擦一丘同。
继光能拒敌
(2)
,
秦桧自和戎
(3)
。
投降缘底事?
敌伪已图穷
(4)
。
强梁海上来
(5)
,
三年战局开。
怒潮翻海岳,
雄鬼起风埃。
反共仇所快,
民主敌难摧。
唯君知我意,
慷慨有余悲。
*摩擦,意指国民党顽固派各种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共产党和进步势力的反动行为。
注释:
(1)三肱折:即成语“三折肱”,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左传》:“三折肱,知为良医。”
(2)“继光”句:继光即戚继光,明代抗倭名将,嘉靖年间在浙江任参将,曾率部屡败入侵我东南沿海的倭寇(由日本浪人组成的海寇)。这里用以比拟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新四军。
(3)“秦桧”句:秦桧,南宋绍兴年间两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为宋高宗所宠信。当金兵入侵时,极力主张投降,并杀害了抗金名将岳飞,实行向金称臣纳币的政策,是古代投降派的典型。
(4)“图穷”句:即图穷匕首见之简语。《战国策·燕策三》说: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把匕首卷藏在地图里面。当荆轲在秦王面前献图时,将图展开露出匕首。后来用此典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阴谋完全暴露。
(5)“强梁”句:强横之意。《老子》:“强梁者不得其死。”这里指残暴的日寇。
1940年7月
六月二十八日炮火沸腾,
顽固派十路进攻包围郭村。
想断绝人民的生计,
想消灭抗日的孤军。
顽固派三次总进攻,
冲不破军民合作的血肉长城。
顽固派反动的“大扫荡”,
激起了自家阵营的起义革命。
孤军怒吼了,
转守为攻,
打得反动派豕突狼奔!
孤军英勇,
领导坚强,
是战斗胜利的核心。
军民团结,
友军响应,
是战斗胜利的保证。
反共阴谋已被粉碎,
日寇丧胆,
汪伪震惊。
我们保卫了郭村,
要创造苏北的光明;
我们保卫了郭村,
要更大无畏地前进。
前进,前进,
向着抗战的胜利前进!
*1940年6月中旬,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率二团、新六团、新九团(江抗二团)先后过江。时江苏省主席韩德勤不相容让,迫害无已,在江南,策动顽军冷欣部逼新四军北渡。在江北,策动李长江、李明扬率11团之众,于6月28日围攻初过长江驻郭村之新四军叶飞部队。叶飞率部奋起还击,陈毅闻讯,率江南指挥部主力渡江驰援。
1940年7月
停骖问我意何如 (1) ?
词婉情真再致书。
军令今当斩马谡 (2) ,
歧途何事泣杨朱 (3) ?
仲连智免蹈东海 (4) ,
武穆冤成走传车 (5) 。
凭君寄语强梁辈,
摩擦自戕慎厥初。
*1940年,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挺进苏北。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拉拢泰州地方实力派李明扬、李长江参加“围剿”新四军。为顾全抗日大局,党派朱克靖作为陈毅的代表赴泰州争取具有一定民族意识的二李。此诗是陈毅为朱克靖送行所作。
注释:
(1)停骖:停车。骖:古代三匹马拉的车子。
(2)马谡:三国时蜀国参军,在街亭之战,因违背诸葛亮的军令而遭到失败,后被诸葛亮处斩。
(3)“歧途”句:《淮南子·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逵路:即歧路。
(4)“仲连”句:即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他游于赵,正碰上秦兵围赵,当时形势危急,魏使臣让赵尊秦为帝,以求秦退兵。仲连坚决反对并大义凛然地说:“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于政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见《战国则策·赵策三》。
(5)武穆:即岳飞,宋代抗金名将。当他大破金兵于朱仙镇的时候,大汉奸秦桧为了投降金人,一天之内连降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下狱害死。后孝宗时为之昭雪,谥武穆。见《宋史·岳飞列传》。
1940年7月底
黄桥是人间的地狱,
何克谦是专制的阎罗,
拉伕绑票,
敲榨勒索,
叫黄桥民众怎能生活?
你这残害人民的土匪,
你这破坏抗战的国贼,
你不打日寇,
整日整夜淫乐;
你反共摩擦,
专与汪匪暗和。
谁是黄桥的救星?
来赶走这害人的恶魔。
拯救百万受难的民众,
挣脱压制了千年的枷锁。
苦等到七月二十九,
新四军从天降落。
黄桥重见天日,
军民欢乐狂歌。
要联合起来,
消灭何匪残部,
创造光明幸福的新苏北,
建设独立自由的新中国。
*1940年7月下旬,陈毅率领渡至江北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改称苏北指挥部,所部整编为3个纵队,苏南重新组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陈毅率部东进黄桥,7月25日,韩德勤命何克谦以12个团进攻黄桥,被击溃,歼灭何克谦大部。
某女同志渡江遇敌负伤 (1) ,临殁,同辈皆哭,乃张目视曰:“革命流血不流泪”,言讫而绝。余闻而壮其言,诗以志之。
1940年10月
革命流血不流泪,
生死寻常无怨尤。
碧血长江流不尽,
一言九鼎重千秋 (2) 。
注释:
(1)某女同志:指新四军军部战地服务团民运队员李珉同志,为支援苏北反顽作战,渡江北上时遇敌负伤,光荣牺牲。
(2)九鼎:即禹鼎,这里比喻有分量,有价值。
1940年11月7日
十年征战几人回
(1)
,
又见同侪并马归。
江淮河汉今谁属
(2)
?
红旗十月满天飞。
*八路军南下部队,1940年1月,党中央为增援新四军在苏北的抗日斗争,从华北调遣八路军近2万人南下,到达江苏北部。“皖南事变”后这支队伍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
注释:
(1)十年征战:概指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初期的战争岁月。
(2)江:长江;淮:淮河;河:黄河;汉:汉水。这里代指华中地区。
1941年1月
嬴秦无道即今同,
血债千重又万重。
倒海翻江人呐喊,
立将莫邪斩苍龙。
1941年3月
足音常在耳间鸣,
一路风波梦不成。
漏尽四更天未晓,
月明知我此时情。
*作此诗时,陈毅夫人张茜正参加苏中滨海地区的反“扫荡”斗争,即将返回新四军军部。
今春臧良父先生惠诗,一时和者甚众。余不文,回避诗坛久矣,虽鞍间,往往横槊赋诗,但存者不及百一。今者诗债积累日深,走笔以酬,感时伤事,所怀万端,聊博良父及同咏诸君一粲。
1941年7月4日
淮南风雨惠佳章,
良夜长吟齿颊香。
愧我菲才惭大树,
愿君戮力转沧桑。
妖氛未靖谁无咎,
战局纡回见小康。
莫道杞忧天不坠,
可怜西狩正郎当。
虚传神话斩长蚺,
白帝于今势正酣。
欲破鸿沟思猛士,
每观雁阵感征骖。
乘机突击围华北,
反共阴谋见皖南。
只手遮天愚妄极,
是非自有国人谙。
廿年革命几人存,
国共纠纷应细论。
抗敌救亡凭正气,
特工党恶凿离痕。
逋踪不少逃边境,
胥首仍多系国门。
何处光明留净土?
还看敌后万军屯。
血战玄黄春复秋,
光明黑暗竞神州。
法西困兽拼孤注,
极北辰星拱万流。
谋晋谢公饶善策,
推秦子房费深忧。
战云转变还堪喜,
正义风雷荡亚欧。
*臧良父是江苏盐城县开明绅士,与陈毅交往较多。1941年在反击日军大扫荡前夕,陈毅写下的《酬臧良父》并同赋诸君七律四章在《江淮日报》发表后,给当时许多开明绅士以教育鼓舞,对动员盐阜地区军民投入反扫荡斗争,有着积极的影响。
1942年1月
忍视神州竟陆沉,
几人酣醉几人醒?
坚持晚节昭千古,
誓挽狂澜励后生。
御侮力排朋党论,
同仇谋止阋墙争。
海陵胜地多人杰,
信国南归又见君。
*韩紫翁,即韩国钧,字紫石,苏北著名的爱国士绅。他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对新四军的抗日斗争表示支持。1941年秋,由于反共顽固派的出卖,他不幸身陷日伪之手,在敌人逼降面前,始终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屈。
1942年7月
即今抗战艰难日,
累累新坟启我思。
五年碧血翻沧海,
一片丹心照汉旗。
国中忍见儿皇立
(1)
,
朝内惟谋萁豆炊
(2)
。
九仞为山争一篑
(3)
,
同仇敢与亿民期。
注释:
(1)儿皇:原指五代后晋高袓石敬瑭。他借契丹的兵灭了后唐,尊契丹主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这里指大汉奸汪精卫。1940年3月,汪逆在南京成立傀儡政府。
(2)萁豆炊: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里借此典故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不顾民族危亡,坚持打内战,残杀共产党人。
(3)“九仞”句:原为“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见《尚书·旅獒》。意思是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差一筐土而未完工。后用以比喻一件事只差最后一点未能完成。这里表示一定要争取最后胜利。仞:古代八尺为一仞。篑:盛土的竹筐。
1942年8月18日
门下三千客,
侯生真佳士。
窃符却秦军,
助成救赵事。
不待凯旋日,
刎颈以明志。
豪杰重然诺,
视死何其易?
本以释嫌猜,
信陵反遭忌。
醇酒与妇人,
公子死游戏。
惜无远大图,
不能自为计。
七雄变为八,
魏鼎不西去。
楚汉喜神话,
首推张子房。
城北黄石公,
遗履坐桥梁。
留侯欲用事,
寄托于渺茫。
乃遇赤帝子,
运筹帷幄张。
一旦功成后,
赤松屏稻粱。
刘邦非大度,
君臣猜忌忙。
钩心复斗角,
胜者属张良。
萧何亦机智,
自污争田疆。
可怜淮阴侯,
忠信见灭亡。
未央千古惨,
人彘出宫墙。
乃知专制国,
大位踞虎狼。
唯有真民主,
权利两相忘。
刘项争天下,
是非本难论。
史公遭腐刑,
记载未失真。
于项虽痛惜,
评论差得平。
吾侪千载后,
观之事更明。
项固属封建,
守旧惧维新。
刘季起草莽,
农民集万军。
于此分优劣,
天下乃归心。
不料兵解日,
独霸汉宫春。
以暴而易暴,
民冤若难伸。
总由制度恶,
祸乱循环生。
成功为帝王,
失败寇贼论。
一部中国史,
吾以此云云。
贾生洛阳人,
少年多远志。
太息复流涕,
预见祸乱至。
居安不忘危,
临危能定制。
皇皇治安策,
跃跃真欲试。
汉文无远略,
不缘绛灌忌。
过湘吊屈原,
忧伤终自弃。
苍苍上有天,
茫茫下无地。
徒今千载后,
同情如海寄。
冀北良马多,
伯乐苦不遇。
李广逢汉高,
封侯固易易。
外举不避仇,
灭亲见大义。
今当抗敌日,
何不识此意?
1942年10月25日
列强风雨苦相催
(1)
,
腐朽犹存是祸胎。
碧血前驱流万斛
(2)
,
新坟后继起千堆。
飘摇专制霸图尽,
茁壮新生民主来。
应知天定由人定,
日月重光世运开。
*盐(盐城县)阜(阜宁县),均在江苏北部。盐阜区属苏北根据地。参议会,是抗日根据地内由人民群众选举的人民代表组织,它有权选举政府,制订法律。
注释:
(1)催:出自《说文》,“催,相捣(攻打)也”。这里是侵略的意思。
(2)斛:量器名,古代十斗为一斛,万斛,言流血之多。
1942年11月20日,反“扫荡”准备中倚马走笔。
今我在戎行,
曷言艺文事 (1) ?
慷慨每难免,
兴会淋漓至。
柔翰偶驱策,
婉转成文字。
不为古人奴,
浩歌聊自试。
师今亦好古,
玩古生新意。
大雅未能跻 (2) ,
庸俗早自弃。
李杜长已矣 (3) ,
苏黄非我类 (4) 。
韩孟能硬瘦 (5) ,
温李苦柔媚 (6) 。
元白自清浅 (7) ,
刘陆但恣肆 (8) 。
降及元明清,
风格愈下坠。
微时工穷愁,
达时颂高位。
一生营营者,
个人利禄累。
艺文官僚化,
雕虫尽可废 (9) 。
岂无贤与豪,
诗骨抗权贵?
仅存气节耳,
高压即粉碎。
封建为基础,
流变益疡溃。
晚近新诗出,
改革仅形式。
其中洋八股 (10) ,
列位更末次。
应知时势变,
新局启圣智。
人民千百万,
蓬勃满生气。
斗争在前茅,
屈伸本正义。
此中真歌哭,
情文两具备。
豪气贯日月,
英风动大地。
万古千秋业,
天下为公器 (11) 。
先圣未能此,
后贤乏斯味。
若无大手笔,
谁堪创世纪?
嗟予生也鲁,
空有运斤意 (12) 。
淮南多俊贤,
历代挺材异。
诗国新疆土,
大可立汉帜。
薄言当献芹 (13) ,
文坛望新赐。
*湖海诗社(后改称湖海艺文社)是苏北解放区的一个战斗的文艺团体。这篇《湖海诗社开征引》是以诗歌形式扼要而精辟地论述了诗歌创作的主张。陈毅主张把新诗和旧诗结合起来,互相补充,共同发展,这就是所谓“师今亦好古,玩古生新意”。
注释:
(1)曷:古代疑问词,即“何”。
(2)大雅:《诗经》中有大雅,是一种诗体,这里指优秀的诗歌。
(3)李杜:李白,见《由宣城泛湖东下》注。杜甫,唐代大诗人,其诗敢于揭露当时社会的矛盾,对人民寄以同情;风格多样,语言精炼,具有高度表达能力,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大诗人。
(4)苏轼:北宋诗人,散文家。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词豪放,对后代很有影响。黄庭坚:北宋诗人、书法家。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诗注重于形式技巧,追求奇拗艰涩的风格。
(5)“韩孟”句:韩愈、孟郊的诗追求生硬、险怪风格。韩愈,唐代文学家。其诗有散文化的特点,力求新奇,反对陈言,但有时流于险怪。孟郊,唐代诗人,其诗多寒苦之音,用词造句力避平庸浅率。
(6)“温李”句:温庭筠、李商隐的作品大都情意缠绵,词藻华美。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他的诗词,辞藻华丽,多写闺情,风格浓艳。李商隐,唐代诗人。其诗富于文采,讲求辞藻,铺排典故,意旨隐晦,情调感伤。
(7)“元白”句:元稹、白居易反对偏重形式的诗风,主张反映现实、通俗浅显,对诗歌的发展有所贡献。元稹,唐代诗人,其诗语言流畅。白居易,唐代大诗人,他主张继承《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和创造精神,其早期作品多讽刺、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现象,同情被剥削的劳动人民。
(8)“刘陆”句:刘克庄、陆游的诗只是豪放而已。刘克庄,宋代文学家。其诗词继承了陆游、辛弃疾的豪放风格。陆游,南宋大诗人。其诗内容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关怀人民疾苦。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思想。
(9)雕虫:雕虫小技的简语,常用来比喻只在形式上下功夫,而不注意内容的文学作品。
(10)洋八股:即洋教条。其特点是盲目的崇拜西方文化。
(11)公器:大家的东西,《庄子·天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
(12)运斤:善于运用工具,技术高超。《庄子·徐无鬼》:“运斤成风。”斤,斧。这里借指文艺武器。
(13)献芹:《列子·杨朱》:“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后来指送人东西,自谦东西不好,叫做献芹。
1942年冬
垂杨系马晚来风,
树影森森照碧空。
芦花飞起四围白,
抗战淮涟第五冬。
1942年冬
岁暮天寒曙色新,
停怀驻马送君行。
华东小住情无限,
又向天涯事远征
(1)
。
万里长征不计程,
指津自有北辰星
(2)
。
太行山上辞残雪,
延安城头望柳青。
刀丛出入历艰辛,
且喜刀丛自有春。
穿插敌防千百里,
壮游堪羡快平生。
八载暌离望关陕
(3)
,
五年风雨仗延安。
故人相见问消息,
敌后荆榛仔细看
(4)
。
注释:
(1)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
(2)北辰星:古书上指北极星,众星环北辰。
(3)暌离:阔别,远隔不相见。关陕,指陕甘宁边区。
(4)荆榛:丛生多刺的灌木。这里喻艰难困苦。
1942年12月
将军老益壮,
戎马三十年。
论兵新孙吴,
守土古范韩。
苦学入梦寐,
劳生历艰难。
弹触一目眇,
枪伤遍体瘢。
斗争更坚决,
冬青耐岁寒。
君在黄河北,
我在淮泗南。
军前专征伐,
敌后拯黎元。
举杯祝远道,
康强慎食眠。
1943年春
淮水中分柳巷洲,
平沙绿野嫩丝抽。
春郊试马优游甚,
难得浮生似白鸥。
为惜春残共举杯,
番番风雨苦相催 (1) 。
人间好景随时在,
满眼梨花锦作堆。
十里长淮步月迟,
阑珊灯火启情思 (2) 。
旧歌不厌人含笑,
抗战新声更展眉。
*大柳巷,位于江苏泗洪县淮河沿岸,早年又称“梨柳乡”,是当年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的驻区。1943年4月,陈毅来到大柳巷,被当地赏心悦目的田园美景所陶醉,即兴写下该诗。
注释:
(1)“番番”句:比喻日寇对根据地频繁“扫荡”、围攻。番番,多次。
(2)阑珊灯火:灯光微弱,这里指深夜。
1943年春
柳岸沙明对夕晖,
长天淮水鹜争飞。
云山入眼碧空尽,
我欲骑鲸跋浪归
(1)
。
注释:
(1)“我欲”句:是说诗人要骑着鲸鱼踏着汹涌澎湃的海浪凯旋而归。骑鲸,唐李白自署“海上骑鲸客”。杜甫《送孔巢父谢病》:“若逢李白骑鲸鱼,道甫问讯今何如?”
1943年
扁舟飞跃趁晴空,
斜抹湖天夕照红。
夜渡浅沙惊宿鸟,
晓行柳岸雪花骢
(1)
。
*洪泽湖,在江苏西部。
注释:
(1)雪花骢:作者所骑的白马。
1943年
青莲词笔多风韵,万水千山皆是恨。吴头楚尾血潮翻,沪渎香江泪珠迸。
我读君诗情相近,深触灵魂几欲混。眼前兵马事方多,胜利待公出头阵。
*《击楫词》的作者是李一氓。
1943年9月,时意大利投降 (1) 。
年年戎马又西风 (2) ,
变化沧桑指顾中 (3) 。
明月当头思远举,
豪英满座饮长虹。
如此江山堪热恋,
几多艰险建殊功。
欢呼足折轴心鼎 (4) ,
霹雳一声破太空。
光景长新随意赏,
不因佳节强登楼 (5) 。
红云滚滚稻粱熟,
白鸟翻翻荷柳愁。
欢饮花前秋不老,
高吟池畔意多遒。
夜阑倍觉寒光满,
欲向天河射斗牛 (6) 。
注释:
(1)1943年初,英美联军在解决北非的德、意法西斯军队之后,于7月10日从西西里岛登陆向意大利本土进攻。7月25日,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被捕,组成了巴多里奥军人专制政权。9月3日,巴多里奥政府向英美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2)戎马:兵马,这里指战争。
(3)沧桑:是“沧海桑田”之简语。意思是一个地方原是海洋,过一个时期就变为陆地。现常用这一成语比喻时代的变化,国家的兴亡。指顾:迅速。班固《东都赋》:“指顾倏忽。”
(4)轴心:即轴心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的反共联盟、侵略集团。鼎,古代三足两耳的锅,这里比喻德、意、日三国联盟。这句的意思是说,意大利投降,对轴心国来说好似鼎之三足已折断其一。
(5)登楼: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假日以销忧。”
(6)斗牛:古代星象学二十八宿中的斗宿、牛宿。
1943年11月
战斗相依久,
初别意怆然 (1) 。
长记叮咛语,
早去复早还。
知我二三子,
情亲转无言。
去去莫复道,
松柏耐岁寒。
时局纵谈罢,
举酒祝长征 (2) 。
明朝策骏马,
萧瑟唯此心 (3) 。
西去路漫漫,
风物仔细看。
不知霜露重,
应悔着衣单。
行行过太行,
迢迢赴延安。
细细问故旧,
星星数鬓斑。
众星何灿烂,
北斗住延安。
大海有波涛,
飞上清凉山。
*陈毅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1943年11月25日由淮南黄花塘新四军军部出发,次年3月7日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和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
注释:
(1)怆然:悲伤的样子。这里形容战友离别的依恋心情。
(2)长征:指踏上赴延安的征途。
(3)“明朝”两句:作者在即将踏上征程时,心中还有所挂牵,担心有人搞阴谋诡计,给革命造成损失。
1943年11月
夜走泗宿道,
晨过旧黄河 (1) 。
古邳解鞍马 (2) ,
煮酒醉颜酡 (3) 。
半规残月照,
铁骑送长征。
百里吠村犬,
穿插敌伪惊。
畅游根据地,
沿途劳送迎 (4) 。
相见问安好,
老苍惊故人 (5) 。
*泗宿道是由泗阳县到宿迁县的道路。泗、宿均在江苏北部。
注释:
(1)旧黄河:黄河故道。
(2)古邳:邳县,在江苏北部,古代邳国之地。由此往北即穿越陇海铁路,进入山东解放区。
(3)颜酡:饮酒脸红的样子。《楚辞·招魂》:“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4)“沿途”句:指在沿途军民的护送下,穿过敌人封锁线,从一个根据地到另一个根据地。
(5)“老苍”句:是说故人相见,为彼此的苍老而吃惊。
1943年12月
横越江淮七百里
(1)
,
微山湖色慰征途。
鲁南峰影嵯峨甚
(2)
,
残月扁舟入画图。
*微山湖在江苏沛县与山东藤县之间。
注释:
(1)“横越”句:是说从淮南出发至微山湖,跨越江淮地区七百余里。
(2)“鲁南”句:形容山东南部山峰险峻。
1943年12月
湖上遥瞻微子墓,
千年麦秀忆殷顽。
痛心滕薛盘倭寇,
贼子投降不自惭。
1943年12月
亳邑汤都史所传,
至今豪霸圈庄园。
蜀客多情问遗事,
居停首说初夜权。
*曹南在曹县以南商丘以北,古称北亳,相传是商汤会盟诸侯的地方。
1943年12月
故道黄河千里沙
(1)
,
旅途投宿二三家。
黄昏细雨人不寐
(2)
,
夤夜隔窗数雪花
(3)
。
注释:
(1)故道黄河:即黄河故道。黄河经常改道,据历史记载较大的改道有26次。1938年国民党军队炸毁河南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黄河南流,经淮河入海。这里所指的冀鲁豫黄河故道就是那时形成的。
(2)寐:睡。
(3)夤夜:深夜。
1944年1月
山一程,水一程 (1) ,万里长征足未停。太行笑相迎。
昼趱行,夜趱行 (2) ,敌伪关防穿插勤。到处有军屯 (3) 。
*长相思,词牌名。冀鲁豫,指冀鲁豫根据地。
注释:
(1)山一程,水一程:语出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2)趱行:赶路程。
(3)军屯:驻军。这里指我抗日部队的驻地。
1944年1月
太行山似海,
波澜壮天地。
山峡十九转,
奇峰当面立。
仰望天一线,
俯窥千仞壁。
外线雾飘浮,
内线云层积。
山阳薄雾散,
山阴白雪密。
溪流走山谷,
千里赴无极。
清漳映垂柳 (1) ,
灌溉稻黍稷。
园田村舍景,
无与江南异。
我行半中国,
廿年不暖席。
五岭度三载 (2) ,
罗霄岁馀寄 (3) 。
武夷品新茶 (4) ,
仙霞曾游击 (5) 。
突围到章贡,
埋伏到九嶷 (6) 。
黄山观云海,
茅山竖战戟 (7) 。
风驰万壑开,
云卷千峰集。
殊我雄姿态,
林泉更幽僻。
此日见太行,
险峻称第一。
我初入山来,
麻田度良夕 (8) 。
六年战平原,
山居睡沉寂。
朝来启户牖,
山光照四壁。
迎面仙人峰,
侧观似飞骑。
又似南面朝,
又似相让揖。
又似张锦屏,
榜题挥彩笔。
又似三人会,
俯首方对弈。
又似故友逢,
抵掌谈昔昔。
众山齐南向,
万马奔飞檄。
忽然一转折,
昂首与天逼。
相看长不厌,
万幻数难悉。
因念抗战中,
华北阻寇骑 (9) 。
平型雁门捷 (10) ,
阳堡显奇迹 (11) 。
妙峰战北平,
冀东敌逃逸 (12) 。
大军出雄关,
满蒙斧初劈 (13) 。
东进抵渤海,
齐鲁喜洋溢 (14) 。
南进战苏皖,
淮泗波涛激 (15) 。
西征向郑洛,
中原撑半壁 (16) 。
江淮与河汉,
四望红旗立。
南去海南岛,
珠江风暴急 (17) 。
敌后三战场,
驰骋羽书疾 (18) 。
决策赖延安,
太行天下脊。
一九四二年,
苦战破铁壁。
主力与民兵,
敌军尽战栗。
始知不义战,
厥功永难毕。
人心有向背,
所到皆振臂。
政治尊民主,
联合定大计。
经济重生产,
首事减租息。
文化归大众,
工农兵统一。
民间艺术源,
提炼显神迹。
教条毒害多,
新旧皆有弊。
惟在实践中,
创造合实际。
请看解放区,
人足家自给。
盗匪告肃清,
乞丐无处觅。
稼穑与工商,
生产事蓄积。
在在无贫乏,
耕三而馀一。
大同尚有期,
小康已中的。
华夏五千年,
治隆谁能匹?
以此言抗战,
到处破强敌。
以此言建国,
扫除苛政迹。
可怜顽固派,
摩擦空费力。
可怜敌与伪,
泥足危岌岌。
人民革命军,
狂潮如卷席。
沛然谁能御?
四海望宁一。
辛勤百年来,
收功在近纪。
吁嗟乎! (19)
黄河东走汇百川,
自来表里太行山 (20) 。
万年民族发祥地,
抗战精华又此间。
山西在怀抱,
河北置左肩。
山东收眼底,
河南示鼻端。
长城大漠作后殿,
提携捧负依陕甘。
更有人和胜天时,
地利攻守相攸关。
创业不拔赖基地,
我过太行梦魂安。
*太行山,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间。抗日时期朱德、刘伯承、邓小平等同志率领八路军前线指挥部及一二九师在此创建抗日根据地,是晋冀鲁豫解放区的领导中心。
注释:
(1)清漳:即清漳河。源出山西黎城县,西南而流,至河南林县与浊漳河汇合后称为漳河。
(2)“五岭”句:指陈毅于1935年至1937年在赣粤边坚持游击战争。
(3)“罗霄”句:指陈毅于1928年至1929年在井岗山革命根据地坚持武装斗争。
(4)“武夷”句:指陈毅于1929年开辟闽西根据地的战斗历程。武夷:武夷山脉,在福建江西两省边境。
(5)“仙霞”句:指陈毅在仙霞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仙霞:这里可能指梅岭的仙霞山,在大庾县。
(6)“突围”两句:指陈毅于南昌起义后,转战赣南、闽西、粤北、湘南(到井冈山之前)的这一段战斗经历。章:章水;贡:贡水,均在江西南部,合而为赣江。九嶷:即九嶷山,在湖南宁远县南。
(7)“黄山”两句:指抗日战争初期陈毅率新四军一部转战江南一带,并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战斗经历。黄山:在安徽歙县西北。茅山:在江苏西南部,抗日时期,新四军曾在此建立根据地。
(8)麻田:在山西左权县。当时是八路军前线指挥部所在地。
(9)“华北”句:抗日战争一开始,八路军开赴华北战场,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根据地,钳制日寇向中原和西北进攻。
(10)“平型”句:指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〇师在平型关和雁门关两次初战大捷。
(11)“阳堡”句:指八路军一二九师奇袭阳明堡飞机场初战告捷。阳堡:即阳明堡,在山西代县。
(12)“妙峰”两句:指聂荣臻领导八路军一一五师开辟晋察冀解放区。妙峰,即妙峰山,北京西郊。
(13)“大军”两句:指贺龙领导八路军一二〇师开辟晋绥解放区。雄关:指雁门关。满蒙:指今内蒙古一带,当时称绥远。
(14)“东进”两句:指罗荣桓领导八路军一一五师开辟山东解放区。齐鲁:指山东省。
(15)“南进”两句:指叶挺、陈毅等领导新四军开辟华中解放区。
(16)“西征”两句:指李先念领导新四军第五师开创中原根据地(属于华中解放区)。郑洛:即郑州与洛阳。
(17)“南去”两句:指华南战场我东江纵队和琼崖纵队在东江与海南岛坚持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东江:珠江支流之一。)
(18)羽书:古代在传达军事命令的书信上插羽毛以示紧急。
(19)吁嗟乎:这里表达赞叹的感情。
(20)“黄河”两句:是说汇集百川,滔滔东流的黄河与太行山互为表里。自古以来认为“外河而内山”,是可靠的天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河山,必无害也。”表:外;里:内。
1944年2月
我过太行山,
瑞雪自天堕。
高峰铸银鼎,
深谷拥玉座。
策马不能行,
山村徒枯坐。
冰雪何时融,
征程从此错。
夜深对暗壁,
摇摇影自和。
残灯不成红,
雪打窗纸破。
衾寒难入梦,
险韵诗自课。
浩歌赋太行,
壮志不可夺。
歌罢祝天晓,
一鞭汾河过。
1944年2月8日
敲冰踏雪麦坪前,
半夜山村犹未眠。
点点花灯当户照,
齐占胜利在今年 (1) 。
*元夜,元宵节之夜。
注释:
(1)“齐占”句:大家共同预祝抗日战争在今年取得彻底胜利。占:占卜,预卜。
1944年2月
饮马汾河蜀客忙 (1) 。
悠悠河水诉兴亡。
霸图衰歇三分晋 (2) ,
块土开基一统唐 (3) 。
屡沦夷狄空形胜,
豪夺人民腐稻粱。
丘貉古今同一慨,
曳兵弃甲暗投降 (4) 。
*汾河平原,即晋中盆地。当时为日寇所盘踞。
注释:
(1)蜀客:蜀,四川省简称。陈毅是四川人,故自称是蜀客。
(2)“霸图”句:春秋末期,晋的霸业衰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局面。
(3)“块土”句:唐高祖李渊及其子李世民,从太原起兵,建立起统一的大唐帝国。
(4)曳兵弃甲:形容军队败退的狼狈相。
1944年2月
雪涛冰柱鸟难过,
水晶坡上蚁旋磨 (1) 。
下马敲冰图寸进,
赤手攀援如刀割。
行行行行觉衣重,
朔风吹来裘又薄 (2) 。
进退艰难人马困,
不复少年轻腰脚。
攀登绝顶望天海,
新月初挂远山角。
征程日短延安近,
喜见吕梁在天末 (3) 。
注释:
(1)蚁旋磨:《晋书·天文志》:“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譬蚁行磨之上,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而蚁迟,故不得不随磨左回焉。”这里是借用其词句以形容冰雪路面,路滑难行。刚往上走,又滑回来。
(2)“行行”两句:写征途漫长,渐觉衣着沉重,但朔风吹来,又嫌大衣单薄,不能抵御风寒。行行行行,感叹走很远的路。《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朔风,北风。
(3)“征程”两句:是说到延安的路已不远,吕梁山已在望,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1944年2月
峥嵘突兀吕梁雄,
我来冰雪未消融。
花信迟迟春有脚,
夕阳满眼是桃红 (1) 。
林壑深幽胜太行,
收罗眼底不辞忙。
雪海冰山行不得,
飞岩绝壁路偏长。
*吕梁山,在山西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军队在此建立晋西北根据地,是晋绥解放区的腹地。
注释:
(1)“花信”两句:意思是说,尽管因山高寒冷花信迟来,但春天的踪迹已经可以看到,绚烂的晚霞映在幽静的山谷里,宛如盛开的桃花一片红。花信:即花期。
1944年3月
三代风云齿颊寒,
几多英杰已凋残。
延城延水春波绿,
花甲花朝仍少年。
六十年来叹逝波,
风云雷电走穿梭。
童颜鹤发康强甚,
抗战兴邦执斧柯。
十年古旧满座排,
关山万里我始回。
联帅举杯多欢谑,
祝公三度上天台。
*林老,即林伯渠,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诗中提到的联帅是指贺龙,当时任陕甘宁和晋绥联防军司令员。
1944年春
延安有宝塔,
巍巍高山上。
高耸入云端,
塔尖指方向。
经日照白雪,
万众齐仰望。
塔尖喻领导,
备具庄严相。
犹如竖战旗,
敌军胆气丧。
又如过险滩,
舵手平风浪。
又如指南针,
航海必依傍。
再视塔尖下,
千万砖块放。
层层从地起,
累累逾百丈。
大小不同等,
愈下愈稳当。
塔脚宽且厚,
塔腰亦粗壮。
方知塔尖高,
群砖任鼎扛。
塔尖无塔脚,
实在难想象,
塔脚无塔尖,
塔亦不成状。
延安劳模会,
其理正一样:
君不见劳动经验有万科 (1) ,
模范创造应讴歌。
条条经验个人得,
系统推行领导多。
吾党军政善料理,
而今生产执斧柯 (2) 。
新人新物新政策,
抗建由我不由它。
*延安宝塔,在延安城东南角嘉岭山上,建于唐代。
注释:
(1)万科:多种多样。
(2)“而今”句:意思是说,现在生产也必须由党来领导。斧柯:原为斧柄,后喻政权,这里指领导权。
1944年
笙歌馀韵依依送,
云眼星光闪闪飞。
延水波涛翻骇浪,
一灯藜杖送人归 (1) 。
十里辉煌延市火,
数峰聚散陇头云。
廿年征战频回首,
诗意翻多此夜行。
*王家坪、杨家岭,均在延安市郊区。王家坪为八路军总部驻地。杨家岭是党中央所在地。陈毅在延安时住在杨家岭。
注释:
(1)藜杖:借指火把。
1944年9月
淮北哀音至,
灯前意黯然。
生平供忆想,
终夜不成眠。
吾党匡天下,
得君亦俊才。
壮哉身殉国,
遗爱万人怀。
雄气压陇海,
英风断淮河 (1) 。
荣哀何有尽,
万众泪滂沱。
整风事不易,
自省为更难 (2) 。
洗濯冒冰雪,
钦君不畏寒。
吾人事革命,
生死本寻常。
所痛风云急,
中原丧栋梁。
服务人民事,
廿年战血红。
知君无限恨,
未得饮黄龙 (3) 。
当年老战士,
今有几人存?
新生千百万,
浩荡慰忠魂。
尔我竟长别,
多年患难同。
我身惜后死,
永矢贯初衷。
注释:
(1)“雄气”两句:赞颂烈士的英雄气概。彭雪枫率新四军第四师创建并扩大豫皖苏根据地,转战于淮北地区,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陇海:即陇海铁路。
(2)“整风”两句:赞扬彭雪枫在整风运动中,勇于自我批评的崇高思想境界。
(3)“知君”两句:感叹彭雪枫还没有看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已经不幸牺牲了。饮黄龙:《宋史·岳飞传》记载岳飞对将士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黄龙府,金国都城,在今吉林农安县。
1944年
人世忽如寄,
生死本寻常。
父母曾哭祖,
祖亦哭高堂。
下及曾孙辈,
亦哭其爷娘。
君将有人哭,
此意非渺茫。
若念生必死,
虽死亦何妨?
彭殇等修短,
日月共光芒。
庄周齐物论,
大小可等量。
吾侪重革命,
终日工作忙。
人民服务事,
朝夕中心藏。
椿萱抚育我,
社会育更强。
工农衣食源,
佳兵奠吉祥。
所以新圣贤,
情重心更长。
扩充亲亲意,
献身战强梁。
所事匡天下,
宇宙新辉煌。
鞠躬尽瘁耳,
断头敢试尝。
一死换众生,
众生赴战场。
红日照旌旗,
碧血四飞扬。
凯歌绝贪暴,
人类归善良。
自由王国成,
大众无凄惶。
方知一己忧,
义狭不足量。
知君多情者,
劝君勿惨伤。
无不死父母,
排遣善自忘。
革命乃大孝,
努力事戎行。
1945年1月,延安集体祝寿,五十者登台,诗以祝之,为说安不忘危之意。
秦陇万山雪,
延水坚冰长。
诸兄寿五十,
瑞气放光芒。
我以后来者,
举酒祝康强。
劳动与革命,
模范四海扬。
鹏程自今始 (1) ,
在莒永勿忘 (2) 。
注释:
(1)“鹏程”句:用鲲鹏展翅的典故来形容革命踏上了胜利的路程。《庄子·逍遥游》:“大鹏将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
(2)“在莒”句:用不忘在莒的典故说明不要忘在革命征途上所经历的艰难岁月。勿忘在莒:春秋时,齐公子小白因为齐国将发生内乱,畏祸及己,逃奔莒国,后返国成为国君,即齐桓公。鲍叔在祝酒时对他说:“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见刘向《新序·杂事第四》。
1945年
吾堂集精锐,
董公实楚雄。
诗文钦薄海,
志气贯长虹。
惠政传江夏,
辩才斥毒龙。
六旬不为老,
杖国见大同。
昔识公于赣,
倾心学老成。
长征携马革,
游击卧山岭。
苦战克樽俎,
谈诗幸比邻。
举杯共庆祝,
天下正归仁。
附:董必武同志答诗
吾爱陈师道,
新诗句句厷。
闭门心若水,
惊坐气如虹。
百战劳横槊,
三年依卧龙。
驱倭过东海,
欢饮一樽同。
六十今初度,
深惭学未成。
书荒欲试剑,
苔异喜同岭。
儒术终误身,
兵家此日邻。
余身犹可用,
驱策愿当仁。
1945年4月
百年家国恨,
禹域日倾颓 (1) 。
强邻虎入室,
蟊贼狼登台。
屡见儿皇帝,
难逢不世才。
星槎今万里 (2) ,
捷报盼飞来。
公等凌空去,
中华气概雄。
九州方擒虎 (3) ,
东亚正飞龙。
万国车一轨,
寰球书可同 (4) 。
代表四万万 (5) ,
朝霞大地红。
*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国际会议,目的是讨论建立一个常设的国际组织,以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维护和保障世界和平。会议制定并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
注释:
(1)禹域:即中国。
(2)星槎:指飞机。《博物志》说,每年8月有一木筏来海边,乘此木筏可以上天。
(3)九州:即中国。古代将全国分为九州,故以九州代指中国。
(4)“万国”两句:这里借用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的典故,表示希望联合国成立对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5)四万万:当时全国人口号称四万万。
1945年4月
百年积弱叹华夏,
八载干戈仗延安。
试问九州谁作主?
万众瞩目清凉山。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陈毅在七大开幕时,写下这首七言绝句,以示祝贺。
1945年9月
我行未已过濮阳 (1) ,
驻马凭吊古战场。
能掷孤注寇莱好 (2) ,
退避三舍晋文强 (3) 。
应知政事先军旅,
岂有筑室谋道旁 (4) ?
夜谈坐对中天月,
白杨千树放光芒。
*毛泽东于1945年8月28日飞抵渝(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谈判。
注释:
(1)濮阳:县名,在河南省。城西有宋真宗时宋与契丹(辽)澶渊会盟故址。
(2)寇莱:即寇准,宋真宗时官至宰相,封莱国公,曾力劝真宗北征契丹,后盟于澶渊。其政敌说此举为孤注一掷。见《宋史·寇准列传》。
(3)“退避”句:晋文公重耳与楚国战于城濮(今濮阳附近),曾令晋军主动后撤九十里(一舍为三十里),最后打败楚军。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4)“岂有”句:《诗·小雅》:“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意为造房子请教路人,人多口杂,不能成事。指中共党内有许多同志担心毛泽东赴渝的安全问题。
1946年2月
两阕新词 (1) ,毛唱柳和,诵之意飘。想豪情盖世,雄风浩浩;诗怀如海,怒浪滔滔。政睱论文,文馀问政,妙句拈来着眼高。倾心甚,看回天身手,绝代风骚。
山河齐鲁多娇,看霁雪初明泰岱腰。正辽东鹤舞,涤瑕荡垢;江淮斤运,砌玉浮雕。池冻铺银,麦苗露翠,冬尽春来兴倍饶。齐欢喜,待桃红柳绿,放眼明朝。
毛柳新词,投向吟坛,革命狂飙。看御用文人,谤言喋喋;权门食客,谵语滔滔。燕处危巢,鸿飞寥廓,方寸岑楼怎比高 (2) ?叹尔辈,真根深奴性,玷辱风骚。
自来媚骨虚娇,为五斗纷纷竞折腰 (3) 。尽阿谀独夫,颂扬暴政;流长飞短,作怪兴妖。革面洗心,迷途知返,大众仍将好意招。不如是,看所天倾覆,殉葬崇朝。
妙用斯文,鞭笞权贵,南社风骚。历四番变革,独标文采;两番争战,抗日情高。傲骨峥嵘,彩毫雄健,总为大众着意雕。堪一笑,尽开除党籍 (4) ,万古云霄。
服务人民最娇,是真正英雄应折腰。看新型政治,推翻封建;新型军队,杀敌腾骁。再有同仇,民主联合,屹立神州举世骄。抬望眼,料乾旋坤转,定在今朝。
注释:
(1)两阕新词:指毛主席《沁园春·雪》和柳亚子《沁园春·次韵和毛主席咏雪之作》。
(2)方寸岑楼:比喻相差悬殊。《孟子·告子篇》:“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方寸之木,小木。岑楼,高楼。
(3)五斗:即五斗米。《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4)开除党籍:柳亚子先生是国民党的元老之一。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他坚持正义,痛斥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罪行,因而被国民党中央开除党籍。
1946年4月
四月十二日,
惨淡天云暮。
噩耗突飞来,
将星从天堕。
磐石压余心,
几番疑电错。
再四问消息,
哀音牢不破。
沉痛与追想,
对灯长痴坐。
忆君生海隅,
少小入军籍。
及冠事中山,
警卫依朝夕 (1) 。
迨台独建军,
驻节珠江湄。
策划赖长才,
腐朽化神奇 (2) 。
脱颖自北伐,
初胜湘江曲。
秋风扫落叶,
铁军声威立。
江汉功更伟,
一战安群黎 (3) 。
革命初受难,
南昌举义旗。
三战痛失败,
香岛稍整息。
广州又再起,
举世开新局。
从此流亡苦,
海外勤研习。
孤臣孽子心,
退藏入于密 (4) 。
“七七”抗战开,
君自海外回。
东进杀倭寇,
举世惊风雷。
挺进复挺进,
直抵雨花台。
饮马扬子江,
触处见将才。
不幸黑潮起,
皖变突然来。
孤军七昼夜,
战败在山岩。
独夫事阴谋,
毒计早安排。
君虽败一着,
正义举世怀。
君为民族雄,
顽固等尘埃。
忆君缧绁中,
恶斗五秋冬。
对簿仅一字,
投降私害公。
词严而义正,
每战胜群凶。
矢志不转移,
雪里傲青松。
生死等鸿毛,
信义泰岳重。
于此见叶挺,
举世矜雄风。
唾彼法西斯,
得志徒匆匆。
及至寇投降,
抗战奏肤功。
自卫复胜利,
一月停刀锋。
人民之世纪,
震撼魔王宫。
狡魔不敢拒,
出狱在巴东。
欢声腾薄海,
君立万山峰。
何期临关陕,
一痛坠高空!
沉默寡言,
深沉不露,
令我忆君之丰采。
勇迈绝伦,
倜傥不群,
令我忆君之将才。
胸无城府,
光风霁月,
令我忆君之天真有如提孩。
我佩君忠贞不屈,
服务人民,
不愧革命家的气概。
我正盼君东来齐鲁,
有伟大事业待你参加,
待你安排。
岂料高空失事,
一去悠悠,
永不回来。
我不信命运,
故不言命运之悲惨;
我不信天道,
故不方天道之不公;
我只说斗争需要你贡献雄才,
我只说法西斯正待人民去葬埋。
你之牺牲是革命长恨,
人百其身赎不回 (5) 。
我只望你的遗风长存,
化育无数后继之英材。
将军之魂魄兮,
归去来,
归去来!
注释:
(1)“及冠”二句:1922年,叶挺任孙中山的卫队团营长。当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时,叶挺率部英勇反击,保护孙中山安全脱险。及冠:成年。
(2)“迨后”四句:1925年,中共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第四军独立团在珠江上游的肇庆成立,叶挺被任命为独立团团长。他在创建这支武装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3)“脱颖”六句: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叶挺领导的独立团担任先遣部队,在湖南攸县初战获胜。接着在湖北汀泗桥、贺胜桥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的主力,首先攻入武昌。独立团战功卓著,被称为“铁军”。脱颖,比喻才能的自然显露。《史记·平原君列传》:“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
(4)“孤臣”二句:是说,叶挺虽然远离祖国,却始终关心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但因远离祖国,心事难于表露。孤臣:被君主所疏远的臣下。孽子:庶子,不是正妻所生的儿子。《孟子·尽心》:“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又《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5)人百其身:愿以百人的生命赎回一人的生命。《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1946年6月24日
四月八日事,
历历在心目。
何期君殂谢 (1) ,
我已无泪哭。
戎马三十载,
将军滇之雄。
反袁到北伐 (2) ,
起义赣江红 (3) 。
抗日君迈进,
饮马江南北。
苏鲁驰劲旅,
日伪告溃灭 (4) 。
六载苦纠缠,
疾病多磨折。
革命不自惜,
一朝痛永诀。
三军皆雨泣,
临穴瞻遗容。
立誓有五字:
“奋斗与君同。”
将军之风义,
于我称师友。
患难共朝夕,
进德君不朽。
独裁下通牒,
遮天伸血手。
人民有勇气,
掌握真理久。
所悲君短命,
失我老战友。
坚誓不负君,
自卫退群丑。
难忘君令德,
难忘君身手。
难忘君刻苦,
士卒同升斗。
已拭我眼泪,
已埋君尸首。
已知君含笑,
群众正抖擞。
生死寻常事,
先驱万众从。
自有擎天手,
伏虎复降龙。
恶魔正憨笑,
吾党失众贤。
大众何所惧,
鏖战已百年,
危巢喜燕雀 (5) ,
高飞奋鸿鹄 (6) 。
民主高北斗,
胜利可预卜!
注释:
(1)殂谢:逝世。
(2)“反袁”句:罗炳辉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军之战,后又参加了北伐战争。
(3)“起义”句:1929年7月,罗炳辉在江西吉安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率部起义,编入工农红军,罗炳辉任团长。
(4)“抗日”四句:抗日战争时期,罗炳辉先后任新四军五支队司令员、二师师长等职,转战于江淮苏鲁地区,对开辟淮南抗日根据地作出重大贡献。
(5)“危巢”句:比喻国民党蒋介石的处境犹如燕处危巢,必将覆灭,空自欢喜。《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喜,同嬉,游戏之意。
(6)“高飞”句:比喻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犹如鸿鹄奋飞,前途无量。《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946年夏
八年不见,历尽风波。
鲁南重会,煮酒高歌。
转瞬又别,感怀实多。
君去南天,游击穿梭。
分粮杀贼,日夜探戈。
以少胜众,不畏坎坷。
坚持阵地,之死靡它 (1) 。
我昔粤赣,与子同科。
埋伏游击,实堪切磋。
聆君高论,气象巍峨。
一日数战,突破网罗。
来似飞鹰,走如逝波。
妙善隐蔽,与敌肩摩。
我不出手,敌不知觉。
出手一击,风扫叶落。
绝技至此,敌手安措?
较我往昔,君殊不恶。
我昔粗制,君今细作。
祝君康健,应知远略。
开辟新线,莫负委托。
吁嗟乎,
日寇战败美帝笑,
国贼媚外复横暴。
爱国自卫赖吾人,
成败利钝当可料。
君能游击翻山海,
我将渡江擒虎豹。
岭梅生春会有时,
犁庭扫穴庆再造 (2) !
注释:
(1)“之死”句:至死也没有他心。之:至。靡它:没有异心。语出《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他”。
(2)犁庭扫穴:比喻推翻旧政权。这里指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大敌人,推翻蒋家王朝。《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