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人。“七七”事变时,任宛平县县长,坚守危城,协同二十九军守城抗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北京文史馆副馆长。
(五十选八首)
1937年7月至8月
此予当时纪实之作,迄今七载,因藏拙故,犹未示人。近为朋侪所见,以其有关抗战史料,力促披露。因念年来频遭劫火,所有诗文诸稿,散落殆尽,斯作既关战史,不敢听其湮灭,爰付油印,以俟机公于世。每首并系附注,籍醒眉目。
王冷斋 一九四四年
雄峙平西拱极城,
中原逐鹿几兵争。
而今三路纵横过,
南北咽喉一宛平。
宛平城在北平之西,旧名拱极城,为古昔兵争要地。今平汉路之卢沟桥、北宁路之丰台、平绥路之清河各大站,皆为宛平辖境。
长虹万丈跨卢沟,
马可波罗七百秋。
桥上睡狮今见醒,
似知匕首已临头。
卢沟河同古桑乾河,去宛平城西门仅数步,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1192年),长六百六十尺,十有一孔,桥栏石刻大小狮子无数,平汉路之铁桥平行而过。
河山寸土属中华,
保卫毫厘敢失差?
逆料风波终险恶,
不敢蹈隙与乘暇。
敌欲购买丰台至卢沟桥地亩,建筑兵营机场,交涉至数十次,均经予彻底拒绝。乃变本加厉,冀以演习为名,乘隙进占宛平。
一声刁斗动孤城,
报道强邻夜弄兵。
月黑星沉烟雾起,
时当七夕近三更。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之夜,近十一时,枪声忽然作于宛平城外,后查知为日兵所发。
报国歼仇正此时,
纷纷将士尽登陴。
十年我亦曾磨剑,
安敢军前后健儿。
守城军队为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吉星文团,所有战士均愤慨填膺,准备抵抗;余亦率所部保安队及警察协助守城。
暗影沉沉夜战酣,
大刀队里出奇男。
霜锋闪处寒倭胆,
牧马胡儿不敢南。
八日、九日两夜,夜战极烈,我军大刀突袭敌阵,斩馘无数。有少年健儿手刃数敌,日兵辟易,不敢前进。
睢阳大节见遗风,
南苑孤军尽守攻。
先后成仁差顷刻,
千秋奕奕表双忠。
大战再起,敌在卢沟桥失利,乃以全力扑南苑,我守将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拼死应战,不幸竟于同日殉国。
延安奋臂起高呼,
合力前驱原执殳。
亿万人心同激愤,
山河保障定无虞。
在军中,闻延安共产党发出通电,号召国人团结御侮,至此已进入全面抗战,军心得此鼓励,更为振奋。
1942年秋
高歌一曲唱伊凉,
想见将军夜破羌。
边境已擐金锁甲,
秋风再试绿沉枪。
八公山上旌旗远,
独秀峰前薛荔香。
但愿烟尘清指顾,
归来重与醉流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