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和谐绝非讨好:在圆满中解决问题

个案

王先生来了,主人李某招呼他坐下,随口问他:“喝点什么东西?”王先生循惯例回答:“随便,随便。”

请问:

1.中国人喜欢说“随便”,真的是随便怎么样都好吗?

2. 李某怎样回答才算合理?

3. 王先生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反应?

4. 万一有新的变数产生,又该如何调整?

5. 如果王先生对你而言,十分重要,你会如何应对?若是并不重要,又会如何应对?

分析

1.李某听见王先生说“随便”,当然心里有数。中国人的“随便”,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随随便便,它至少具有三种含义。

第一,客人不知道主人究竟有什么好东西,猜来猜去,反而弄得大家都没有面子。

第二,让主人自己衡量,好好斟酌,把合理的东西拿出来,这样才显出自动自发的诚意。

第三,客人根据主人拿出来的东西,可以估量出自己在主人心目当中的地位,才能够充分了解彼此属于什么样的关系,来决定采取哪一种谈话的方式。

2. 李某当然明白对方的心意,便暗自思量:家里还存有半瓶XO酒,但是,和张总经理讲好下一次来的时候要好好喝几杯,现在当然不能拿出来。而且,像王先生这样的朋友,论交情很不错,可是在利害关系方面,似乎不能够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张总经理相比。于是李某断然决定,泡一壶乌龙茶。

3. 王先生满心欢喜,主人的确有诚意,并没有真的随便倒一杯白开水给他,也没有相当随便地打开冰箱拿一瓶冰红茶充数。

“承蒙他看得起,给我冻顶乌龙茶喝,可见在他心中,我王某还是相当有分量的。”

中国人如果心里高兴,所有的乌龙茶都是冻顶的;如果不高兴,一切洋酒也会变成假冒品,要不然就是别人送的,用不着感谢。

王先生很高兴,觉得主人十分热忱,自己也就开怀畅谈了起来。

4. 谈着谈着,门铃又响了。李某打开门一看,糟糕,来人竟然是刚才想起的张总经理。

“欢迎,欢迎!请进,请进!”嘴上嚷着,心里也忙着:张总提前到访,大概是想起了那瓶XO,这下该怎么办才好?

“张总,这是我的老同学王先生。”

……

一阵寒暄,李某已经想好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大声地喊太太:“惠君,我刚才找了半天,你到底把那半瓶XO藏到哪里去了?”

太太与他十分有默契,马上听懂先生的话意,也大声地回答:“我昨天清洗厨房,怕把它打破了,特别收起来了。”

声到人也到,太太手中拿着XO。李某准备好酒杯,顺手接过酒瓶,笑嘻嘻地给每人倒一杯。然后又大声告诉太太:“既然酒找到了,那鱿鱼丝跟牛肉干呢?”

于是大盘小盘一起出现,张总经理很有面子,王先生也很高兴,因为自己沾了光。

5. 王先生对主人若是十分重要,相信主人早已打听仔细,王先生喜欢哪一种饮品,并且早就准备妥当,不用再问“喝点什么东西”。王先生如果并不重要,主人问是问,却一点也不在乎,很可能话刚问完,不待王先生回应,白开水已经端上来了。

李某大声喊太太,这是中国人的绝招,在人际关系的维系中,具有化危为安的决定性作用。

中国人很有意思,都知道“两个人如果大声说话,便是讲给其他人听”的道理,而且能够掌握时机,运用自如。

想想看,张总经理提前到来,显然是担心那半瓶XO被喝掉了。如果只顾虑王先生的面子,请张总经理一道坐下来喝乌龙茶,张总经理心里一定很不高兴:“你以为我真的那么空闲,到你家喝这种粗茶?”

王先生回答的时候,很聪明地说了一句“随便”,闽南语说“随便”二字,发音是“请裁”。李某听得懂“请裁”的意思,正是“请你自己裁量,看看拿什么东西给我最合理”。他当然不敢大意,不会真的随便拿一杯白开水出来。

当时李某凭良心也想起这半瓶XO,结果没有拿出来,现在张总经理一到,立刻改喝XO,将来传扬出去,李某岂不变成了十足的马屁精?

不拿不行,会气杀张总经理;拿出来也不行,王先生面子受损,一定会到处抱怨,把他形容得势利又现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大声说一句话解决了。

王先生听说李某“刚才找了半天”,一颗心顿时安放下来。“李某把我当成好朋友看待,刚才我来的时候,已经有意思把XO拿出来,只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原来是李太太‘怕把它打破,特别收起来了’。”有人说这是中国人的阿Q精神,管他怎么说,至少不会大小事情都看不开,动不动就要闹情绪。

张总经理更是开心,“王先生是李某的老同学,他和李某再怎么交情深厚也喝不到XO,还是我这个老总行,哪怕是‘特别收起来了’,到了紧要关头,也能及时拿出来”。

当然,最开心的,莫过于李某夫妇,真的是夫唱妇随,十分有默契。夫妇之间的一问一答,配合得天衣无缝,一下子就把原本非常尴尬的场面化解开来。所有的人都觉得圆满,岂非一大乐事?

中国人讲求“和为贵”,自古以来发展出一条“追求极大和乐”的“和谐”途径,用和谐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有些人太喜欢争,而一旦争起来往往对双方都不利,所以不能鼓励盲目竞争。中国人应该走出“不争之争”的道路,用不争来争,以让代争,也就是在和谐当中化解恶性竞争,以免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

对于那半瓶XO而言,张总经理、王先生和李某都是竞争者,如果摆明的胜利者是张总经理,那么王先生的面子必然挂不住,将来反受其害的一定还是李某自己。若是为了顾虑王先生而委屈了张总经理,后果如何,更是不必说,中国人心里都很明白:吃不了兜着走。

有人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对中国人来说,讨好他总是没有错的。这种存心讨好的心理,不知道害苦了多少人!

第一,中国人很不容易讨好,常听说“把身上的肉割下来给他吃,他还会嫌咸”,可见一斑。

第二,中国人警觉性很高,十分提防人家讨好他,老是觉得“他不可能无缘无故对我这么好,是不是在动什么脑筋”。

第三,有些人一旦发现人家存心讨好他,不是谢绝、不领情,便是吃定他,丝毫没有情分可言,两者对讨好的人都是不利的。

喜欢被人家讨好的人,最后会被小人包围,拖累了自己。喜欢讨好别人的人,由于讨好所有的人,结果等于没有讨好任何人,势必采取押宝的方式,押对了固然可以得势一时,但终究会败下阵来,而万一押错了,费尽心机而毫无所得,亦将会悔恨不已。

喜欢被讨好和喜欢讨好人,既然都缺乏实质利益,明白道理的人,当然不屑为之。

不以讨好的方式,不抱讨好的心情,却能够受到他人的欢迎,在他人心目中有自己牢固的位置,这才是我们人际关系的精髓所在。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便是“在圆满中解决问题”。

知识很重要,但是知识之外,人际技巧也很重要。如何既和谐又能够圆满解决问题?便是在知识之外,还需要一些处事艺术。

王先生来了,李某在心里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便顺手倒一杯白开水给他,不久张总经理到来,李某将何以自处?

中国人问一句:“喝点什么东西?”显然是随时可以适应环境的伏笔。就算只倒一杯白开水,也应该说:“烧的水还没有开,先来一杯凉白开,好吗?”将来反转就会顺利得多。

李某聪明,王先生也实在不含糊,什么话都不回答,光说“随便,随便”。试想,王先生不经意讲出“来一杯茶吧”或者“有咖啡吗”,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场面?

“随便”绝对不是含糊,而是“在和谐中找到合理”的代名词。如果真的随随便便,一定没有前途。

大声问太太XO在哪里,不存有讨好任何人的意图,才能成功地达到目的。如果存心讨好王先生,李某就不会想不起那半瓶XO,而是王先生来时就拿出来,心想张总经理来时,再买一瓶也不迟。若存心讨好张总经理,就不会兜圈子,反而直接拿出来。鱿鱼丝和牛肉干出场时,王先生也不会起疑,更是在和谐的气氛中解决了问题。

要则

1.听见“随便”,马上提醒自己要保持高度警觉,千万不能够太随便,以免引起对方的不满,反过来害了自己。

2. 和谐可以化解许多猜忌和怀疑,经常保持和谐,对人际关系很有帮助。

3. 和谐不能够存心讨好,也不能掉入和稀泥的陷阱,必须用心体会,仔细调整,以求合理。 stbX11ObpjjZkHbsAjCZ4pMzlwAjd/8lSP2ZR3JqWptKidEjStICywkIWqSFT2R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