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科学证明时间盒能够真正提高生产力

让时间盒管理法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是实现自我掌控和内心平静的关键。

在掌握所有证据之前就妄下定论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它会使你的判断产生偏颇。

福尔摩斯

时间盒管理法是行之有效的,我对此深信不疑,因为我亲眼见证了它为许多人,包括我自己的生活带来的转变。就像前文所述,要想尝试时间盒管理法并将其融入生活,你也需要怀抱这样的信念。因此,让我们在这一章用11分钟的时间,仔细审视它行之有效的证据,看看是否能令你信服。

时间盒管理法的科学性

大多数时间管理方法都源自一些流行已久的直觉与假设,而非严谨的科学,时间盒管理法却两者兼备。彼得·戈尔维策(Peter Gollwitzer)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主导的多篇科学研究论文中探索了这一理念,阐明了预先设定目标导向的意图可显著提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戈尔维策引入了“执行意图”(implementation intention)这一概念,即“当情境X出现时,我将执行行为Y”的承诺。执行意图比空泛的目标意图(“我打算实现X”)更具体、更易操作,它们就像里程碑一样,引领我们逐步走向最终目标。执行意图也更具实操性,因为它不仅明确规定了需要完成的任务,还明确了在何时何地去完成。

时间盒管理法就像是执行意图的具体应用,它准确地规定了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完成特定任务。一个通过精心规划、深思熟虑且不具有强迫性的时间盒,可以确保任务的完成,从而有助于实现更有意义的目标。在考察执行意图的科学依据时,时间盒管理法也应该被纳入其中。将时间盒安排到共享日历中,能够为现代知识工作者提供数字提醒,使我们的目标更易实现,而且共享日历还可以在多个终端之间同步。

至于执行意图的有效性,证据十分有力!多项独立研究表明,其中就包括戈尔维策教授的论文,引入执行意图可以显著改善结果。

一项调查要求一群大学生讨论他们将在假期期间计划完成的项目。在执行意图明确的参与者中,有67%的人成功完成了较困难的任务,而在没有明确执行意图的参与者中,只有25%的人成功完成。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撰写一篇关于他们如何度过圣诞夜的报告。一半的参与者被告知,需要在问卷上明确规定他们打算在48小时内的哪个时间段和哪个地点完成这份报告,即设置时间盒,另一半参与者则没有收到这样的要求。结果显示,被要求设置时间盒的参与者有75%提交了报告,而没有收到这一指示的参与者只有33%提交了报告。这显示了,仅仅要求设定时间盒就能产生巨大影响,而全面使用时间盒管理法,即由我们自己选择和计划的时间盒,其产生的效果则更好。

时间盒管理法的有效性还体现在不同领域。一项研究针对在未来一个月进行乳房自检(Breast Self-Examination,BSE)的女性为目标对象。结果显示,在设定了执行意图的参与者中,100%的人完成了乳房自检,而没有设定执行意图的参与者中,只有53%的人进行了乳房自检。

类似的显著结果也在其他一些群体中得到体现,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和额叶损伤患者。他们通过设定执行意图,康复的成功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02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执行意图在降低特定危急情况下的自残行为方面效果显著。因此,执行意图被证明是一种实用的干预措施,可在特定的危急情况下减少自残行为的发生。

这些研究不仅证明了时间盒管理法的有效性,同时还揭示了它带来的显著效果: 只要我们设定了执行意图,并为之设定明确的完成时间,我们的效率就会提高约2.5倍。很少有其他时间管理方法能像时间盒管理法这样,得到如此多来自不同领域的独立科学证据的支持。

你已经在使用时间盒管理法了

正如我在第1章中提到的那样,大多数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在使用时间盒管理法了,因为我们都会使用日历来安排日程。这表明时间盒管理法可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衍生做法。这也证明了时间盒管理法的有效性。比如,我们会安排会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其他人也会邀请我们参加他们的会议。许多人还会为自己的任务设定时间盒:戴上耳机出去散步,或者带着笔记本电脑到另一个环境中完成某项任务。

尽管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使用时间盒管理法,也尚未充分发挥它的潜力,但我们无疑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迈进。在特定时间以特定方式行动,通常还需要与他人协作,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根本行事方式之一。

如果时间盒管理法不起作用,那么我们所有人都不会采用这种方式。事实证明它确实有效。然而, 让时间盒管理法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是实现自我掌控和获得内心平静的关键。

此外,我们身边还存在着一个庞大的产业,很多人的工作就是为他人做时间管理。每天,成千上万乃至数百万的私人助理为忙碌的老板处理任务。所有行政助理的核心职责都是:组织和维护日程安排、预约会议以及为老板的会议做准备。这些都是在使用时间盒管理法。

几十年来,随着知识型工作的兴起,这种协助方式已成为商务领域的普遍做法。试想一下,假如这种方式没有实际价值,那么还会有成千上万的人(现在还包括人工智能代理程序)为他们的老板执行这些宝贵的工作吗?

生产力专家的共识

正如引言所述,许多生产力专家都指出了时间盒管理法的有效性,同时一些顶尖的生产力专家也默默地倡导着这种方法,只不过他们可能使用了不同的术语。

在过去几年中,科技巨头们也发现了这一趋势并迅速加入其中。例如,谷歌通过日历中的“时间洞察”(Time Insights)功能向用户展示他们是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的。

同样,微软Outlook的“Viva洞察”功能也为其用户提供了多个视角,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工作日是如何利用时间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身心健康。这些科技巨头并非孤军奋战,许多小型平台和初创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一机会并加入了这支队伍,关于这一点将在第23章详细讲述。

由我的公司Filtered进行的一项关于生产力提升技术的元研究中,时间盒管理法在专家推荐的生产力技术列表中名列前茅(见图2-1)。

图2-1 专家推荐的生产力技术TOP100

你肯定会注意到这个列表中的许多技巧都与时间盒管理法息息相关。你能够从中发现多少个呢?

拥抱时间盒管理法

10年的使用让我可以证明时间盒管理法的有效性。我曾尝试过各种方法来提高效率,从毫无头绪到使用“待办事项清单”,再到“每日工作计划”,最后终于满怀喜悦地拥抱了时间盒管理法。这10年间,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平均而言,我每个工作日创建15个时间盒,周末会创建5个时间盒。也就是说,我创建了共计44 000个时间盒,相当于做了44 000次决定,选择在特定时间段完成特定的任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成功完成了这些安排。如此丰富的实践经验足以证明时间盒管理法对我而言是行之有效的。从过去的茫然不知所措,到如今成为每一天的掌控者,时间盒管理法给予了我积极的力量。事后回顾,我不仅为任务完成而充满成就感,更因计划的顺利实施而心满意足。

在使用时间盒管理法的同时,我也结合了其他提高效率的方法。我仍然坚持使用待办事项清单,与那些总是建议“抛弃待办事项清单”人士的观点相左,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第10章详细讨论。我会观察自己的能量水平,并发现我在早上处理创意性或智力挑战性任务更为高效。从接触这些方法开始,我就深受二八法则和帕金森定律 的影响。所有这些方法都与时间盒管理法完美契合,这进一步坚定了我继续使用它的决心。

有人认为我极度自律,甚至过于苛刻。每当他们看到我密集的时间盒日历时,总会露出痛苦的表情,然后难以置信地问:“你的生活是怎么过的?”或许他们说得没错,但自律并非天生,而是通过打磨出一套适合自我的管理系统而得来。事实上,很多人都在不自觉地运用时间盒管理法,而且比你想象的或他们意识到的要普遍得多,这一系统已经深入人心。

在过去的10年间,我曾与许多同事、客户、朋友,甚至陌生人讨论过时间盒管理法。尽管我如此推崇这种方法,但我仍持开放态度,愿意倾听不同的意见。但迄今为止,我还未听到真正令人信服的反驳。在我看来,最可信的反对意见是“时间盒管理法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对于这一观点,我表示理解和接纳(见第24章)。对我来说,时间盒管理法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最近,我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出版社找到我时,我正处于家庭、事业两头忙碌的状态。但通过精心策划的时间盒,我成功将这个重大项目融入生活。事实上,书中的一些精妙之处正是在写作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这充分证明了计划赶不上变化的道理。

通过前两章的介绍,你或许已经开始认识到时间盒管理法的有效性。然而,只有当你亲身体验、在日历中安排事件、制定执行意图和创建时间盒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力量。前两章阐述了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时间盒管理法提供的解决方案以及证明它有效的证据。接下来的6章,我将按照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框架,进一步探讨这种方法的益处。

让每一分钟都高效

时间盒管理法是执行意图的具体应用,要准确地规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完成特定任务。

通过精心规划、深思熟虑且不具有强迫性的时间盒,确保完成任务,实现更有意义的目标。

设定执行意图,并明确完成时间,我们的效率就会提高约2.5倍。

观察自己的能量水平,只在有能力完成任务的时候设置时间盒。

自律并非天生,可以通过打磨出一套适合自我的管理系统来获得。 O7Ritq3Ta4ODwKAR7ZWQRry9VZ/jFvWw588r9ImLWVXgYStIKIjC6Pg6ywRAOQx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