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文版序
欢迎尝试最简易、最有效的时间盒管理法

感谢你阅读这本关于时间盒管理法的书。在短短几分钟内,或许就能为你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我拥有一半的中国血统,父亲来自英国,母亲来自上海。能为这本书撰写中文版序,我感到万分荣幸。尽管这本书已风靡全球33个国家,被译成33种语言,但我作为半个中国人,对它能够惠及中国读者,为你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积极影响,我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时间盒管理法是一种简单、免费、优雅且富有逻辑性的系统,旨在帮助我们实现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这种方法立竿见影,几乎没有弊端,却收益颇丰,值得一试。

有意识的生活至关重要,它赋予人生意义。还有什么比静下心来,为自己勾勒人生蓝图,并一步一个脚印地将之付诸实践,更能彰显人生价值呢?这让我们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在世界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时间盒管理法,既是一种系统、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人生目标,并将其融入我们的生活。 不同于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书籍,本书直指核心,力荐时间盒管理法。它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它是最简易、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1章为你提供了一份快速入门指南。无论你是迫不及待想要一试身手,还是想边读边实践,短短几分钟内,你就能轻松上手。 只需在你的共享日历(微信、腾讯、钉钉、微软Outlook)中,设置一个每天15或30分钟的固定时间段,每天利用这段时间提前规划好一天的行程,将时间分配给真正重要的事情。通过这些微小的调整,你就能更好地掌控时间,事半功倍,专注于真正有价值的事。

让“计划赶得上变化”

聆听读者对于书中所述理念、技巧和概念的真知灼见,一直令我倍感欣喜。自本书于2024年1月在英国问世以来,我收获了众多读者的反馈。同时,我也多次受邀为企业客户作时间盒主题演讲,与他们深入探讨这一高效方法。此外,我还在个人网站(marczaosanders.com)上开辟了博客专栏,每周都会收到来自忠实读者的电子邮件回复。

读者们的积极反馈非常富有启发性。许多读者都能从书中的一些小技巧中获益,比如用不同颜色区分日历上不同类型的日常活动。有人借助时间盒,重拾冥想或阅读等好习惯;有人通过合理的安排,拥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甚至在面对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的困难处境时,时间盒也成为他们管理生活的重要工具。

“计划赶不上变化”是人们在尝试时间盒管理法时最常提出的顾虑。面对生活的诸多变数,时间盒管理法是否还能奏效?对此,我将从三个维度来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一天的行程,最大程度地减少计划变更的可能性。这意味着,在那些容易被突发事件干扰的时间段,如孩子放学、快递上门、邻居拜访、接听重要电话等事件所在时间段,不宜安排时间盒。此外,给每个任务预留的时间要合理,随着不断地实践积累,你会逐渐掌握“盒子大小”的时间分配技巧。

其次,大多数计划都不会发生重大变动。根据我的经验,在制订计划后,只有不到10%的时间盒需要调整。想想看,有多少工作会议需要临时变更?虽然不排除变化的可能性,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比例并不高,通常在10%左右。总的来说,知识工作者往往能够“信守承诺”。

最后,对于那10%需要更改的时间盒,我们只需灵活应对即可。在共享日历上调整几个时间段,不过几秒钟的事,实在算不上什么难事。

由此可见,人们对计划变更的担忧有些过度了。

令人意外的是,很少有人将时间盒管理法视为一种能够促进协作的方法。当然,时间盒管理法首先是一种个人效率工具,旨在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产出。然而,在当今这个互联互通、永不休止的现代世界,我们的努力只有与他人协作才能取得成功。时间盒管理法在这方面也能发挥作用。

共享日历是一种简洁高效的方式,可以向你愿意分享日程表的人传达你的忙碌程度和工作重点。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减少对他人不切实际的要求,同时也能降低他人对我们的不合理期望。 此外,我们还可以了解他人的工作内容和兴趣,从而激发对话,促进更深层次的合作与链接。时间盒管理法系统地提升了团队合作的效率。

确保每一分钟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中国人的勤劳奋斗精神众所周知。所谓“996工作制”已成为这种兢兢业业、奉献精神的代名词,尤其在科技领域、各大企业和初创公司中尤为突出。许多中国职场精英,怀揣着强烈的职业理想和进取心,投身于世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然而,在如此高压的环境下,优先处理真正有价值的工作就变得尤为关键,否则那些长时间的付出可能只是徒劳。

时间盒管理法应运而生,它通过有意识地设置专注的工作时间区块,确保每一分钟的努力都物有所值,避免人们陷入低效的忙碌。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能确保我们的努力都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收益,而非无意义地忙碌。

此外,在高强度的工作下,个人闲暇时间愈发宝贵。因此,我们更应有意识地规划个人时间,让每一分钟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时间盒管理法不仅适用于工作时间,还可以用于规划个人生活。通过特意留出时间与家人团聚、亲近自然或与朋友邻里交流,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参与那些能够恢复身心、补充能量的活动,为重返工作做好准备。 这种有意识地利用时间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在高压环境中保持动力,同时滋养人际关系和个人体验,从而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的满足感。时间盒管理法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增强幸福感,是勤奋、有抱负的职场人士的理想工具。

在中国,有超过十亿人使用社交媒体。微信、抖音和微博等平台已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这些社交媒体亦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们连接着人与人,传递信息,带来娱乐;另一方面,它也潜移默化地吞噬着我们的时间。我们时常在信息的洪流中漫无目的地漂泊,从一个视频滑向另一个,从一条帖子跳转到另一条。不知不觉间,大块的时间便这样悄然逝去。对许多人来说,社交媒体已成为一种致瘾因素,它吞噬了全球数万亿个小时,而这些时间本可以被更有效率、更快乐、更有意义地利用。

时间盒管理法是对抗这种普遍习惯的强大工具。通过合理规划工作和休闲时间,人们可以减少无意识的刷屏,将精力集中于真正重要的事项。时间盒管理法允许人们在特定时间段内适度使用社交媒体,同时为学习、家庭和个人兴趣留出充足的时间。这种有意识的时间管理方式,不仅能帮助人们摆脱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束缚,还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控时间,专注于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我很期待与中国读者的交流!迫不及待想听听你对时间盒管理法的看法,并与你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6N57C9n2sq2Sxjy2RafLn2npm3uv2kbvQap54ekO3XnQYRVqlRn4EtrSPSulYYp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