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历经多年征战,终于横扫六国,完成了天下一统的伟业。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治理这广袤庞大帝国的棘手问题。朝堂之上,大臣们就此展开了一场激烈争论。以丞相王绾为首的部分大臣,极力主张实行分封制。他们态度诚恳地向秦始皇嬴政进谏道:“陛下,六国刚刚平定,局势尚不稳定。各地民心未附,时有叛乱发生。如今将皇子们分封到各地为王,让他们在当地建立政权,可凭借皇室血脉的威望,迅速稳定局势,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如此方能确保我大秦江山永固。”朝堂之上,不少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斯听闻,当即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分封制。他神色严肃,言辞恳切地向秦始皇详细阐述分封制的弊端。他缓缓说道:“陛下,周朝当年实行分封制,在初期,确实凭借诸侯们的拱卫,巩固了统治,使得天下太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们的势力不断壮大,他们拥兵自重,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财富,开始相互攻伐。周天子虽贵为天下共主,却因实力衰微,根本无法约束诸侯,最终导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百姓生灵涂炭。如今我大秦好不容易一统六国,结束了多年的战乱,倘若再实行分封制,假以时日,这些诸侯必然会像周朝的诸侯一样,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斗不休。届时,大秦的统一局面将难以维持,陛下辛苦创下的基业也将毁于一旦。”
紧接着,李斯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陛下,依臣之见,当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郡县,由中央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进行管理。郡守和县令只对陛下负责,他们的任免皆由陛下掌控。如此一来,地方权力尽归中央,中央政府便能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秦始皇最终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决定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郡县制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政治格局。郡守和县令作为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直接对中央政府负责。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中央的监督之下,任免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这使得中央政府能够迅速将政令传达至地方,对地方事务进行及时有效地管理。在李斯的精心主持下,郡县制得以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行。他亲自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对郡守和县令的职责、选拔标准、考核方式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了确保郡县制的顺利实施,李斯还不辞辛劳,多次派遣官员到各地巡视,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郡县制的推行,为秦朝建立起了一套高效、严密的行政管理体系,为后世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影响深远,直至今日仍能看到它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