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国统一六国的征程中,楚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强大对手。楚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军队战斗力也不容小觑。秦王嬴政在消灭韩、赵、魏国后,将目光投向了楚国。此时,朝堂之上对于攻打楚国的兵力部署产生了分歧。年轻将领李信认为,只需二十万秦军便可轻松灭楚。而老将王翦则坚持认为,楚国实力强大,非六十万大军不可。秦王嬴政觉得王翦过于保守,于是任命李信为主帅,蒙恬为副将,率领二十万秦军出征楚国。
李信率领秦军出征后,初期进展顺利。他率领秦军连克楚国多座城池,一路高歌猛进。然而,楚国名将项燕却采取了避其锋芒、诱敌深入的策略。他故意示弱,带领楚军节节败退,将秦军引入了楚国腹地。李信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察觉到楚军的阴谋,继续孤军深入。当秦军深入楚国境内后,项燕突然率领楚军发动反击。楚军士气高昂,如潮水般涌向秦军。李信所率秦军由于战线过长,兵力分散,在楚军的猛烈攻击下,陷入了混乱。最终,秦军大败,损失惨重。
李信伐楚失败的消息传回秦国,秦王嬴政大为震惊。他意识到自己当初轻视了楚国的实力,后悔没有听从王翦的建议。于是,秦王嬴政亲自前往王翦家中,向王翦道歉,并恳请他出山挂帅,再次攻打楚国。王翦见秦王嬴政态度诚恳,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坚持要六十万大军。秦王嬴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王翦的要求,将秦国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都交给了他。
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出征楚国后,并没有急于发动进攻。他深知楚军战斗力顽强,且项燕善于用兵,不能贸然行事。于是,他将秦军驻扎在楚国边境,与楚军对峙。在对峙期间,王翦一方面加强秦军的训练,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他安抚当地百姓,争取民心。秦军在王翦的带领下,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赢得了楚国百姓的好感。
楚军见秦军长期按兵不动,以为王翦怯战,于是多次主动挑战。但王翦始终坚守不出,任凭楚军如何叫骂,都不为所动。时间一长,楚军的士气逐渐低落,士兵们开始变得懈怠起来。王翦见时机成熟,便决定发动总攻。他挑选了一批精锐士兵,组成先锋队,向楚军营地发起突然袭击。楚军毫无防备,顿时陷入了混乱。随后,王翦率领秦军主力全线出击,对楚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楚军防线彻底崩溃,项燕战死沙场。王翦乘胜追击,一举攻克了楚国都城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宣告灭亡。
王翦的灭楚之役,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