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东渐,国门洞开,晚清洋务运动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朝廷自己的兵工企业,心急如焚的曾国藩和李鸿章将创办的兵工厂直接命名为洋炮局。1861年后接连三年,安庆内军械所、上海洋炮局、苏州洋炮局应运而生。然而,洋务运动的主将们毕竟有着儒家血脉,到了1865年,在金陵成立的枪炮工厂已经有了机器局的新名字。
将洋炮局更名机器局,扬弃了“洋”和“炮”两大元素,名字的变化既表现了晚清重臣们对民族工业的追求,也展现了一个民族的雍容和气度。
吉林机器局成立于1881年,这是中国东北近代工业的开端。15年后的1896年,奉天机器局诞生。奉天机器局在辽宁这片大地上开启自己的工业序章。
辽宁的工业史一定要记住依克唐阿这个名字,这位出身满族的晚清将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屡立战功,也亲身承受过战争失败的屈辱。因此,他更知道兵工生产对于战争的意义,由此可以想象,依克唐阿建立奉天机器局的心情该有多么迫切。
历史是神奇的,奉天机器局更神奇,它承担的制造枪炮的使命还要再过27年,到了1921年,才由奉系军阀张作霖实现。奉天机器局购置的机器和锅炉承接的第一项任务是为大清铸造银圆。奉天机器局成立两年后,这家工厂铸造的银圆开始在市面上流通。
沈阳造币厂前身——奉天机器局门楼
从造枪炮到造银圆,枪炮和银钱神奇地结合在一起。又过了4年,奉天机器局与造币厂分开,设立奉天制造银圆总局,制造正规龙洋。1903年制造的铜圆是奉天机铸铜圆之始,新铸机制铜圆代替了自春秋战国时期起流通了2000多年的带方孔的制钱。1919年,奉天造币分厂并入奉系的军械厂,继续铸造银圆和铜圆。枪炮和金钱再次一起生产,改朝换代让奉天的第一家近代工业走了一个圆圈,又回到了起点。
奉天机器局的神奇不仅在于它曾造过枪、铸过钱,这里还发过电。
1908年,日本将沙俄在旅顺使用过的120千瓦三相交流发电机移设在沈阳西塔大街,建立了第一个临时发电所。日本人在沈阳兴办电力,清朝东北行省公署担心日商独占电厂利益,为“振兴商务,挽回利权”,1908年10月,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命令银圆总局创办电灯厂。
很快,奉天造币厂输出的电力点亮了沈阳。当年的点点灯光不但照亮了沈阳的街路,还点亮了一个民族的自尊,总算为即将覆亡的大清挽回了一点颜面。
此后的日子,沈阳造币厂再明亮的电灯也没有驱走一座城市的黯淡,沈阳在奉系军阀经营多年以后,被日本人占领,奉天银圆制造总局的牌子改成了满洲中央银行造币厂。
新中国成立后,当年的奉天机器局彻底被一分为二,曾经的东三省兵工厂被东北局军工部重新接收,使之成为当时最大的枪支生产中心。而造币厂也重新获得了新生,成为沈阳造币厂。
1955年1月27日,新中国的第一枚壹分硬币,在沈阳造币厂诞生。此后,贰分、伍分硬币,相继由沈阳造币厂生产,沈阳造币厂也成了中国“硬币专业户”。
沈阳造币厂外部场景
这期间沈阳造币厂和中国的军工生产还有过一次交集。沈阳造币厂在1953年建成了一条炼金银生产线,1969年起生产工业金银材。其中,采用合金内氧化法生产出的多元素氧化镉合金触头材料,比纯银触头寿命提高6倍,该产品获1977年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
1980年5月21日,国防科委转发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中称:“国营六一五厂生产的金银材料,在我国发射洲际导弹获得成功中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从造枪炮到生产洲际导弹,导弹在空中的呼啸似乎就是历史回音壁的一次响应。
时至今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的沈阳造币厂已经有了近130年的历史,历经清、民国、日伪到国民党政府,再到今天的新中国五个历史时期,这里铸造过大清的龙洋,也铸造了新中国的第一枚硬币。这家百年名企见证了一个国家近代工业和印钞造币行业的发展进程,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独特的科技价值、突出的社会价值和富有时代感的艺术价值。
2021年12月16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沈阳造币厂位列其中。是这一年唯一入选的东北地区工业遗产。
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的核心物项包括:办公主楼,牌楼耳房,奉天机器局牌楼柱础、门当及过梁,大洋机,日式压印机,日式冲饼机,美式冲饼机,法国产雕刻机,日式验饼机,日式剪裁机、日式天平,大清银币、铜币等重要钱币原模、印模,伪满时期硬币石膏型、电铸铜型,奉天机器局造壹圆银币,第一套人民币纸钞票样和钞版,东北银行纸币、钞版及票样。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行业和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更承载着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1982年,沈阳造币厂生产的狗年纪念银币获得1984年世界硬币大赛“最佳标准银币奖”。这是我国纪念币在国际上首次获奖。
沈阳造币博物馆门前
沈阳造币博物馆内部场景之一
沈阳造币博物馆内部场景之二
1982年壬戌(狗)纪念银币获1984年世界硬币大赛“最佳标准银币奖”
徜徉在沈阳造币博物馆的光影中间,用目光注视不同年代的一台台机器、一幅幅照片,这里的历史用“厚重”两个字已不能涵盖,时光的刚硬在一个民族的生存史上刻下的不只有年轮,还有心头的刀痕和血光。
这里的文化也不可以用“工业文化”和“货币文化”两个表述轻松诉说,还有什么样的文化传输过这样的过往——历史的时空中闪耀着炸裂的子弹和银圆的光亮,刻录过强权对财富的攫取,书写过异族对资源的贪婪觊觎还有野蛮掠夺,希望、渴望、失望与绝望,文化的脉络像血一样鲜红,渗滴着不屈不挠的期盼和抗争。历史的长河像不断改进的生产线一样,制造和流淌着说不尽的故事。
沈阳造币博物馆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