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竹叶青

老屋有一片竹林。竹林和老屋只有一路之隔,一大片一大片的,大概有七八个足球场那么大。村里的野丫头、野小子都爱去竹林撒野。

春天多雨,雨水让竹林泥泞不堪,却挡不住我们的脚步。我们喜欢踩在竹叶竹枝和牛粪铺就的泥路上前行。竹叶尖上挂满水珠,我们总是趁人不备,使劲摇晃竹子,制造一场声势浩大的“竹雨”。雨点落在小伙伴的头上,引发尖叫声一串。当然也会落在自己头上,冰凉的雨滴落在头发上、脖子上,有的还会钻进后背,惊起一身鸡皮疙瘩。玩累了,随手扯下新长出的“竹叶条儿”放到嘴边,吹出清清脆脆的响声,一声起一声落,有点儿像麦哨。三四月的时候,竹林盛产一种叫作“黄龟子”的昆虫,外壳呈黄色,有浅浅的竖条纹,很硬,爪子很长、很利,喜欢藏在竹壳里。轻轻掀开竹壳,总能看到它懒洋洋地附在竹节上,完全没有逃跑的欲望,枉生了一双翅膀。我们只需轻轻伸手,它便成了囊中之物。折断它的腿,撕了藏在硬壳下的双翼,它就成了只会爬的俘虏。玩腻了,我们就把它扔进火堆里,烤上两三秒再把它扒拉出来丢进嘴里,味道极香,跟烤蝉没什么两样。

夏天的阴凉是浓密的竹叶赐予我们的礼物。我们在竹叶遮蔽的阴影里玩“跳房子”“单双杠”,还有“老鹰抓小鸡”。我们还比赛爬竹子。树好爬,竹子不好爬,太滑、太直、太瘦了,但我们依然乐此不疲。顺着竹竿往上蹭,常常蹭得一身白灰,招来大人的笑骂。但那又如何?有风吹过的日子,毛孔都笑开了嘴,谁还在意那被风吹走的笑骂呢?记忆中的夏天好像跟炎热没多大关系,想来是被这片竹林遮得清凉了。端午节前,大人会到竹林来割竹叶、包粽子,竹林就变得更加热闹。我们屁颠屁颠地跟在大人后头,喜滋滋地争着去捡割落的竹叶,再一片一片叠放在篮子里,如获至宝。拿回家后把叶子一片一片清洗干净,绿绿的,亮亮的,滑溜得像小店里卖的两毛钱一个的水果糖,让人忍不住摸了又摸,一遍一遍地把它们码整齐。当我们做着这些事的时候,觉得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美食和玩耍合二为一更美妙的事了。

秋天的竹林到处是米白色的竹壳。它们附在竹子身上,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说不准什么时候,竹壳就会自动脱落,铺满一地。灰白的竹壳和枯黄的落叶铺成嘎吱作响的地毯,走在其中,脚下乐声不断。我们喜欢把拱起来的竹壳踩扁,听到一声脆响,便觉得快乐无比。竹壳是一种非常好的燃料,一点就着,我们常常捡竹壳来烤红薯。先在土坡里挖一个洞,再把点燃的竹壳一片一片地放进洞里,烧成一大堆热灰之后,把红薯丢进热灰里再继续烧竹壳,红薯很快就熟了。用木棍把红薯扒拉出来,小心地扒开黑乎乎的外皮,就能看到被包裹着的金黄,喷香滚烫,吃得一脸黑也没关系。如果吃上半生不熟的烤红薯,总是会放屁,响而不臭。小伙伴中谁放了一记响屁,便会遭到嘲笑:“烤个红薯都烤不熟,傻!”被嘲笑的人也不恼,以一记更响亮的屁让对方落荒而逃。

冬天的竹林有些萧条,被砍得光秃秃的竹子来不及长,只剩直愣愣的竹头。不过,因为有我们这群野孩子,竹林并不孤单。天再冷我们也要往竹林里跑,去玩一种“踩尖刀”的游戏。游戏规则有点儿像“走梅花桩”。我们踩在被斜砍后的竹头上,从一个竹头走到另一个竹头,谁的脚先落地谁就输了。我们的武侠梦与江湖气在这片竹林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一些从《射雕英雄传》里看到的门派和招数不断地在这片“梅花桩”里晃荡。嘈杂的脚步、英雄的气概、响亮的笑声让竹林在寂冷中热气腾腾。

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这话真不假。

此文发表于《宝安日报》 fh3OIZ6eR5JAHkq4GZEGeQiu8oQsiecbSR8BaHdQeSSIQTkvkqDPwhRS/GGHTQ0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