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八大攻坚’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同志立足部门职责,重点介绍2024年辽宁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建设农业强省上攻坚突破,特别是筑牢粮食安全保障根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部署、主要任务和具体举措。
锚定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目标。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4年,辽宁省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5303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500亿斤左右。提升“菜篮子”农产品生产水平,推进规模化设施农业发展,新建和改造提升设施棚室10万亩,促进果蔬产业稳定发展。做精做优特色产业,先期围绕25个优质特色产业,建设41个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区,打造一批“草莓村”“葡萄镇”等特色产业示范村镇,积极创建国家“设施果蔬”“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继续打造“辽字号”农业品牌。全力推动食品工业大省建设,推动一批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全力建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优先支持在乡村振兴示范带、特色产业优势区的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继续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兴修农田水利,保障粮食安全。2024年,辽宁省计划实施浑蒲等4座大型灌区、浑北等21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和铧尖子水库等2座中型灌区新建项目。黑土区侵蚀沟是黑土地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2024年,辽宁省计划实施黑土区侵蚀沟治理项目27个,治理侵蚀沟4395条、治理长度1050千米,治理控制水土流失面积约300平方千米,总投资19.8亿元。2024年,辽宁省还将围绕辽河、绕阳河、浑河、太子河流域内的8个重点涝区实施治理,以解决影响排涝的“卡脖子”和“堵点”问题,着力提升区域强排能力。加快补齐农村供水短板弱项,有助于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辽宁省致力于因地制宜完善农村供水网络,对有条件的地区优先开展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建设,尚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则加强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为加快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辽宁省将制定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从水源到水龙头全链条全过程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
提升乡村“颜值”,传承乡土文化。2024年,辽宁省住建系统将继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攻坚行动;编制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布局规划,指导各地落实处置终端设施跨区域共用共享;强化垃圾分类减量;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加快村庄垃圾收集点、乡镇垃圾中转站及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制定并出台城乡环卫一体化指导意见,推广市域或县域统筹的城乡一体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运作,争取各方面资金参与垃圾处置体系运行,扩大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面。同时,将进一步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把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同设计下乡、美丽宜居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保护利用好镇村历史资源,助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让传统村落焕发新活力。
金秋十月,红叶映满山,正是欣赏辽阳县甜水满族自治乡祥水源美景的最佳季节
2023年8月14日,初秋时节,空中俯瞰沈阳市沈北新区黄家街道王家村,村庄、道路、田园、河流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呈现出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生态画卷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绿江村,被誉为北方“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