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守株待兔等待灵感,要手执棍棒去追赶灵感。
——杰克·伦敦
灵感到来的时候很奇妙。问题是它出了名的不可靠。在本章你将看到一些策略和技巧,在你需要的时候随时帮你获得灵感。
我最初对这一领域产生兴趣还是我开始进行电视剧创作的时候。我的经纪人为我安排会面,让我向各种各样的电视台推销我的想法。每次会面时,我都要提供6~8个适合拍片的故事情节。很快我意识到,如果有一个方法可以找到灵感,而不是无所事事、漫无目的地希望灵感从天而降,那将会大有裨益。多年以来我一直在探索开发灵感的新方法,在这里我将把最好的方法与你分享。
在我们开始之前,先想一想进行有效的头脑风暴时需要铭记的一些简单指导方针吧。
1.追求数量,多多益善。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提出想法。
2.不去做评判!稍后再去衡量你提出的想法,但是如果在思考的时候就这样做会打断思路。
3.记下每一点。有些东西不记下来本身就是一种评判,所以抓住每个想法,不管这个想法看起来多么稀奇古怪或者是离题万里。
4.借鉴拓展其他的想法。别因为一门心思要有全新的想法就延迟进展,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是全新的。即使是最不可思议的突破也往往只是现有元素的组合。
在这四个指导方针中,最难遵守的就是第2条。我们似乎训练有素,看到一种观点就马上想去评判,并且通常是批判。如果你是和同伴或者团队一起进行头脑风暴,要互相提醒对方别去做评判——哪怕只是一个眼神、语调或一句“这个想法或许不是很好,但是……”这样自谦的话,都不要有。如果你特别难以做到这一点,或许是因为你无法控制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批评家,第十二章会帮助你把内心批评家转变成一个更富建设性的内心向导。
或许你想将四大指导方针草草记在即时贴上并粘在书桌附近的墙上。现在你已经做好准备,让自己思如泉涌了。有个方法是应用一个问题,问问题行之有效,就像使了一个创造力魔法。
问题是作家最好的朋友,因为问题可以开启一扇通往宝藏的门,里面几乎蕴藏着无穷的主题。“假使……将会怎么样?”就是一个很适合开始的问题。假如一个女警察一周有五个晚上都在城市治安最差的区域巡逻,将会怎么样?她会遭遇什么样的问题?这些穷街陋巷的住户将以何种态度对待她?那些男警察会对她作何反应呢?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就隐藏着一篇报刊或杂志文章、一个短篇故事、一个电视节目的脚本、故事片或者剧本、一部非虚构作品、一本小说,甚至是一首诗。几分写实几分想象取决于你写什么(正如我们在过去十年看到的那样,如果你在写报刊文章的时候过多发挥想象,他们会勒令你退回你的普利策奖)。
想充分利用“假使……将会怎么样?”这个问题,你得放飞自己的思绪。首先,想出些话题。拿起一份报纸翻翻,记下10个或20个故事的题目。比如说,这里有几个我从面前报纸上找到的题目:当地大型购物中心爆发鼠灾;勇救落水儿童,鹰童军受褒奖;破屋房东遭起诉;缺陷微波炉被召回;第一位派往犯罪高发区的女性官员。
显而易见你不会想写刚才读到的那些题目,有人已经写过了,但是你可以把这些话题作为出发点。让自己好奇些,写下你能想到的所有问题。如果你的思绪游逛到别处去了,别斗争,也写下来。也别担心你会继续探讨哪个问题(如果有的话),或者这个题目是否适合你想创作的体裁。我们现在做的就是积累原材料,随后我们会考虑如何应用这些材料。
一旦你列出了这些问题,仔细梳理一下,考虑如何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成一部作品。比如说,正如我在之前探讨的那样,关于那位女警察的问题可以写成一篇《一天的生活》,或者对一个警校女实习生训练生活的专题报道,抑或是一本介绍不同城市、不同国家的女警察的书,或是讲述像她这样的警察上岗第一天的短篇小说,或是一部讲述一位女性人物从接受训练到街头巡逻历程的电影剧本。
咱们再看另一个题目:当地大型购物中心爆发鼠灾。老鼠以什么为食?为什么我们从来都无法彻底消灭它们?灭虫除害公司怎么对付它们?老鼠(或者是它们身上的跳蚤)是不是像以前的大瘟疫那样携带病菌?如果携带病菌,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患病?什么样的人把老鼠当宠物养?他们觉得老鼠有什么好?这样,你又有很多文章可写了:采访灭虫除害公司,了解如何预防啮齿动物在家中滋生;到宠物商店采访买老鼠当宠物的人等等。或者你可以用一只惨遭迫害的老鼠的口吻写一篇幽默短篇小说。关于老鼠的小说和电影已经有了,所以你得换种方法来处理那个题目——在本章稍后部分我们会探讨如何实现这种转变。
再举一个例子:破屋房东。住在贫民窟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种种凄惨报道是不是夸大其辞了?房东为什么不把这些房屋修缮得好一点,或者是房客的问题?在那个城市谁才是这些破屋的大房东,由谁来监管他们?这个领域的执法是否有效,处罚是轻还是重?你可以撰文讲述与这样境况的家庭共度的一天,或者曝光破屋的房东,或者就这样的居住环境对孩子造成的影响访谈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或者你可以写短篇小说,透过一个在贫民窟生活的孩子的视角目睹一场事故,或者写一位社会工作者试图说服房东改善出租屋条件却最终失败的情形。或者你可以创作一个小说或电影剧本,讲述一个穷困潦倒、沦落为房客的破屋房东。
只要对你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加以锻炼,你就几乎能够对任何问题发问。然后,考虑你打算写的体裁,看看这些问题如何变成一部作品。
有几个特殊的“假使……将会怎么样?”问题可以用来在某个司空见惯的题目中发现一个新鲜的视角。
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不同的时期将会怎么样? 你仍然可以从那个女警察开始。时光倒流,在旧时的西部有女警长或是女警察局局长吗?或者是女神枪手?稍加研究,你就可以把这个题目演绎成一个有趣的专题报告,投稿给报社或是杂志。深入研究,还可以据此写成一部精彩小说或是剧本。你可以再向前追溯,过去是否存在由女性来执法的文明社会?亚马孙人怎么样?你也可以穿越到未来。那样的话你写的可能就是推测性的而非基于事实的文章。例如,你可以写科技的发展会让警察的个人体能变得不那么重要。或者也可以写成科幻小说或是关于第一位太空女警察的剧本。
咱们再试试其他的题目吧,比如那个因房屋修缮不力而受罚的房东。想想过去的时光,贫民窟一直是城市的一大顽疾吗?这下,研究结果就能写成一篇古罗马与今日贫民窟之比较的文章,或是一部论及贫民窟历史的书。或者写成一部小说,故事的解说者可以是一个20世纪之交成长在贫民窟的男孩,他一心想要出人头地,并最终成为了欧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不同的地点会怎么样? 我们已经考虑过把那个女警察安放在旧时西部或外太空。你也可以去查证一下别的国家女性人员执法的情况。至于鼠灾的故事,如果不是发生在大型购物中心而是发生在远洋班轮上,情况又会怎么样呢?咱们再进一步假设那些老鼠携带了一种致命的病菌,或许这就成了一部惊险小说或是剧本了。
假如这件事有另外一个结局会怎么样? 这个问题对写小说特别管用。在新闻报道中,那个鹰童军救起了落水儿童。他要是没救呢?假如他知道自己本可以救起落水儿童、却在最后关头畏惧退缩,现在良心不安了会怎么样?(好吧,我在借用《吉姆老爷》里的情节,不过反正约瑟夫·康拉德已经故去,世间观点也再无新意。)现实中的那个房东被定罪并处以罚金,但是如果他被判无罪、之后遭众租户绑架并被迫住在自己的破屋旧房里又会怎么样呢?嗯,你甚至可以把那些老鼠也写进这个故事!
显然,找到思路来写短篇作品——文章、短篇小说或者是诗歌——要比写小说、剧本或电影这样的长篇巨著容易得多。对于后者,你那些问题充其量只是给你一个起点或者一个尚需充实的笼统话题。这里就需要用到那个魔法问题“为什么”了。这个问题对于构建你的故事非常有用,所以我将在第五章专门探讨。
现在你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步骤:先选一个题目,尽可能多地提问,然后看看从问题的答案中能找到什么样的素材。越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这个过程就会变得越简单。
人最有创造力的行为就是做梦。想一想:我们每人都创作出了一万多部微电影,充满打斗、富有戏剧性、惊险刺激,主演常常是我们自己、我们的朋友、死了很久的人,有时候甚至还有电影明星。我们即刻写就剧本,选好演员、导演,配上画面和声音——不假思索地。那就是创造力在起作用!
作家从梦中获得灵感的例子很多。1816年夏天,玛丽·伍尔斯特奈克拉夫特·葛德文和她的未婚夫珀西·雪莱拜访了拜伦勋爵位于瑞士的别墅。每逢晚上客人们互相读鬼故事听。一天晚上,拜伦要求他的客人们自己写一篇鬼故事。玛丽写了一个可以称之为白日梦的梦。她这样描述她的梦:
我头躺在了枕头上,并没有睡着……双目紧闭却思维清晰……我看到那位亵渎艺术的研究者面色苍白地跪在他拼凑到一起的东西旁。
这个想象为她的小说《科学怪人》奠定了基础。
同样,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梦到了他的小说《化身博士》的基本思路,并且说他妻子把他从噩梦中叫醒时他觉得很难过。
一个年代稍近的恐怖大师斯蒂芬·金把自己的小说《危情十日》归功于一场梦。他这样告诉记者斯坦·尼克尔斯:
就像我其他一些小说那样,这本书的思路也是在梦中出现的。事实上,当时我正在飞往布朗酒店(一家伦敦酒店)的协和式飞机上。我在飞机上睡着了,梦到了一个女人,她囚禁了一个作家并杀害了他,然后剥皮,把残骸喂猪,又把他的小说用人皮裹起来,他的皮,那个作家的皮。我告诉自己,“我得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别以为梦里出现的只有恐怖故事。保罗·麦卡特尼说过他是在梦中获得了《昨日》的曲调。当时甲壳虫乐队正在拍摄电影《求救》。麦卡特尼说:
我醒来时脑海中有一段优美的旋律。我心想,“这旋律太棒了,我想知道它到底什么样?”我身边有一台立式钢琴,就在床右手窗户旁。我起床,坐在钢琴前,找到G大调,然后又转到升F小调的属七和弦——带你经过B到E小调,最后返回到E调。这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我非常喜欢那个旋律,但是因为是在梦中所得,我一直不能相信是我写出来的。我想,“不,我以前从来没写过这样的曲子。”但是我确实写出了这首曲子,这是最匪夷所思的事了!
把梦境发挥到极致的作家是科幻小说家A.E.范·沃格特。他经常把闹钟设定为每隔45分钟响一次,他醒过来就回忆之前梦到了什么,是否可以推动正在创作的故事进展并解决一些情节问题,然后又回去睡觉。一整晚都这样。听起来有点疯狂,但是范·沃格特创作了数以百计的短篇小说和很多长篇小说,并且被誉为20世纪中期最优秀的科幻小说家之一。
关于做梦,我的个人经历没有那么夸张,但是依然有效。一天晚上我刚刚睡着,半梦半醒之间出现了一个性情乖戾的侦探小说家,他前去当地书店查看他的书是不是仍然在书架上摆着。在那里他看到一个儿童书的作者创作了一本小小的绘本,声名大噪,就决定自己也去创作儿童文学。可唯一的问题是他讨厌孩子,也不知道他们喜欢看什么书。我爬起床,写出了一部电影剧本的前六页。第二天晚上又是这样,梦境推进了故事的进展,我又接着写了六页。我感觉自己发现了创作剧本的新方法,大喜过望。我想要是这样下去,再有18个晚上我就能把整个剧本写完了。当然这样的事再没发生,但是我写出了《真正的霍华德·施皮茨》这个剧本的开头。
顺便说一句,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做梦,很有可能只是因为你不记得自己做过的梦。如果你在床头柜上放一支笔和一本便笺簿,每天早上把能回忆起来的梦中的点点滴滴都记下来,你的脑子就会慢慢习惯记住你的梦。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在手边放一个微型录音机,对着录音机复述你的梦(可是,你要是和其他人共眠的话这会招人厌的)。
即便你不打算拿自己的梦做文章,也可以试试醒来后花几分钟时间寻找灵感或是解决情节问题。那段时间你的头脑将从如梦如幻、半梦半醒的状态过渡到完全清醒,这对于寻找灵感来说是个非常富有成效的时刻。
针对一个问题或挑战,描述一个能完美解决它的机器,然后想想你怎么能在现实中把这个机器造出来。比方说你用一个划定了优先等级的任务清单来安排和自己写作相关的任务,可你却从不真正按照那个顺序来执行。这样的话你就需要一台机器,这台机器会先告诉你最重要的任务,如果第一项任务不完成就不告诉你下一项。
现在开动脑筋,想想你怎么能造出这样一台机器。一个办法就是列出一个清单,按照优先等级的顺序对着录音机说出每一项任务,每个任务之间留出一段间歇。然后丢掉清单,听录音机里面的第一项任务。执行那项任务,然后再去听第二个任务,以此类推。
看看身边有谁在你从事的领域以外取得重大成就。尽可能简要地描述他们成功的原因。然后想一想这些特性有没有一两个可以移花接木,为你所用。作为一个成功范例,咱们来看一家三明治连锁店。这个公司之所以受到顾客青睐是因为其新鲜的食材、快捷的服务和便利的位置。
假设你打算写几篇报刊或杂志文章并把它们推销出去。“新鲜食材”可写的很多(经济动荡、中东再次爆发战争、肥胖的流行),但是要换一个新鲜的角度:如这些问题对年轻人或是教育体制有什么样的影响。“快捷服务”或许可以参考CNN或BBC上的最新新闻,然后想出与此相关的文章创意、给几个编辑发邮件咨询、提出与事件动态发展有关的故事角度。大部分作者至少会花上一到两天去做这件事,但是对你来说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便利位置”或许相当于新闻事件反映出的地区或地方问题,然后以此为角度提供给当地的出版物。
面对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任务时,想象那种会乐于做这件事的人。他或她会具备什么样的品质?这个人会如何着手去做这项工作?然后假装自己是那个角色。
比方说你想把所有的资料整理好再去开始一个新的重大写作项目。谁喜欢干这个啊?就我来说,我想象出一个超级英雄,一个洁癖男,此人全力以赴对付手头工作,每份资料只一次就搞定,视杂乱无章为大敌。当我生动逼真地想象出此人并充当这样一个角色时,我就可以带着原本没有的动力和决心去整理那些旧报纸和旧杂志了。
如果你为了写历史小说正在进行调研,你会希望有另一个自我来做这件事。或许好奇的孩子可以——这是一个什么都想知道、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无比好奇的人物。披着这样一件外衣,你可以心无旁骛地阅读、研究几个小时,一门心思地去熟悉某个特定的时代。不过,你要是想深入挖掘某一个特定事实的话,再利用这个人格面具就不合适了。要想深入挖掘特定事实,你或许想要顽强的侦探犬作为另一个自我,这样的话不管有什么干扰,都能使注意力保持在轨道上。自己选择有用的角色去扮演很有意思,尽管听起来有点傻,这个方法还是很管用的(你不用非得告诉其他人你在这么做)。
如果你觉得很难让灵感流淌,花几分钟玩玩故事发生器游戏。在1到9之间随机选取五个数字。写下来。然后大致记下下表各栏中这些数字对应的关键词(每栏一个)。
你的任务就是把这五个元素组合在一起,在五分钟之内编出一个故事,或者至少是故事的开头。比方说你任意选了五个数字:2、7、1、9和6(也可以重复选择相同的数字)。这些数字就提供了以下的元素:一部喜剧、主要人物是一位律师和一个婴儿、友谊和动物园。
可以写这样一个喜剧故事:一位律师带着她的婴儿去动物园,与一个住在那里的流浪女人结下了友谊。这位律师决定设法改善流浪女人的生活,并在她的律师事务所为她找了份工作,而律师的未婚夫也在那里工作。让她恐惧的是,她的未婚夫似乎开始喜欢那个流浪女人了。
虽然仔细一考虑,就觉得那个构思不一定很好,但是我坚持了五分钟规则,而且我也看到一些能用的故事素材。更重要的是,练习让我的大脑活跃起来,而这才是这个练习的主要目的。
或许你已经发现之前那些方法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它们都很好玩儿。玩儿是创造力的核心,只要你允许自己去玩儿,灵感就会开始流淌。当你把这种态度和本章中那些实用技能结合起来,你的灵感就永远不会枯竭。
●灵感转瞬即逝,但是你可以用一些方法随心所欲地产生想法。
●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不要去评判你的想法,尽可能多地产生想法,并把这些想法都记下来。
●问问题,尤其是“假使……将会怎么样?”将打开通往无穷无尽想法的大门。
●做梦也可以是灵感的一个来源,你可以训练自己去记住你的梦。
●将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应用于你面临的挑战。
●另一个自我策略让你选择最有效的精神和生理状态来处理手头的工作。
●故事发生器游戏可以让你的想象力动起来。
●每天留出十五分钟来进行头脑风暴,最理想的时间是早上刚刚睡醒的时候。尝试一下定向头脑风暴,试图在此过程中解决一个问题。还有自由头脑风暴,在这个过程中你只需要记下你的任何想法即可。
●下一次你无法完成任务时,创造另一个自我,更好地处理任务,并且在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去处理。
●如果你迟迟难以下笔,花上五分钟玩故事发生器游戏来放飞你的想象力。看能不能想出什么有用的主意可以用到你正在创作的作品中。
在www.yourwritingcoach.com网站,进入“Chapter Bonuses”栏目,然后点击第4章,就可以看到对演员、即兴创作大师罗迪·莫德·洛克斯比的独家专访视频,他将向你讲述如何释放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