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牛年腊月十二,山西闻喜漫天白雪,树树蜡梅迎寒盛开。寅时,续家巷内一户清贫人家,突然传来一声婴啼,有子呱呱坠地,这便是本书的主人公——德艺双馨的美术教育家、人民艺术家赵梅生先生。至此,寒梅伴暗香,人间幸有赵梅生。
先生迎梅而生,生于亦称梅月的腊月,又恰遇梅花怒放,故先生的父亲赵保臣为其取名“梅生”,乳名“梅娃”。这充满浪漫色彩的名字,预示着先生一生与梅结缘,为梅而生。
先生祖辈门第显赫,但至父辈已渐显萧条。父亲乃当地民间有名的画师,通文墨,擅花鸟。母亲杨秋菊勤劳善良,心灵手巧,擅女红,能缝绣,并有一手祖传的剪纸功夫。受父母熏陶,先生从小钟情画画,七岁已初显天赋异禀,经常涂鸦、剪刻皮影人物表演于窗,逗得母亲和姐姐玉莲捧腹大笑。赵紫峰老师介绍道:“父亲生前总会回忆自己的儿时时光,他那时经常用捡来的石块和红砖块、柴棍在院里的墙上、地上画姜太公钓鱼、关羽舞大刀等场景,院子里养的鸡、大街小巷里的老屋和牌坊,都成了他笔下常见的画面。”
儿时的赵梅生,画得惬意,画得悠然,在随性涂鸦中有了心中的诗和远方。
寻访先生足迹,我们可以发现,先生虽自幼清贫,却有一个被温柔对待的童年,这使他日后虽历经人事磋磨,却依然心存阳光,不惧人生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