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合作和纷争中颠簸前行,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我们在寻找中国与世界的共鸣点的同时,更加惊喜于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也更加自信于向世界阐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与此相契合的是教育领域的教学观念出现了新元素,课程思政成为崭新的教学术语,高校外语课堂作为中西方文化碰撞频发的地方,与文化相关的思政教育势在必行,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却万古一脉。其中,中国的绘画艺术在其纯美画韵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传统,画中的千里江山传递着天地体验。溪桥村居里富含着人文寄寓,寻常细物中深存涵泳哲思,恰如傅抱石所言:“艺术为一国历史之最大表白。”
文化思政教育环节不应忽视中国绘画艺术中所展现的文化内涵,它集中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范式,也包蕴着历代画家在哲学思辨中升华的宇宙观、家国观和审美观,它是真正的中国经典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现实形塑。基于此,我们希望能有这样一部文化思政教材:教材的主人公乃世人之典范,其为人对党忠诚、对祖国热爱、对人民付出,“一人兴善,万人可激”;教材的主题是中国画艺术,其画作让学习者可赏笔墨技法之精妙,涵育品性,提升审美修养;教材的功能是辅助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其编排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技能中外语审美表达的专业性和精确性。同时,我们也希望这样一部育德育才的文化思政教材能着眼于家乡,选本土德艺双馨之人并与地方文化相结合,让学习者感受身边人、身边事,在热爱家乡的情感体验中产生更深刻的文化自信心。
于是,在人杰地灵的山西本土,我们将崇敬的目光聚焦于赵梅生先生身上,他的才华和人品几乎契合了我们上述种种诉求。
先生生于腊月,在冬日的凛冽和阳光的疏离中,梅生于雪中抵寒怒放,成长出日后对党的忠诚、对祖国深沉的爱、对人民的暖心关切和对艺术的孜孜以求。岁月曾为他端出过艰辛苦涩,也曾为他摆出了饕餮盛宴,但无论何时,先生唯愿山河无恙。
梅生善画,他以祖国为底色,让华夏入画,泼墨挥毫中为世人展示中国文化之生动气韵。
梅生善教,在光阴的流转中,他为人师表,育人铸魂,“三尺画布,三千桃李”。
这部教材,由此有了以下定位:
1.高校外语教学之文化思政教辅教材
本教材行文中重点展现先生的大德之行及其作品中卓尔不群的艺术神韵,力求让学习者可以在先生鲜活事迹的影响下,感悟中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
2.高校外语教学之文化素养教辅教材
本教材的主体编排思路围绕中国绘画艺术特点展开,以赵梅生先生的画作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在中英文不同的语言氛围中领悟绘画艺术的审美特质,让蕴含其中的文化基因更加生动可感,以期进一步激活他们追求美的意愿和文化创意的生命力。
3.高校外语教学之能力提升教辅教材
本教材中英双语均由四部分内容构成,分别为赵梅生先生的生平、教育、艺术和评价。英语部分言辞语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生平部分为普通英语阅读难度;教育部分中穿插出现了少量美术创作和审美专业术语;艺术部分中,英语阅读难度加深,艺术创作和鉴赏专业术语及专业表达范式为本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可以让学习者习得规范的美术鉴赏表达方式;评价部分为本教材的教学难点,涉及大量中国传统诗词的英译问题。双语的编排设计会更便于学习者领略中英文语言表述背后的思维逻辑上的差异。课后练习围绕文化、语言技能、审美表达进行设计,均为开放性问题,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综合性学习演练,巩固思政教学效果并提升其语言实践技能。
本教材集聚着赵梅生先生的创意灵性和时代精神,也在艺术品鉴中镌刻着莘莘学子的文化传承,希望学习者可以借此与中国文化和榜样相与往还,寻求文化自信的心灵契合,获得文化传承的意义和力量!
编者
2024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