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梅心赓续一脉承

先生热爱家庭,孝顺父母,对党和国家更是一片热忱;先生热爱教育事业,一心向党,不务虚名,不汲汲于富贵。他经常跟孩子们讲:“关心国家,关心单位,就是关心自己。”去世前夕依然惦念不给组织添麻烦,要求秘不发丧。紫峰老师回忆,每到国庆节前夕,父亲总会叮嘱他购买国旗,悬挂在赵梅生美术馆门口。他不仅将爱国、爱党、爱人民的赤子情怀倾注到了作品之中,还将其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行动将爱国主义完美诠释、传承、发扬。

身为儿子、亦为学生的紫峰老师,秉承家学,与父亲共同在师范院校任教,同时受聘于海南师范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先生是太原学院的终身教授,而紫峰老师本人亦被太原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家族传承之中,现为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院院长的长孙赵彦博士亦不定期为太原学院园林系学生授课。先生以身作则,教书育人一脉相承。

对先生而言,冒着生命危险,在教学楼侧墙从早到晚站在十几米高的脚手架上爬上攀下书写标语,放弃深造机会、甘愿做一名一线美术教师,潜心自修、提升技能,捐赠书画、交纳特殊党费等,可能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却是他对共产党恩情的回馈,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紫峰老师耳濡目染,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和工作作风。

1985年7月,先生与其子赵紫峰一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鲜红的党旗下,父子二人庄严宣誓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断奋斗。言为心声,行胜于言。多年来,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一如寒冬时节傲然怒放的梅花,坚守洁雅的操守。紫峰老师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父亲从小就教导我们要懂得感恩,永远不能忘记党和祖国,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要为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3年,太原市委领导想请先生出任太原画院副院长。这对常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好事,但先生却不为所动,依然愿意坚守三尺讲台。后来,市领导到太原师范学校与先生在操场上漫步三圈之后,回去跟上级领导反馈:“先生志不在此。”

“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先生秉持这一理念,甘愿做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认为,只有扎根于人民之中,躬身于学生之间,耕耘于讲台之上,才能像梅花一样凭借深厚的根基,使自己的生命和艺术绽放出无限的活力与魅力。先生热爱教育、淡泊自守的形象给紫峰老师留下深刻印象,让他坚定了“做一名像父亲一样的人民教师”的决心。在父亲的影响下,他毅然多次放弃转岗机会,选择平凡而光荣的教师职业,以父亲为榜样,兢兢业业固守三尺讲台五十年,潜心教书育人。这对父子特级教师,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1996年,紫峰老师被临时调派至太旧高速公路进行书画宣传工作。任务完成后,他原本有机会转至待遇优厚的省级单位工作,例如省交通厅、省级文化单位或出版社。然而,他毅然选择返回原单位继续执教。当有人请先生劝解其固执的儿子时,他坚定地表示:“他的决定是正确的。既然已完成抽调任务,他理应回到讲台上!”对教师职业的坚守,似乎是一种“遗传”特质。

与太原学院的教师们座谈当天,紫峰老师衣着朴素,唯独腰间皮带较为亮眼。带着好奇,大家询问了紫峰老师这条皮带的来历。他指了指皮带扣,微笑着说:“五角星。”大家明显能够感觉到紫峰老师微笑中带着自豪。他随后讲起了皮带的来历:“20世纪50年代,父亲调到省军区搞展览——建国十周年成就展。从那时起,我们家就和部队打交道多了起来。我去某部队讲课,他们送了这条带有五角星的皮带作为纪念。”“我喜欢部队那种严格的管理,‘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这就是一种美。美术也一样,就是求真、求善、求美,所以‘真善美’是美术教育最高境界的追求。”爱党爱国,是赵家的家风与传承。

先生逝世时,长孙赵彦满含热泪写下如下悼词:“您用一生做好一件事的承诺报答了父母、培养了子女、服务了人民、回馈了社会、报效了祖国,而这些朴实的话语和感人的瞬间是爷爷留给我们晚辈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先生对他自己一贯的评价,在任何场合都先是人民教师,而后才是画家,教书育人是他终其一生的事业。在终其一生的美术教育事业中,先生“以德为先不怕吃亏”“先做人后做事”“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信条,体现在对“天地君亲师”的尊崇,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他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奉献社会的平台和自己做人的基础,尽职敬业、无怨无悔,不仅获得了同道的赞誉,而且收获了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梅干当拐杖,布履雪中行。

一路烈风苦,健步不回头。

这是先生最喜欢的一首自创小诗,也是他一生的真实缩影,更是他坚韧勇敢、高风亮节、坦荡无私性格的呈现。经历给予他无尽的精神财富,也必将以赵家家风的方式,代代相传。 fzFWZcArRe1g48AlVss7nbxU2n2ooI+wcXEs1dMeKSWNE9kXPvW/mjRcA0Xaa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