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贫困阶层”的形成

为什么“不工作就活不下去”的老年人日渐增多?昭和时代的日本推行“全民皆中产”,一度建成了和社会主义国家比肩的平等社会。为什么如今这么多老年人不能退休,被迫在岗位上继续拼搏?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造访了研究福利政策的中央大学法学院教授宫本太郎。宫本教授在厚生劳动省社会保障审议会担任生活贫困者自立支持及生活保障部门会会长,并著有《共生保障帮扶战略》(岩波新书)等相关书籍,是社会保障领域的专家。

“当下日本的‘新贫困阶层’正在日渐扩大。”

宫本教授直接点出了问题所在。

他解释道,日本过去用“国家”“企业”“家庭”的三重结构保障人民生活。国家通过护送船队式 的行政指导和公共事业建设扶持企业,企业按年功序列制向身为劳动力的男性支付工资,家庭则用这笔工资支付教育费用和住房贷款。鉴于三重结构在劳动力退休或生病辞职后无法继续运作,国家投入巨额税金,建立起以全体国民为对象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但相应地,最低生活保障等福利支出被压低了。

而身处于三重结构之外的人越来越多。

“许多人伴随非正式雇佣规模的扩大被挤出三重结构,却又无法享受社会福利待遇,只能在夹缝中挣扎。这一群体的规模目前正在迅速增长。他们面临收入低、父母年迈需要照看、自身的身心问题等诸多困难。这个‘新贫困阶层’出现在各个年龄段,老年人的贫困率也在上升。”

预计到2040年,老年人口将突破3900万人,而就业人口将减少1700万人。二者在数字上逐渐接近,相当于几乎每一个年轻劳动力就要负担一个老人。这种经常被形容为“骑脖子型”的状态或许还会进一步恶化。

若对已经凸显的老年人的社会孤立及贫困问题放任不管,年轻人的负担或将进一步加重,不得不肩负起大于自身体重数倍的重担,从“骑脖子型”变成“举重型”。宫本教授敲响警钟。

正因如此,本书的主题“老年人就业”才会受到关注。安倍前首相的“一亿总活跃”口号与老年人就业促进政策也是基于这一背景。本章中介绍的老年保安员们可谓走在时代的前列了。

宫本教授认为,老年人就业——即老年人超越“抚养”与“被抚养”的关系,在劳动中发挥自身能力——也可以是一个更现实的选项,但国家决不能忽视维护每一个老年人的尊严。

“如果政府发号施令鼓励老人活到老干到老,却忽视了有关生老病死的种种困难,那么号令只能成为空谈。就像在给老年人施压,要求他们个个‘活得健康,走得干脆’,这就不对劲了。如果说‘无退休’是不把晚年当作人生的附录倒还可以接受,但脱离实际的‘无人生’政策就不该提倡了。”

本章中介绍的那些打算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老人们也在和年龄、体力、病痛的困难抗争中努力地活着。我们应如何尊重每一段人生,迎接即将到来的“无退休时代”?我们决不可迷失生活的意义,误入“无人生”的歧路。

从下一章开始,我们将走访最前线的老人和老人预备军,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 URY9o0YjhBnPH1xEK3kSCl11LneR+bWZWnYvuRkXNNXIR/o66i6/4vrOdk2OyWZ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