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丢失“自我”

释义:

“丢失自我”(missing-self)这一假说是1986年由KlasKarre提出的,该假说认为NK细胞一般不会对正常组织发起攻击,是由于其自身MHCl类分子在体内绝大多数细胞中表达,而正常组织和NK细胞之间实际上有受体进行相互识别,只要识别成功,正常组织就会处于安全状态,不会被攻击和杀伤。然而当机体处于病毒感染、肿瘤发生等病态情况下,正常的受体被丢失以后,其实也就丢掉了重要的标识,导致正常的细胞在NK细胞眼里,就成了一个不正常的细胞,就会发起攻击。事实上,这一理论也为NK细胞如何识别“自己”、排除“异己”作出了解释。

解析:

先知: “在人体内,有亿万个细胞在身体内进行穿梭,并且完成特定的功能,其中在里面维持秩序,清除异己的则是免疫系统。人的身体用于标记自我的功能专门有一整套机制——即MHC分子负责识别。”

勇士: “标识自我很重要,在学习知识上,一般需要自己主动去学,被动学习的结果则完全不一样。” WQRLFU3Ej5gAxcanfTyp4RMu0gTgX/1aYoQZbGw4XqYL8YQqHm0Yne0xEuvJCRU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