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苏恭《新修本草》(《唐本草》):
石蜜用水[羡林按:李治寰《从制糖史谈石蜜和冰糖》(《历史研究》1981年第二期)说:此处脱一“糖”字,应为“糖水”。我看是正确的]、牛乳、米粉和煎成块,作饼坚重。西域来者佳。江左亦有,殆胜于蜀。
请注意:这里用的是“煎”字。
和苏恭一起修《唐本草》的孔志约
说:
石蜜出益州、西域,煎沙糖为之,可作饼块,黄白色。
这里用的也是“煎”字。
唐孟诜《食疗本草》:
石蜜自蜀中、波斯来者良。东吴亦有,不及两处者。皆煎蔗汁、牛乳,则易细白耳。
这里同样用的是“煎”字。
以上引用的都是唐人的说法。但是,我怀疑,这种制造法也许唐代以前就有,所以我在这里论述。至于宋代以后的说法,这里就暂且不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