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蜜”一词儿最早出现于后汉时期。李治寰说:“石蜜最初是进口商品。”
这是非常可能的。“石蜜”有时被称作“西极石蜜”,或“西国石蜜”,“石蜜”简直就等于“西极(国)石蜜”。这两个词儿有时候难解难分,不辨彼此。
中国古代典籍中使用“石蜜”的地方不少。这个词儿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把多种含义集中到了自己身上。有的同我现在讲的“石蜜”,除了名称相同外,毫无共同之处。这样的例子我也引在这里,目的是让读者对这个名词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此外,其中当然也有中国自己制造的“石蜜”,与从外国进口的石蜜并列。在这样的情况下,本书既然分为“国内”和“国外”两编,我就不得不把石蜜也分别在两编中加以讨论。我尽力把在国内制造的石蜜与从外国进口的区分开来。二者的关系既然是难解难分,所以我的区分有时候也难以十分准确,甚至劳而无功。但是我仍要努力去做。
我在本章里主要讲汉魏两晋南北朝的石蜜,隋唐以后的则分别在有关的章中论述。但是,为了让读者能够对“石蜜”这个词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隋唐以后的文献也不得不征引一些,免得支离破碎,过分分散。这只限于名词解释,与制造有关的问题,仍在有关章节中加以论述。
根据我的统计,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石蜜”这个词儿共有以下含义:
(一)糖浆
(二)固体石蜜
(三)糖水、牛乳、米粉合成的乳糖
(四)片糖、捻糖
(五)享糖、飨糖、响糖
、兽糖
(六)白沙糖
(七)糖霜
(八)冰糖
(九)飴
(十)崖蜜、岩蜜
(十一)樱桃
我在下面分别加以论述。仍然按照上面的老办法,先征引原文,然后加以阐释分析。至于与“石蜜”一词儿相对应的印度梵文原文,则留待“国际编”第三章“西极(国)石蜜”中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