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禅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以慈悲感人的爱语,巧妙地将佛法和禅的精神融入到了我们最细微平凡的生活中。没有宗教的神秘莫测,没有哲学的晦涩玄奥,只有深入浅出的明澈,以及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与人、与事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之中,在关系中接受和施加影响,在影响中体验他者和自身的力量。
力量是我们喜欢的一个词,力量的对比常常决定着我们在世俗意义上的地位。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要在智力、魅力、能力、财力、权力等方面更胜一筹,于是在不停的攀比、嫉妒、自卑、竞争、恐惧中活得焦虑不安。
一行禅师提醒我们:“力量唯独只在增进自己和他人的快乐时才有好处。”虽然追求力量本身并没有错,但倘若在这条道路上过于执着和用力,以致身心疲惫,与他人关系变得紧张,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问题在于,我们总是过于专注对表面性力量的拓展,而忽视了对内心力量的建设。因此,心灵与行动都陷入一种盲目狂热而焦虑疲惫的状态。
我们害怕自己不及别人,于是过度地追求表面力量上的优越感。有些人甚至因为好胜虚荣铤而走险,触犯公德与法律,将生命推向荒唐可悲的境地。
然而过犹不及,人们必须学习一种掌控力度的艺术,才能让我们对力量的追求和行使带来快乐、和谐与友爱。正如一行禅师所指出的,这种掌控力度的能力源自心灵的意志力。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学习改变心灵的状态。
心灵通过意志能力产生意念来影响行动,改变心灵的状态就是要从培养正确意念处下功夫。所以,一行禅师大力倡导正念修行,通过培养正念并将正念贯彻于行动来改造我们的心灵。
在一行禅师看来,正念是一种平衡身与心、内与外、人与我的中道。人活着固然要寻求维系生存与发展的力量,但不应该以牺牲身心的安宁、当下的快乐、关系的和谐为代价。
正念产生正见,能使我们快乐地走在正道上;执念产生偏见,会使我们痛苦地误入歧途。如果我们时刻保持正念的觉察力,就能战胜各种执着偏见,从痛苦迷误中解脱,每一刻都感受到正能量带来的喜乐。
培养正念觉察力的关键在于深观。深观即是放弃执着和偏见深入地观察事物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深观能克服狭隘,将心比心,促成真正的理解。而真正的理解必将给这个世界带来慈悲与爱。
一颗浮躁不安的心是很难去深观的,深观需要心平气和的宁静。首先要使气和,不被负面情绪牵着走;其次要心专一,不因杂念诱惑而分神。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的心真正地与事物相联接。
一行禅师特别注重静心方面的训练。比如正念呼吸和正念行走便是用来训练和气与专一的。这种训练简单易学,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一旦真正静心,便有能力深观,进而培养正念,产生正见,践行正道。
个人的觉醒带来疗愈,集体的觉醒创造和平。一行禅师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觉醒的工作,帮助社会启蒙觉醒。我们应该通过个人的修行去影响和带动家庭、职场、社会乃至全人类的集体修行和转化。
现代社会过分强调生存竞争,各种片面诱导、断章取义的成功学读物泛滥,使得人人自危,备受压力煎熬和孤独疏离之苦。一行禅师的这套系统完备的修行理论及方法,实在是疗愈现代人孤独与焦虑的一剂良药。
张宏伟 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