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鱼儿几次翻滚的花样可以认定,它就是昨天逃脱的那条鱼。姜静波心中一阵狂喜,他紧紧地夹住钓竿柄,右手牢牢地控制滑轮,不再松出一寸钓线,也不急于收缩,而是任由它挣脱,翻滚,直到耗尽它的力气。这是一条狡猾的鱼,它抓住姜静波担心钓线被挣断的心理,拼命地挣脱。昨天它就是这样不断地翻腾,迫使姜静波退步,一寸一寸地松出钓线,最后被它挣断。
姜静波渐渐被鱼儿拖出原地,越拖越远。姜静波越来越紧张,透过清澈的水面姜静波看到了水中的嶙峋怪石。姜静波意识到这是一处复杂的河段,再拖下去钓线就会被石头磨断。姜静波转动滑轮,一点一点地收缩钓线。鱼拼命地往前拖,拼命地翻滚。突然,鱼不动了,在姜静波的眼前消失了。姜静波转动滑轮,钓线缩不回来。姜静波小心翼翼地松开,钓线也滑不出去。怪了!姜静波一屁股坐到地上。
稳住阵脚!宋春丽在旁边鼓励,她朝不远处招了招手。在附近一直观察的景局长带几个人飞奔而来。景局长一面跑一面脱掉衣服,跑到姜静波的跟前就跳入河中。景局长顺着钓线地往下潜去,白晃晃的身子消失在河面上。
哗!
景局长从水里冒出湿漉漉的头,嘴里喷出一口水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不是鱼,是一只怪物。
怪物?不可能!我明明看见是一条鱼,一条鲤鱼。
姜静波说。
你下来看看就知道了。
景局长大口大口地喘息,陆金宜,你换姜主席拿竿子,梁安革、肇倪给、魏景非你们三个也下水来。
宋春丽说,我也下去。
陆金宜说,你不要下去,你和我守住阵地。
不会是鲨鱼吧?
魏景非战战兢兢地说。
废话!这河里哪有什么鲨鱼。
梁安革撩拨一把水往胸脯拍了拍,妈的,这水真冷!
肇倪给转身回岸上拿了一把刀。会员中肇倪给的装备最齐全。
没有用的!陆金宜说,在水底下你根本施展不了功夫。肇倪给瞪他一眼,乌鸦嘴!你有功夫你下水来,我就知道你是石头落水。
别闹了!景局长打了一个手势,几个人顺着钓线同时潜入河里。
河水清澈透底,一群群小鱼肆无忌惮地在他们的周围游来游去。往下潜了一段,眼前出现奇形怪状的河石,景局长手一指,姜静波看见了藏在奇石中的“怪物”,它昂着头,张开巨嘴,那根钓线就缠在它的嘴里。肇倪给从后面游上来,提着刀游过去,其他人跟着游过去。肇倪给接近“怪物”,正举起手中的刀,却双脚一蹬往上蹿去,魏景非、梁安革、景局长也跟着先后冒出水面去。姜静波换了一口气,游到“怪物”旁边,他发现钓线在“怪物”的脖子上绕了几圈后卡在它的牙缝里。
是一块奇石!
肇倪给爬上岸来穿起了衣服。
的确是一块奇石。
魏景非跟着说,实际上他根本就没看清楚,肇倪给往水面上蹿时他也急忙跟着蹿了,第一个爬上岸来。
那条鱼怎么把钓线缠到了奇石上?
梁安革吸着烟,自言自语。
很简单嘛,景局长说,姜主席让它拖着,就拖到了奇石那里,翻来覆去就缠上了嘛。
姜主席呢?宋春丽大声喊道,姜主席怎么没跟你们上来?几个人这才反应过来,急忙往河面上望去。
你们怎么还不下去看啊?
宋春丽已经脱了上衣,几个人正要往河里跳下去,哗!姜静波从水中冒出了头来。宋春丽冲到岸边扑下身子,一把将姜静波拉上岸来。
把那块石头弄上来!
姜静波急匆匆地穿上衣服。
不就是一块石头嘛,魏景非说,有必要劳民伤财吗?
那不是一般的石头,那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奇石,姜静波对大伙说,各位都想一想办法,把那块石头弄上来。梁安革递给姜静波一枝烟,消消气,鱼跑就跑了,没必要把气撒在石头上。姜静波挡开梁安革的烟,你不知道,那是一块宝贝。梁安革嗤了一声,没那么夸张吧。姜静波说,弄起来后你就知道了。
几个人上岸分头行动。
约半个钟头后,河面上驶来一艘大型铁壳船,一艘捞沙船,是宋春丽打电话叫过来的,这艘船让他们环保局查扣过。宋春丽打着手势,招呼船老大将船泊靠过来。
陆金宜从公路道班那里弄来了一只“葫芦”,由魏景非指挥船工架到船上。一会儿,老潘带领十几个青年扛着竹杠赶来支援。
岸上除了陆金宜和宋春丽,所有的人都上了船去。魏景非指挥民工将“葫芦”上的铁链和铁钩解下来,沉到河里。魏景非对“葫芦”的操作有一套经验,他如此这般地交代一番之后,打捞工作就准备就绪了。负责下水工作的几个青年嘿嘿地笑着,一个个将自己脱得赤条条的。姜静波也把自己脱了个精光,一个民工瞄了他一眼叹道,干部就是干部,关键部位的零件是进口的。几个人光着屁股猛灌了几口烈酒,扑通、扑通地跳到了水里。
姜静波他们先后四次潜入河里才将奇石拴好。几个人最后一次从水里冒出头来后,姜静波朝魏景非打了手势——开始起吊。魏景非一环一环地扣着“葫芦”,人们屏住呼吸紧张地盯着河面。
上来了,上来了。
有人喊道。
奇石一点一点地露出水面,悬在船舷边上。突突突……船老大慢慢地将船靠到岸边。
哇!
奇石被弄到岸上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惊愕了!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只动物,一块石头所演绎的动物,它是那样的惟妙惟肖,无可置疑。它的嘴巴张开着,仿佛在嘶鸣,它的眼睛异常的明亮,在眺望对岸远处的群峰,它的四肢结实而强壮,它的生殖器是那样的生动,让你感觉到它在渐渐地膨胀,在渐渐地伸出……
它是一头骡!梁安革说,你们看,它的皮毛是黑褐色的。
我看它是一头驴,是不是?陆局长。
魏景非把“陆”念成了“驴”。
你才是驴呢!陆金宜抢白道,驴的耳朵是长的,像魏局长的耳朵那样长,你们看它的耳朵是短的,我同意梁主任的意见,它应该是一头骡。
姜静波默不做声,他绕着奇石转了一圈又一圈,然后弯下身子匐到地上,细细地察看它的右后脚跟。人们这才发现,它的一只后脚跟微微翘起。
姜静波从地上站起来,拍了拍衣服上的尘土,说道,它是一匹马,它的踢板还钉着铁掌。
所有的人都呼出气来,真像,越看越像一匹马。
谁有办法量一量它的身高体长?
姜静波问。
魏局长,拿你的卷尺来。
肇倪给说。
我哪里有什么卷尺?魏景非争辩道。
你一个城建局长,天天上建筑工地,不可能没有卷尺!肇倪给抢过魏景非的包,在里边掏了起来。魏景非阻拦道,哎哟!我自己找,我自己找。肇倪给说,一个破包,里边无非不是几粒药几只套吗,难道还藏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魏景非说,你那包才见不得人呢!要不然昨天景局长才问你一句话,你紧张得包都掉了地上。
魏景非果然从包里掏出了一只卷尺来,肇倪给抢过卷尺,扯出尺子把奇石量了一遍后报告,这匹马体长一米八零,身高一点五米。
天色黯淡下来的时候,众人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这匹马弄到了“愿者上钩”鱼庄的菜园里。远远看去,那菜园就像一座马厩。姜静波叮嘱老潘,把马儿看好!老潘说,你尽管放心。
姜静波睁着一双熊猫眼走进会议室,那匹马让他彻夜未眠。姜静波认为,那匹马在万岗出现不是偶然的,这里边一定有一些必然的因素,就像一个婴儿之所以形成,是因为有了母体这样一个天然的环境。各种书籍被姜静波摊满在地,姜静波企图从中寻到能够认定他的观点的依据,哪怕是一些道听途说。
万岗一带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容发育奇特,石头千奇百怪。红水河流到这里像是从高坎上突然跌落下来一样,咆哮着一泄而下。下游建水电站之前,这一带水流湍急,远远就能听到河床被河水冲刷的轰鸣声。夜里尤其分明,夜里的轰鸣声不像白天那样单调,不只是一阵阵哗哗的声响,慢慢地听,你甚至能从中分辩出有动物在伴奏,有虎啸,有狼嚎,有马嘶……姜静波点了一枝烟吸起来。姜静波是不吸烟的,但今夜姜静波差不多吸光了一包烟。姜静波吸烟就像病了吊盐水一样,确实需要的时候就输上一瓶。一撮烟灰落在民国时期修订的县志上,姜静波飞快一拍,弹掉了烟灰,姜静波不放心地又拍了拍几下,在书面上抹了抹,姜静波在确认页面是否被烧灼的时候,看到了一段令他兴奋的记载——这段记载进一步认证了姜静波的观点。
姜静波感觉到一束束芒草刺在他的背上,他走到哪里,芒草跟到那里。姜静波停下脚步,猛地转过身来,撞上了一道道目光,他一下子觉得自己是个“公众人物”了。之所以是“公众人物”,是因为自己是县长的老公,县长的老公因为钓鱼不参加会议,受到点名和诫免谈话。姜静波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这样被别人注意过,平常上下班没人刻意跟他打招呼跟他握手,以往他走进会场从来没有人这样盯着过他。除了县直单位的领导,没有多少人认识姜静波。个别县领导家里常常有人去串门,可姜静波从来没有在家里接待过一位客人或者一个熟人。一些四家班子领导晚饭后,常常携夫人或丈夫在大院里散步,但姜静波从来没有和麦小丽在大院里散步过,他们在大学校园里似乎已经把步散完了。姜静波保证,大院里很多干部,绝对不知道他就是麦小丽的老公。
姜静波朝自己平常坐的位子走去,刚要落座,一个会员挨过来,低声问道,姜主席,听说你昨天钓到了一匹马?姜静波答道,你可以去看看嘛。正说着,景局长、肇倪给、梁安革、陆金宜、魏景非先后进来,他们用眼神与姜静波打了招呼,远远地坐到各自的位子上去。在红水河边他们是一个阵营,在会场里他们不是。在河边姜静波是他们的头目,在这里他们平起平坐。
会议的召集人是黄副县长。黄副县长是常务副县长,协助麦小丽主持政府全面工作。黄副县长是从外县交流过来的,和姜静波麦小丽是校友,比他们高一个年级。黄副县长工作之余爱爬山,一到星期六星期天,如果不回去探亲,就招几个人陪他去爬县府大院后面的奶头山。黄副县长爱爬山,可能与他的体形有关,黄副县长长得胖乎乎的,圆圆的肚子无法缠住裤带,只能用吊带把裤子吊起来。只有四十来岁的他,却像一个接近六十岁的老头,快要退居二线了,让人期待。黄副县长梳了个大背头,头发像田野上的禾苗在某个清晨突然遭受狂风袭击一样,齐刷刷地向一边倒去,令人嘘唏。黄副县长清了清嗓子道,今天会议主要有两项议程,一是宣布县委组织部文件,二是县直各部门领导表态发言,如何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下面,会议逐项依次进行。首先进行第一项,请组织部蒋副部长宣读文件,大家鼓掌欢迎。
姜静波鼓完掌后翻开了笔记本,和往常一样,写上:某年某月某日,开会。
蒋副部长咳嗽了一声念道,中共河边县委员会组织部文件,河组通字二零零四一号,关于对姜静波同志进行诫免谈话的通报……
姜静波的脸像像一只电磁炉通了电一样热起来,他再一次感受到一束束芒草,它们从四面八方而刺来。姜静波的耳廓在一点一点地热涨,蒋副部长就像一个捣蛋的人,不断地往耳孔里边吹气——
县直各部、委、办、局、室,区直、市直各单位、各人民团体:
当前正是我县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关键时刻,为了全面了解全县招商引资工作进展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县委、县人民政府于2004年3月27日下午,召开全县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紧急汇报会……县志办主任姜静波同志在明明知道会议时间会议地点的情况下,不参加会议,办个人的私事去了。这是一种没有组织、没有纪律、严重违反干部管理条例的行为,它损害了党,损害了组织的形象。姜静波同志所犯的错误是严重的,教训是深刻的。为了教育干部,吸取教训,县委组织部研究决定,并报县委批准,对姜静波同志进行了诫免谈话。责令姜静波同志限期改正……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共产党员从中汲取教训,自觉增强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的自觉性,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负起责任,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完成各自的指标和任务……此件发至村党总支、支部。
蒋副部长念完文件落款,姜静波的脸像拔了电源一样,热气渐渐褪去,他把头抬起来,顺其自然地往左右两边张望一下,以便让自己恢复神态,自然起来。姜静波觉得自己就像“愿者上钩”鱼庄菜园里的那匹马,在接受人们的观赏。观赏是他们的权利,他们想观赏哪个部位是他们的自由,但那匹马则比自己幸运,它可能会得到欣赏,而自己就没有这份殊荣了。
有什么大不了呢!
姜静波自己安慰了自己。
黄副县长接着作了一番讲话,目的是对会议的议程作个衔接,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会议主持人一般都是这样,如果不是法定程序的会议,其议程之间不能留空白,你得把它们衔接,串联起来,不能让它们断层,这也是检验主持人水平的环节。然而黄副县长的衔接,几乎是照着那份通报重新念了一遍,没有什么新的东西。
接下来是表态发言,所有一把手逐个表态。黄副县长说,每个人讲五分钟,不要罗嗦,就讲你本单位,你本人这次招商引资的任务是多少,你准备采取什么措施来完成,你打算什么时候完成,完不成你怎么办。电视台作好录像,从今晚开始,一个一个地在电视台亮相,接受群众监督,光说不算,要看结果。
会场里一片寂静,大家都明白,这不是一般的表态,不像往常那样随便可以拍胸口拍脑袋的,一个单位要招一个几个项目,要引资几百万一千万,一个领导要负责一百万几百万,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不是随便可以表态的,何况面对摄像机,当着干部群众的面表态。但是不表态不行,你别想蒙混过关,你就是死鸡闭嘴巴,主持人也会把它撬开,不表态你就走不出这间会议室,就像你交不了作业就走不出教室一样。
这种场合第一个发言最为关键,第一个往往是样板,是靶子。
黄副县长点名了,他说,既然大家都在观望,只好点名发言,党史办梁主任你先表态。大伙以为黄副县长先让经济部门表态,没想到他先点了党史办。党史办和县志办一样,都属“清水”部门,用梁安革的话说,都是一个卵样,废纸一堆,卵仔一帮,一点都没有卵用。姜静波瞄了肇倪给一眼,肇倪给瞄着梁安革,狡黠地笑着。按单位部门职能,肇倪给应该率先发言,第一个登台,但现在梁安革变成了先驱者,第一个走上“屠场”。
梁安革一点也不犹豫,似乎已做好了准备,他站起来表态说,根据县委、县府的布置和安排,党史办招商引资任务三百万,其中我本人任务一百万。众所周知,党史办是研究党的历史,编写党的历史的部门,不是从事经济建设的部门,当然,如果别的非经济部门能够完成任务,我们党史办也能够完成任务。如果别的领导能够完成任务,我也一定能够完成任务。表态完毕。谢谢大家。
黄副县长点第二个单位之前提醒道,要着重讲思路,讲措施,不要讲别人,就讲你自己,别人完不完成任务,与你没有关系。
黄副县长点的第二个单位是文联。文联金主席的座位与其他人有所不同,一级作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金主席坐的是轮椅。金主席快七十了,早就应该退休了,但分管领导对他说,在还没有找到能当并且愿意当文联主席的人选之前,您老人家还不能退,还得坚守。金主席表态说,文联只有我一老朽,招商引资就像我摇轮椅来开会一样艰难,从单位摇到县府办公大楼,再从一楼摇到六楼。从单位摇到县府办公大楼不算艰难,但从一楼到六楼没有电梯,我的轮椅上不了,只能劳驾同志们把我抬上去了,我希望同志们像帮助我上楼来开会一样,帮助我的招商引资工作,我在这里先谢谢同志们了,我保证同志们在我的小说里面都是正面人物。
会场的气氛比较沉闷,大多数人的发言,都是泛泛而谈,模凌两可,敷衍了事,没有什么亮点。
往下的一些发言终于让黄副县长感到比较满意,比如肇倪给、魏景非等人的发言就比较振奋人心,鼓舞斗志。他们分别把当前的形势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出招商引资的工作思路及具体措施,有目标、有项目、有方案,看得见、摸得着。黄副县长对这几个人的发言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他们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可操作性强,值得各单位各部门借鉴,叫电视台记者会后采访他们。
姜静波被安排在最后一个表态发言,今天的会议从姜静波开始,到他这里收场,首尾呼应,这样的安排很有意义。按照黄副县长提出的表态要求,姜静波在措施中如果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把教训化为动力,变消极为积极,变落后为先进,这将是一个理想的表态,这样一个表态将是黄副县长和蒋副部长最想听到的,也是他们所希望的。你们看看,县志办都做到了,哪个部门做不到?姜静波这样的人都做到了,你们有谁做不到?
姜静波站起来,朝前后各鞠躬了一下说道,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发言的题目是——《红水河惊现石马》。
嘿嘿嘿……
笑声从魏景非那个角落传过来。
黄副县长打了一个安静的手势。
姜静波继续念下去,3月28日,一群钓鱼爱好者在河边县万岗镇红水河边垂钓时,发现了一匹石马,并将它打捞上来,这匹马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不要说马,说你招商引资的事。
黄副县长有些失望地打断道。
姜静波望了黄副县长一眼,又念下去——据民国32年即1934年县志《风物篇》第109页记载,万岗一带红水河河床,遍布奇石,品种上百,犹以动物形状居多,或狼、豺、虎、豹,或猪、马、牛、羊。绵延达十余公里……
姜静波停了下来。
完了?
黄副县长问。
完了!
姜静波答。
你还没有说到招商引资的事。
黄副县长说。
姜静波说,我这段话就是招商引资。黄副县长很不高兴,说你这个说法发言不像发言,表态不像表态,到电视台那里观众以为是播送新闻报道,不过,我倒觉得姜主任挺像个播音员,长得比央视播音员还帅。很明显,黄副县长这番话带有戏谑的成分。黄副县长到县里工作后与姜静波接触不多,两人是校友,姜静波又是本地人,可姜静波从来没有主动联系过他,尽过地主之谊。两人在大学时并不认识,黄副县长只是听说这位校友很有个性,老婆的话从来不放在耳边,当然其他人的话就更不放在耳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