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静波来到万岗镇红水河边。下游是一座大型水电站,回水使这一带河面失去流速,鱼儿也集中到了这里,这里也因此成为姜静波这些钓手们垂钓的地方。姜静波开始和钓友们钓的是塘鱼,一个池塘一人一天十块钱,手气好的一天可以钓到十几斤。姜静波钓了一段塘鱼就不感兴趣了,他建议去钓河鱼。姜静波说钓塘鱼太容易了,没意思,有本事就到河里去放长线,只有钓上河鱼才能检验出一名钓手的真实本领。姜静波还说,生活中好多事和钓鱼一样,有很多环节需要把握,比如谈恋爱,你就不能去勾引那些有夫之妇,就像你不能去钓人家池塘里的鱼一样,纵然你给了人家钱,那鱼毕竟已经有了主人,有本事你光明正大去找那些未婚姑娘,就像去钓河鱼一样,随你一天钓到晚,没人找你麻烦。姜静波的观点不是每个钓友都能接受。钓鱼和打牌一样,各人有各人的态度,比如有些人打牌纯属是寻求感官刺激,不在呼输赢,有些人则完全把它当作一种生计了。一些钓龄较长的“老竿”反对道,河鱼很难钓到的,钓鱼,钓鱼,钓不到鱼还有什么意义?姜静波不以为然,他说关键是钓饵。塘鱼和河鱼性情不同,观念不同,塘鱼天天吃人喂的、供的甚至送的,这使它更加贪婪,来者不拒,容易上钩。河鱼则不然,河鱼清高,自命不凡,狂妄多疑,这就需要我们在钓饵上下功夫了……河里、湖里、海里,没有不上钩的鱼。
很快地,越来越多的钓手汇集到红水河边,主要是一些县直各部、委、办、局的领导。他们脱下正装,换上运动衫,戴上太阳帽,一身休闲装束让他们年轻并朝气蓬勃起来——钓鱼,成为了县直领导干部双休日放松休憩的一项主要活动。以前领导干部们的活动一般围绕县里主要领导的爱好来进行,如果主要领导爱好乒乓球,那么几乎所有干部都打乒乓球;如果主要领导喜欢保龄球,那么几乎所有干部都打保龄球。所幸县里几任主要领导,没有一个爱好高尔夫球,要不然县里就得投入巨资建一个高尔夫球场了。
如果说姜静波当县志办主任有背景的话,那么他这个“钓协”主席纯属靠的是真才实学真本事了。红水河里别人钓不到的鱼,姜静波钓到了。姜静波钓到过一条五十一斤重的红水河鲤鱼,这个纪录目前还没有人破过。除此之外,姜静波成功地组织了一次大型的垂钓比赛,吸引省内外众多高手前来参赛。已离休的省人大季副主任专程赶来捧场助兴,市里的主要领导赶来陪同,省电视台生活频道的记者全程作了报道。市里主要领导来了,麦小丽就得去陪同。省电视台一位记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拿着话筒现场采访了麦小丽。记者问麦小丽,县里对钓鱼这样的活动支持不支持。麦小丽支支吾吾地,支持,肯定支持。按说姜静波具有这样的组织、协调能力,他应该在一个比县志办更能发挥作用的岗位施展才干。姜静波的确具备这方面的才干,他读大学时就是学生会主席,在校园里组织过各种各样的重大活动。大二时,姜静波就成功地游说一位商界巨头出资,举办了全省大学生足球联赛。
这么一说,就要罗嗦一番了。
姜静波和麦小丽是大学同学,在大学校园里姜静波已经是个“名人”了,是众多女孩追逐的目标。麦小丽捷足先登,大一时就和姜静波“好”上了,整天像保镖一样形影不离地跟着姜静波。麦小丽当时是学校女子散打队的队长,高大健硕的麦小丽让所有对姜静波心仪的女孩望而却步。大学毕业后,姜静波和麦小丽分配到县府办工作。姜静波原本分到一所大学去教历史,历史是姜静波的专业,姜静波的理想是当一名历史教师。姜静波的理想被麦小丽彻底粉碎,麦小丽斩钉截铁地说,当教师有什么奔头,就是当到老,顶多也是个教授。我们必须从政,从政前途无量,现在有多少干部有正规大学学历?凭着我们的文凭和水平,不到十年我们就能当到县长、县委书记,在中国如果不当县委书记,就等于什么官都没当过。麦小丽说这番话的是1990年,仅仅过了六年,麦小丽就当上了副县长。姜静波文字功底扎实,蓝幼贫主任安排他负责搞材料——给县长写讲话稿。姜静波在县府办只写了半年的讲稿就被调到了县志办,写地方志去了。问题出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姜静波在报告里把电站库区移民的遗留问题写“过头”了。这事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删掉或者一笔带过就可以了,文章本来就是改出来的嘛!偏偏姜静波一个死理硬到底,还跟县长顶撞起来。县长来到办公室,审阅姜静波花一个星期草拟的报告初稿,很不高兴地说,库区移民的遗留问题怎么写得这么严重?姜静波满不在乎地说,这些问题明明就摆在我们面前嘛。县长开始还有些耐心,说问题再严重也要讲究提法嘛,要不然怎么树立信心,鼓舞斗志,你这样写了,人大代表们对政府还有什么信心,群众还看到什么奔头?库区移民不是闹得更厉害吗?姜静波后面的一句话就让县长震怒了,姜静波说,如果一个政府不敢直面自己的问题,那它就不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它就无法取信于民。县长瞪了姜静波一眼,把初稿甩到桌上,这报告到底是你念还是我念?岂有此理!
与姜静波相反,麦小丽进了县府办就像进了电梯一样一直往上。麦小丽分配到县府办后,负责接待工作,当时接待办还没有从县府办分离出去,所以麦小丽实际上是在接待办工作。女儿姜女出生那年,接待办从县府办分离出去,麦小丽当上了接待办副主任。又过一年,一纸调令提拔麦小丽到马市长的家乡万岗镇当书记。在万岗只待两年,就碰上换届选举,县政府班子需要配备一名女副县长,麦小丽凭着文凭和年龄的优势顺理成章地当上了。
麦小丽再与姜静波面对面时,说话已经变成了谈话,关系也有了变化,麦小丽是县领导,姜静波是她的部下。麦小丽说,我跟组织部讲一下,你下到乡镇去,你现在还来得及,先从乡长助理干起,一步一步上来,县长、书记是当不上了,但当一个副县长哪怕当一个局长还是有希望的……姜静波一口回绝,我不下去,我身体有病。麦小丽问什么病。姜静波说“三低一高”,素质低,境界低,水平低,高傲,我不能带病上岗,我这种人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我哪里也不去,我就待在县志办。
谈话不欢而散。
麦小丽在一个难得的星期六晚上见到姜静波时,姜静波换了一个模样,头戴草帽,手提钓竿,身上一股浓浓的腥味,弥漫在家中的整个客厅。
麦小丽当然不能对姜静波不管不问,姜静波是她的老公,是一个副县长的老公,现在这个老公在她的眼里是一个吊儿郎当的人。姜静波这个模样让麦小丽感到很伤心,很为难,很没有面子,在干部群众的面前抬不起头。
两人争吵终于发生,姜静波头戴草帽刚迈进家门,坐在沙发上的麦小丽一见他手里的钓竿就吼了起来,你怎么是这个样子呢?——这是麦小丽第一次对姜静波发火。在此之前,麦小丽对姜静波都是小心翼翼的,连说话都低声下气,生怕惹怒了心中的白马王子。姜静波原本就不是个软蛋,草帽一甩,钓竿一扔,我就是这个样子,你看不惯了是不是,既然看不惯,当初就不要缠着我。麦小丽像被人抓了辫子一样软下来,你这个样子不好嘛,既荒芜了你的才华,也影响我的形象。姜静波还在气头上,你说清楚,我怎么影响了你?我哪方面影响了你?我是不是因为钓鱼影响了你的前途?好吧,既然这样,我们干脆离了干净。姜静波一说完,连自己也惊讶了,姜静波其实是不想离的,就像他不想更换钓竿一样。麦小丽一身脂肪彻底地松垮下来,什么也不说了。麦小丽也是不想离的,也不可能离的,离了那才是对她最大的影响。麦小丽就要去掉“副”字,当正县长了,无限风光在险峰啊!那次争吵后不久,组织部蒋副部长找姜静波谈话,不久下了一份只有一行字的文件:任姜静波同志为县志办主任,括号正科级。
姜静波来到岸边,开始摆弄一切,做一些垂钓的前期工作。旁边,档案馆刘馆长早已坐在太阳伞下了。刘馆长把钓竿架住,腾出手来帮忙,姜主席,你今天下午不开会呀?“钓协”的会员们不叫他主任,一律称他“姜主席”。
星期六开什么会?
姜静波拿出钓竿,套上鱼饵。刘馆长在一旁看得仔仔细细的,他想知道姜静波的秘方。早餐馒头,姜静波潇洒地朝河面一甩竿子。鱼漂!刘馆长唤了一声。我哪用什么鱼漂,姜静波坐到了一块光滑的鹅卵石上。刘馆长哪里知道,姜静波钓鱼,向来不用鱼漂,只凭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