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脸上涂了一层厚粉的气象台预报员打着手势说,未来三个星期内还是一派晴好的天气,是踏春或者出门旅游的最佳时节。预报员说得没错,天气确实好得无可挑剔,阳光灿烂,春光明媚。但是疏忽的预报员忽略了一个问题,眼下正是春播时节,天空还没落过一滴雨水,田野上布满了干涸的纹路,就像她的脸蛋一样日益严峻无法掩盖。预报员介绍了几个旅游景点之后,便是本市午间新闻。麦小丽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每天的电视新闻她是要看的,直播看不上就看重播。央视新闻联播、省台新闻、市台新闻、县有线电视台新闻,一级一级地往下看。看电视新闻是麦小丽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电视新闻,她能够及时地把握当前的形势。如同天气预报一样,电视新闻是政治形势的晴雨表。

姜静波在另一只沙发上坐着,他的目光落在那根收缩成一截电棒似的钓竿。这根钓竿是他花了一千多元在省城买到的,原装进口。钓竿滑轮有些涩了,转动不大自如,需要补点润滑油。姜静波的样子很专致,仿佛在攻克一项重大的课题。麦小丽在播音员念新闻题要的瞬间扭过头来,她看到了姜静波手里的钓竿。那根钓竿与姜静波搭配在一起,构成了一种行为,一种很不争气的行为。这种行为与姜静波的身份很不相称,与麦小丽的身份也极不吻合。这个行为令麦小丽非常失望。那根钓竿在她的眼里就像一包臭屎,而姜静波却像狗一样在舔着它。什么叫玩物丧志?这就是典型的玩物丧志。在麦小丽看来,姜静波是彻底地完蛋了彻底地没救了。麦小丽愤怒地扭过脸去,电视正播放马市长在邻县检查招商引资项目的新闻。邻县的书记是麦小丽大学和党校中青班的同学。目前在全市正县处级女领导干部中,就她们两个,她们都很有希望再上一层楼,甚至两三层楼都有可能。老同学的步子稍快一些,已当到县委书记,麦小丽还在县长的位子上,心里总有些紧迫感。画面上,一脸春风的老同学陪同马市长视察一个外商投资的水泥厂。马市长不时做出肯定性的点头(可能还说了很多赞誉的话),那样子就像当年高考前老师单独给尖子生“开小灶”一样,麦小丽心里很不是滋味。

新闻没看完,麦小丽就拿起茶几上的电话,拨打县府办公室蓝幼贫主任的号码,让他通知县直各部、委、办、局、室一把手,下午三点在会议室召开招商引资项目紧急汇报会,不得请假,不得缺席。麦小丽强调,一把手出差在外的,叫他们亲自给她打电话,说明清楚情况后,方可让副职顶替参加会议。麦小丽有一种预感,马市长明天就到家乡这边来了。马市长最近有些反常地频频回他的老家。

马市长的老家在本县红水河畔的万岗镇。马市长在家乡从村干部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当到副镇长、镇长、书记、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副书记、市长。家里有人当干部的,家长就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当干部就要像马市长那样当,当得有脸有面,当得有光有彩。马市长对风景秀丽的家乡十分怀恋,到市里生活以后,他不像别人那样把祖屋处理掉,而是翻修一新,建成了一栋两层的小楼房,他久不久回来住一两个晚上。每年清明节,更是少不了回来祭扫祖坟。左邻右舍看在眼里,都说老马这人难得,当了这么大的官,始终没有忘记祖宗,然后一齐责怪那些长年在外面打工的人,怪不得只能打工,祖坟都不回来祭扫呢!马市长对家乡的工作极为关注,他形象地对麦小丽说过一句话:家乡是一面镜子,能照出我的影子来。

麦小丽不敢怠慢,她必须在马市长到来之前弄出一份汇报来,落实一个现场点,让马市长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可是这样一个现场点恐怕很难落实,虽然全县招商引资的任务和指标年前就下达了,但麦小丽心里清楚得很,全县目前还没有真正地引进一个项目。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经济部门好像无动于衷,都没有什么动作。麦小丽明白,下午的汇报会,是不可能获得什么效果的,但她必须加温加压,把各个部门都调动起来,不然招商引资的局面就打不开。县委黎书记一开年就到中央党校学习去了,把一切工作撂给了麦小丽。麦小丽现在是两副担子一肩挑,里里外外都要她一把抓了。麦小丽把电视机关上站起身来,看也不看姜静波一眼就进到书房里去。

房门在姜静波的身后“砰”的一声关上,姜静波刚好给钓竿滴上最后一滴油。姜静波伸了一下腰杆,走进自己的卧室里去。这套四室一厅的房子,一间是麦小丽的卧室,一间是姜静波的卧室,一间是女儿姜女的卧室。姜女在上初中,平时住在学校,只有星期六才回家住一个晚上。还有一间是麦小丽的书房。姜静波的卧室本来是一间客房,留给乡下的父亲偶尔来县城住的。姜老头是个小学教师,退休后和姜静波的弟弟住在乡下,久不久到县城来,到集市书摊那里翻翻那些盗版的人物传奇,住上一两天又回去了。姜静波什么时候从他和麦小丽的卧室搬出来独居一室,他已经记不清楚,反正姜静波已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没和麦小丽睡在一张床上。但最近有一组数据姜静波记得很清楚,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父亲一共来了六次,每次住了两个晚上。这十二个晚上中,有六个晚上姜静波睡到姜女的卧室去,有六个晚上姜女回来,姜静波只好敲开麦小丽的房门。姜静波不可能睡客厅沙发,不可能跟姜女睡,不可能跟父亲睡,他不想和麦小丽睡也必须和麦小丽睡,他就是睡在地板上也必须和麦小丽同居一室,因为他不能将他和麦小丽闹“分裂”的行为,完全公开在父亲和女儿的面前。

严格地说,姜静波是讲大局的,他很注意在形式和框架上维护家庭的团结和统一。麦小丽有时也主动来敲姜静波的房门,就像平常在单位去敲某个副县长的门谈工作一样。姜静波应声爬起来,趿着拖鞋去开门,然后接受任务似的干脆利落地把自己剥光躺到床上。黑暗里,麦小丽一身浓浓的酒气覆盖上来,将姜静波整个儿罩住了。姜静波头枕双手仰面躺着,仿佛躺在一只小船上。夜空黑咕隆咚的,看不到一颗星星。黑咕隆咚的夜里,小船剧烈地摇晃起来,姜静波也跟着摇晃起来,有一种随波逐流的感觉。功课类似小学生一个简单的造句,两人很快就做完了。功课一做完,麦小丽就下课回到她的宿舍。更多的时候,姜静波对麦小丽敲门装聋作哑,理也没理。姜静波似乎对两人之间的功课有了厌倦。姜静波身体健康,生理正常,他主要是对麦小丽一改过去传统的做法、采取“坐主席台”的方式,在思想上一直转不过弯来,一直无法接受。他没想到麦小丽当了领导后,夫妻生活的方式也跟着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姿势被彻底颠覆。原来她一直都是在“台下”的,现在当仁不让地坐到了“台上”,而且还像开会一样,想什么时候坐,就什么时候坐。姜静波首先是心理上抑制,然后是身体上抵制。然而,麦小丽有时也是象征性地敲了几下门就不敲了,悄悄地回了她的卧室,就当这间屋子里根本不存在那么一个人。他明白这种事情对女人来说,是一种被动的行为。纵然她们是多么勤奋的学生,可老师一旦不布置作业,她们只能自习或者写日记。

一身运动装束的姜静波,背着一只硕大的野外包从卧室出来。瘦瘦高高的姜静波俊朗挺拔,青春洋溢,四十岁的他看上去,纯粹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依然是当年大学校园里的风采。姜静波悄然走出宿舍,三步两步就下到楼底,跨上那辆“豪爵”摩托,风驰电掣地驶出县府大门。 J+/aKB5AaCGMA7rWIEmMV1E4XZjIPjkkNjE7eXHFOfu6gT+6mocyJ2OC/EFt1mx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