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市值增长管理的“一二三四”循环

市值和股价是公司内在价值的外在表现,推动公司的市值增长要充分把握好“内”与“外”运行机制。

具体来说,一方面,公司内在价值的创造由企业自身的运营决定,但又受外部产业环境尤其是产业周期的影响;另一方面,即使公司内在价值是在持续增长的,也不代表公司股价和市值能同步持续增长,因为公司的股价和市值还受外部资本市场周期影响。

在牛市中,如果业绩增长超预期,那么股价将会出现超倍的上涨;而在熊市中,业绩虽然超预期增长,公司股价却未必能有超额表现。如果上市公司业务增长并处在大盘的牛市阶段,内外两股力量能够合力推动市值的更大幅度增长;如果上市公司业务衰退又处于大盘的熊市阶段,内外两股力量则会导致股价和市值的双杀,如图1-13所示。由此,可以形成两种“极端”的情形——

情形一:业务增长+牛市行情→市值的超倍增长;

情形二:业务衰退+熊市行情→市值的严重下降。

这两种情形提示上市公司应认真思考如何做好市值的正向管理——努力实现在牛市中业务增长与市值增长的“双向奔赴”,避免市值的“双杀”。

具体来说,我们以某个时点上(通常为年初)的市值作为起点(即图1-13中的“市值起点”),假如在接下来的2~3年时间,通过有力的市值增长战略行动进行管理,上市公司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同时加强价值传播工作,当牛市来临时,上市公司的市值将会产生叠加的超倍增长。

在牛市的情绪氛围中,公司的业绩处于良性增长状态,股价表现好,如果实施定增,不仅可以有好的发行价格还可以扩大定增规模;如果大股东准备减持,不仅股价下行压力小,而且可以减持在较为理想的价格上。

综上所述,公司的市值增长管理,要着力抓好“一二三四”关键循环。

“一”:以市值增长为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厘清市值增长的逻辑(见图1-2市值影响因素金字塔模型);

“二”:实现公司所处的产业与资本两个市场的产融交互循环;

图1-13 市值增长的“内”与“外”运行机制

“三”:公司形成从价值创造到价值传播再到价值实现的联通产业与资本市场的价值循环;

“四”:公司推进从战略信念力到战略方向力,再到战略推进力,以及战略变革力加持下的以业务增长为核心的市值增长战略行动管理循环。

上述“一二三四”循环的有机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市值增长价值链管理系统,具体如图1-14所示。

一、市值增长要实现产业与资本两个市场的融合

市值增长需要充分把握产业趋势变化和资本市场牛熊周期,一方面通过产业的健康经营发展推动资本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又借助资本市场工具的有效利用,通过各种融资手段募集发展所需资金,推动实业经营向更高水平、更大规模迈进,这样就有力实现了产业与资本良性互动与融合发展,如图1-15所示。

图1-14 上市公司市值增长价值链管理系统

图1-15 产融交互的关键内容

我们继续从公式“市值=利润×市盈率”这个角度来思考上述二者的互动关系。

市值最大化,首先是利润最大化,而企业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增长,必须基于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有效把握,并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和有力的战略执行,只能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并顺应大势赚取行业发展的利润,否则逆势而行可能使企业陷入增长停滞乃至亏损、倒闭的境地。

市值最大化,在努力保持利润可持续增长的同时,还要尽力提升或维护好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估值水平(主要表现为市盈率)的高低又与资本市场的周期、波动直接相关,因此,要充分把握资本市场的周期、波动,运用资本市场工具为创造更大的利润提供强大的资本支持。

在牛市周期中或在估值水平高企时,企业可以基于战略决策进行定增或发可转债,以获得更多的现金,支持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在熊市周期中或在企业价值被低估时可以回购股份,用于员工股权激励或者缩减股本提高股票价值含量。

例如,杰瑞股份(002353)2022年完成了约25亿元的定增资金募集,由于资本市场低迷,公司股价持续下跌,跌破了定增发行价。管理层认为公司的股价被低估,于是在2023年5月16日发布了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5,000万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25,000万元(含)的股份回购方案,回购股票用于未来的员工股权激励。

简单地说,产融交互即上市公司在产业经营中取得优良业绩,推动市值增长,上市公司又在资本市场择机开展再融资获得足够的资金以支持公司产业经营的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二、市值增长管理价值循环三段论

市值增长管理要进行价值创造、价值传播、价值实现三大运作阶段的闭环管理,也即市值增长管理的价值循环,我们称之为“市值增长管理价值循环三段论体系”,如图1-16所示。

图1-16 市值增长管理价值循环三段论体系

1.价值创造——追求内在价值可持续增长

公司的内在价值源于持续的价值创造。如何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创造,则是由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决定的。因此,要实现内在价值可持续增长,根本在于企业要建立一整套基于战略的优秀经营管理体系。这一套体系包括了企业树立什么样的战略雄心,如何进行产业发展趋势的战略洞察和判断,确立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和采取什么样的战略举措,以及如何将战略举措落到实处并产生实效。

价值创造有两个具体的追求,一是当期效益,例如当年的利润、营业收入目标等;二是取得更强的战略优势。

2.价值传播——追求良好的资本市场品牌形象

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在投资者心目中树立独特的资本市场品牌价值形象,对市值表现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价值传播有两个基本追求,一是避免负面信息被扩散和正面信息的有效传播;二是让公司的市盈率拥有优于可比同行的表现。

基于上述两个追求,上市公司要基于公司的战略规划、基本面,明确自身的传播定位与传播策略,做好4R管理,实施有效的价值传播行动。

3.价值实现——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

在价值创造和价值传播的共同作用下,上市公司的市值将有良好的表现,具体体现为公司股价在市场波动中更为坚挺。行情好时,股价上涨幅度优于同类股票;行情不好时,股价调整的幅度远小于同类股票。

基于较好的股价表现,公司可适时实施定向增发方案,募集更多的资金支持公司的战略发展项目;或是公司股东适时实施股份减持行动,获得满意的价值兑现。

在行情不好、公司股价被低估时,可实施股份回购或增持方案,将回购股份用于内部员工股权激励,打造利益共同体;而管理层的股份增持则既可增强市场投资者信心,又可获得中长期的投资回报。

无论定增、减持还是回购,时机的判断与选择很重要,需要上市公司相关部门做出专业的分析与评估,由董事会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

三、市值增长战略管理四力

上市公司如何推进市值增长的价值循环运行?市值增长战略管理四力提供了一个战略导向的闭环管理框架,如图1-17所示。

图1-17 市值增长战略管理四力

市值增长的行动管理实质是“以终为始”的PDCA战略管理闭环。

具体来说,市值增长战略管理从上市公司领导层对未来发展的雄心开始,体现为领导层的战略信念力;以公司的战略制定作为出发点,体现为领导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洞察与决策判断,即战略方向力;以战略确定后的动态执行为落脚点,一项项、一步步落实,体现为战略推进力;市值增长管理还需要战略变革力的加持,因为竞争环境的变化太快太大,企业需要因时而变,而组织的惯性和惰性常常阻碍企业对变化的适应,需要领导层展现出战略变革力,引领企业通过不断变革发展业务和组织能力的第二曲线。 C0LsoZcP8b6W7pqoixNZNO5B7HNqKbH+iJFCxTf1I0tPJ0qr0KLfQENxifJQBWE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