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难不难?
也难也不难。
说不难,是因为价值投资的方法是非常清晰明了的;而且,在过去的100年间,其长期有效性已经被诸多价值投资大师的长期业绩所证实。
价值投资是什么?巴菲特在1968年致股东的信中说出了一句经典名言:“价格就是你所支付的,而价值就是你所得到的。”(Price is what you pay,value is what you get.)简而言之,所谓价值投资,就是买得物超所值,用50元买下值100元的东西。
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很难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坚守。这也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极为稀缺的原因。
为什么难以坚守?因为人人都想赚快钱,想暴富。
美国著名对冲基金潘兴广场(Pershing Square)创始人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曾说:“传统意义上的价值投资,就像看着油漆变干一样乏味。”
尽管价值投资的方法论也在进化,但这种等待价值回归的过程尤其难熬,绝大部分人都忍受不了。
普通投资者所梦想的还是1年1倍,甚至1年3倍的快速致富。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曾经给巴菲特打电话,问他为什么别人不能像他一样投资并变得富有。巴菲特回答道:“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上面的这点才是价值投资最难坚守的地方。具体的方法论(例如,如何给一家公司估值),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精通。
这种价值投资方法,由于对买入股票背后公司本身价值的看重,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在牛市疯狂的时候,大概率会跑输大盘;而在熊市时,业绩会显著好于市场。
巴菲特在1957年致合伙人的信中便已挑明:“我预计我们将来在熊市的表现会比在牛市的表现要好。在牛市的情况下,我将会满足于取得一个相当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率。”
例如,在1999~2001年的网络股泡沫破裂、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业绩(见表1-3)明显地展示了上述特征。
表1-3 伯克希尔逐年收益率(1999~2009年)
(续)
资料来源:巴菲特历年致股东的信。
可以看到,在1999年纳斯达克的科技股股价增长到顶峰时,伯克希尔无论是内在价值还是股价表现,都远逊于大盘指数。当泡沫破裂,股市陷入低迷时,伯克希尔的表现反而明显优于大盘。通过这种“熊市好很多,牛市别落后太多”的方式,巴菲特的长期业绩显著跑赢指数。